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摘要: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在工程項目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好壞,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施工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目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工作總體上看比較規范,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僅就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工作,發表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控制
搞好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降低和規范工程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擺在施工企業各級管理者面前的長期重要課題之一。
1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多年來,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粗放,工程成本管理工作還處于生產型、經驗型的階段,部分經營管理者對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普遍存在著重事后、輕事前;重記帳、輕分析;重產值、輕效益的現象;重“攬”輕“管”、以“包”代“管”,在施工企業內部形成只要完成任務,質量達標,就萬事大吉,只知盈虧多少,不知盈虧在哪,離開成本抓效益。從而難以找準企業盈虧的癥結所在。因此不能科學地、客觀地反映成本管理的真實水平。
1.2 傳統的成本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施工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體制和核算方式,主要是依據財務決算數字進行分析,這種成本管理體制和核算方式經常因時效性滯后而無法發揮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通常是事后分析,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不科學性,沒有事先成本預測、分析工作,或者只是簡單測算,缺乏成本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成本管理內容存在不全面、不科學,企業內部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成本意識淡化,機制不規范,缺乏對成本完成情況考核,造成工程成本管理失控,企業實際經濟效益下滑,成本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
1.3 成本核算基礎薄弱
成本核算的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是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質量不高。由于施工項目點多,線長,高度分散,造成工程技術、預算管理等專業人員緊張,加之一線的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不能用科學、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管理企業。二是部門和專業之間,協調配合不夠。由于企業內部缺乏互相協調和制約機制,部門之間不能互通情況,關起門來各算各的賬,造成各種數據質量不高,成本不真實。三是運用科學方法手段不夠,使成本核算工作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目前,由于思想認識不夠,加之人才,設備等一些客觀原因,在運用網絡等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成本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制約著成本管理向成熟化、規范化邁進的步伐。
2 加強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措施和方法
2.1 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重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日益激烈,施工企業已經率先走向市場。遵循市場經濟運行規律,轉換經營機制,強化企業管理,樹立市場、競爭、效益觀念,加強項目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全面增強企業資本積累,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因此,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體現了企業工程管理的本質特征。建立以項目經理負責制為核心,以經營承包為基礎,以工程項目為中心的獨立核算體系,樹立新的成本管理和效益觀念,是全面提高經濟運行機制的需要,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各級管理者觀念意識應轉移到工程項目管理以成本管理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2.2 全面加強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工作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指單位工程,采取相應的控制方式、方法,對施工生產中實際形成的過程進行調節、限制、指導、監督、預防,使工程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計劃的范圍內,達到預期的成本目的。
2.2.1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內容包括:(1)工程投標階段:根據工程概況和招標文件進行成本預測;(2)施工準備階段:結合設計圖紙會審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合理的施工方案,編制成本計劃,以便對項目成本進行事先控制;(3)施工階段:施工單位以施工圖預算、及相關標準對實際發生的成本進行控制;(4)竣工交付使用、保修期階段,施工單位對竣工驗收過程發生的費用進行有效控制。
2.2.2 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實際成本控制的方法:
對人工費的控制:人工費占全部工程費用的比例較大,目前一般都在18%左右,所以要嚴格控制人工費。要從用工數量控制,有針對性地減少或縮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從而降低工日消耗,以達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能分段、分項承包的盡量一次包死。
對材料費的控制:材料費一般占全部工程費的60%-70%,直接影響工程成本和經濟效益。一般作法是要按量、價分離的原則,主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堅持按定額確定材料消耗量,實際限額領料制度;其次是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再就是對工程進行功能分析,對材料進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價材料代替高價材料,加強周轉材料管理,延長周轉次數等。二是對材料價格、質量進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購部門在采購過程中加以控制。首先對市場行情進行調查,在保質保量前提下,貸比三家,擇優購料;其次是合理組織運輸,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以降低運輸成本;根據實際進度、組織采購,減少資金占用,合理確定進貨批量與批次,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對機械費的控制:隨著施工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機械使用費在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長。因此,加強機械使用費的控制,節約機械使用費支出,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
對其他直接費的控制:工程項目部應根據其他直接費的各項預算定額進行控制。各項目部應下達降低費用的指標,并加強核算,防止浪費、超支現象。
對間接費的控制:為嚴格加強對間接費支出控制,要建立間接費用控制責任制,將間接費用分解為單項費用指標,明確落實到各職能部門及相關責任人。
2.2.3 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工程質量關,各級質量自檢人員定點、定崗、定責,加強施工工藝的質量自檢和管理工作,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財、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2.2.4 加強工程項目成本核算基礎工作,不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以人為本,提高管理人員整體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成本核算基礎工作,加強對工程項目成本完成情況的考核,開展行之有效的工程項目經濟分析活動。
2.3 實行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全面加強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工作
對工程項目實行責任成本管理,是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客觀要求,是施工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增強企業實力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以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為主要內容的成本管理體系,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首先建立明確的責任成本管理體制,由工程、開發、物資設備、企業發展、財務、勞資、安質等部門組成責任成本管理機構,明確責任,有計劃、按步驟實行責任成本管理;其次是開展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的程序、方法。第一是確定責任成本預算,采取事前管理和過程控制,合理的編制責任成本預算;第二是責任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工作,項目經理部應根據上級核定的責任成本指標,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組織分解責任成本指標,確保承包責任制落實;第三是落實清欠工作責任制,清欠工作是責任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切實加以落實,確保營業收入資金到位;第四是建立責任成本管理經濟分析制度,以便對成本管理決策提供依據;第五是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兌現責任業績,以有效地約束和激勵成本管理工作。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施工企業必須更新成本觀念,落實成本管理責任制,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