付曉峰
摘 要:我國建筑能耗高于發達國家數倍,其首要表現在建筑保溫狀況上的差距。為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出臺了強制性規定——《建筑物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使開發商建設商品房時可以有的放矢、有據可依了。
關鍵詞:外墻保溫;建筑節能
1 前言
外墻內保溫和外墻外保溫是目前最常用的兩種保溫技術。多年以來,建筑墻體一般采用單一材料,如空心砌塊墻體、加氣混凝土墻體等。近年來由于建筑節能的需要,單一材料導熱系數太大,一般為高效保溫材料的20倍,不能滿足保溫隔熱的要求,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與高效保溫材料(如巖棉板或聚苯板等)組成復合墻體。按保溫材料所處位置不同,又分有多種方式,其中外墻內保溫和外墻外保溫是目前最常用的兩種方式。
復合墻體很好地發揮了兩種材料的長處,既不會使墻體過厚,又能承重,保溫效果又好,因此發達國家新建建筑已基本上采用了此種方式。我國若想達到節能50%的要求,除一部分可采用加厚的加氣混凝土單一墻體外,使用復合墻體將是大勢所趨。
2 外墻內保溫技術的利弊
在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發展的起步階段,外墻內保溫應用比較廣泛,這是因為當時外墻外保溫技術尚不成熟。而且內保溫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造價低、安裝方便等。但是從長遠觀點來看,隨著我國節能標準的提高,內保溫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且會給建筑物帶來某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它只是某一地區過渡性的做法。而外墻外保溫技術是我們需要改進和推廣的重點工作之一。
保溫板裂縫是外墻內保溫不容回避的問題,在房地產投訴中,墻壁裂縫過多、過大往往是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問題之一,而且處理起來極為棘手:開發商往往推托責任,說墻皮開裂是正常現象,不屬于質量問題。墻體裂縫往往是外墻內保溫項目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主要是外墻體由于晝夜和季節變化,受室外氣溫和太陽輻射的影響而發生脹縮,而內墻保溫板基本不受這種室外的影響,當室外溫度低于室內溫度時,外墻收縮的幅度比內保溫板的速度快,當室外氣溫高于室內氣溫時,外墻膨脹的速度也高于內保溫板,這種反復變化,使內保溫板始終處于一種不穩定基礎上,裂縫就產生了。據科學實驗證明,3米寬的混凝土墻面在20攝氏度的溫差變化條件下約發生0.6毫米的形變,這樣無疑會逐一拉開所有內保溫板縫。因此,采用外墻內保溫技術出現裂縫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當然內保溫板出現裂縫并非都是正常的,一般肉眼可見的裂縫寬約為0.3-0.5毫米,如果商品房交付使用3個月后,每40平方米出現5條裂縫,且長度超過400毫米,那么房屋質量應視為不合格,開發商應注意解決此類問題。
3 外墻外保溫技術的優勢
相對于外墻內保溫,外墻外保溫具有以下七大優勢。
一是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壽命。對消費者而言,房屋擁有70年的產權,買房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如果建筑物質量受損,大修一次,花費若干,豈不是很不合算?采用外保溫技術,由于保溫層置于建筑物圍護結構外側,緩沖了因溫度變化導致結構變形產生的應力,避免了雨、雪、凍、融、干、濕循環造成的結構破壞,減少了空氣中有害氣體和紫外線對圍護結構的侵蝕。事實證明,只要墻體和屋面保溫隔熱材料選材適當,厚度合理,外保溫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墻體和屋面的溫度變形,有效地消除常見的斜裂縫或八字裂縫。因此外保溫有效地提高了主體結構的使用壽命,減少長期維修費用。
二是基本消除“熱橋”的影響。“熱橋”指的是在內外墻交界處、構造柱、框架梁、門窗洞等部位,形成的散熱的主要渠道。對內保溫而言,“熱橋”是難以避免的,而外保溫既可以防止“熱橋”部位產生結露,又可以消除“熱橋”造成的熱損失。熱損失減少了,每個采暖季的支出自然就降了下來。
三是使墻體潮濕情況得到改善。一般情況下,內保溫須設置隔汽層,而采用外保溫時,由于蒸汽滲透性高的主體結構材料處于保溫層的內側,只要保溫材料選材適當,在墻體內部一般不會發生冷凝現象,故無需設置隔汽層。同時采取外保溫措施后,結構層的整個墻身溫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溫量,因而進一步改善了墻體的保溫性能。
四是有利于室溫保持穩定。家中如果有老人或小孩,溫差較大,常常使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患病,而外保溫墻體由于蓄熱能力較大的結構層在墻體內側,當室內受到不穩定熱作用時,室內空氣溫度上升或下降,墻體結構層能夠吸引或釋放熱量,故有利于室溫保持穩定。
五是便于舊建筑物進行節能改造。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滿足節能的要求,因此對舊房進行節能改造,已提上議事日程,與內保溫相比,采用外保溫方式對舊房進行節能改造,最大的優點是無需臨時搬遷,基本不影響用戶的室內生活和正常生活。
六是可以避免裝修對保溫層的破壞。不管是買新房還是買二手房,消費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喜好進行裝修,在裝修中,內保溫層容易遭到破壞,外保溫則可以避免發生這種問題。
七是增加房屋使用面積。消費者買房最關心的就是房屋的使用面積,由于外保溫技術保溫材料貼在墻體的外側,其保溫、隔熱效果優于內保溫,故可使主體結構墻體減薄,從而增加每戶的使用面積。據統計,以北京、沈陽、哈爾濱為例,當主體結構為實心磚墻時,每戶使用面積分別可增1.2平方米、2.4平方米、4.2平方米和1.3平方米,可見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4 解決外墻外保溫工程中裂縫問題的幾種途徑
4.1 材料宜由體系材料供應商成套供應,材料應經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并有檢測報告;
4.2 相應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應符合相關行業標準“JG149.2003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要求。
4.3 提前簽訂合同,給生產廠充足的加工時間。
4.4 基層表面應清潔,無油污、脫模劑等妨礙粘結的附著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應剔除并找平。找平層必須與墻體粘結牢固,不得有脫層、空鼓、裂縫;基層與膠粘劑的拉伸粘結強度應不低于0-3MPa,并且粘結界面脫開面積應不大于50%;采用界面劑進行界面處理可有效增強粘結劑與基層的粘結強度。
4.5 保溫層施工。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
①粘貼聚苯板時,提倡滿粘法,即首先將墻體基層找平,基層平整度控制在3mm內,在聚苯板背面滿抹膠粘劑再用齒型抹子刮抹后,粘于墻體。采用點框粘結時實際粘結面積不得小于40%;②聚苯板應按順砌方式粘貼,豎縫應逐行錯縫。保溫板面應平整,相鄰苯板粘貼時不出現通縫。聚苯板應粘貼牢固,不得有松動和空鼓;③墻角處聚苯板縫應交錯互鎖。門窗洞口四角處聚苯板不得拼接,應采用整塊聚苯板切割成形,聚苯板接縫應離開角部至少200mm;④聚苯板安裝上墻后應及時做抹面層,裸露時間不應過長,否則聚苯板將粉化,粉化界面將嚴重影響抹面砂漿與聚苯板的粘結;⑤應采用兩道抹面做法,保證玻纖網布的正確位置。玻纖網布應在規定部位進行翻包并保證必要的搭接長度。
4.6 不冬季施工。
4.7 選擇規范的施工隊伍。
5 結束語
外保溫產品技術與施工質量尚需提高推廣,實施建筑物外墻外保溫技術既有利于國家可持續發展,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又有利于家家戶戶節省日常開支,是大勢所趨。但是外墻外保溫對產品技術和施工質量要求比較高,在這方面尚需進一步努力。
國內外保溫施工與國外相比難度較大。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國家,城市人口居住密度高,居住建筑結構以多層和高層建筑為主,而國外發達國家以低層別墅和少量多層建筑為主,很少見到目前在國內大量出現的全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高層住宅建筑。這樣國內外墻外保溫針對的對象,要比國外建筑結構的單體面積以及高度都高得多,因此施工難度也更大。
目前有的外保溫產品技術不過關,刮大風時常常吹落保溫層,外保溫層裂縫處理較難,常常阻礙外保溫技術的推廣。因此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就外保溫產品技術及施工標準加以細化,一絲不茍,嚴格審批制度,抬高準入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