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玲 吳洪濤
摘要:內部控制制度是我國當前理論與實務界的熱門話題,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面臨國際化的競爭環境,我國企業在獲得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面對巨大的挑戰。企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且能夠長期穩定發展,是擺在我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因此我們必須將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協調統一,方能確保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內部控制;實務研究
實踐告訴我們,面對競爭和挑戰,我國企業應該轉變落后的經營觀念,以管理創新和開放式經營營造企業良好經營環境;另一方面還必須苦練內功,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由于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是建立在內部協調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最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企業能夠生存和發展的保證。然而,在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有時是脫節的,設置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并不意味著它在實踐當中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致使內部控制理論在現實中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基本功能,存在和實務不相適應的問題。
1 實務與內控制度不相適應的問題
1.1 現代企業治理機制的問題
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最大缺陷就是對公司董事會和經營者缺乏有力和有效的監督。
股東大會存在的問題。
股東參與情況。許多公司在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資格上對持股數量作出限定,少則幾千股,多則幾萬股甚至幾十萬股,廣大中小股東的權益被無情剝奪了,股東大會實際上成了大股東的會議。
股東大會職權行使情況。目前有相當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除了對利潤分配的審議比較重視外,對關系公司前途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選舉和更換董事、審議董事會和監事會工作報告、修改公司章程等重大問題,都未能很好履行自已的職權,只是流于形式。由于股權的集中,股東大會根本不可能對董事會的報告提出異議。
董事會存在的問題。一些公司制企業采取董事會與經理班子合二為一的做法,即董事會也是公司的領導班子,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董事擔任副總經理等職務,普遍缺乏制衡機制。
監事會存在的問題。公司中的監事會主要由企業內部產生,這種監事會組織制度內部化,無法克服或根治“內部人控制”現象,監事會職能嚴重弱化,使企業監事會形同虛設。
委托代理存在的問題。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委托代理關系中存在著代理人為謀取自身利益而損害委托人的利益的問題。
1.2 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問題
我國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對于一些重要的概念,沒有理解清楚,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由于這些錯誤觀念的存在,不利于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1.3 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方面的問題
企業雖然設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在體系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未形成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體系;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
1.4 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方面的問題
設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并不代表它在實際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一些企業的內部控制如同虛設,由于種種原因的存在,使其在實際中發揮的作用受到了阻礙。
2 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的建議
由于上述內控制度的缺陷,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企業存在潛在的虧損危機。所以,企業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2.1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特征之一。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程度直接制約著企業內部控制可能達到的理想程度因此,不斷完善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的首要任務。根據我國現有公司治理結構的情況,考慮股東大會-董事會-總經理-部門經理的委托代理鏈,在每個代理關系中依次設置監事會、財務總監、內部審計三個監督機構,并在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與外部獨立審計進行溝通,形成以監事會為中心、三位一體的內部財務監督體系。其中各監督機構的定位及職責如下:
監事會。《公司法》已明確規定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處于財務監督體系中最高層次,是整個體系的中心。在實踐中,還必須對現有制度的細化與補充,賦予監事會更大的權力來確保其監督的有效性;并通過明確監事的任職條,合理設計監事的薪金制度,聘請外部監事等強化監事后獨立性及專業技能。
財務總監。在治理結構完善的公司中,財務總監可由董事會聘請,對其負責,作為董事會的派出機構專門對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會計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財務總監制旨在防止“內部人控制”,代表企業的所有者對經營者行為進行監督。它應定位于對董事會與總經理的委托代理關系上的監督,其職權主要集中在參與重大財務計劃、方案、制度的擬訂,對有關資金的項目進行審核,監督實施董事會批準的重大財務方案等方面。
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一般通過對生產經營效率和效果的審計、組織結構的審計,以及對內部控制系統有效性和完善性的審計,發揮其監督、評價與服務職能。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主要集中在:檢查內部控制系統的適用性、有效性,提出改進的建議;檢查各種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檢查單位對政策、計劃、規程、法律和條例的執行情況;檢查資產安全、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情況等。
2.2 加大內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宣傳力度
加大內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有助于提高員工尤其是管理者的認識,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要讓員工特別是管理者充分地認識到,現代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注重內部控制的設計與實施,確保企業的每個崗位及人員、每項業務或環節都能按規定的制度辦理,真正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在設計時,應注意內部控制的整體性,從只注重建章立制向整體框架的構建與認真實施轉變從補救為主的控制向以預防為主的控制轉變,使內部控制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從事后突擊審計向常規審計與定期與不定期審計結合轉變,從而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
2.3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理念
從目前企業內控制度實踐操作看,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工作難點,具體地講,就是解決“四個度”的問題:第一,如何把握授權的度;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對象的受控度;第三,如何提升規范控制程度;第四,如何提高控制人員的熟練程度。
2.4 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度
企業內部控制公開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借助外部的監管力量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證監會等,必須做到企業內部控制信息的公開化。二是借助外部環境中的配套市場體系如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等。雖然我國的資本市場本身發育還不十分成熟,人才市場對經理層的約束十分有限,對企業約束和內部控制還比較薄弱,但是隨著我國的法制建設不斷建立健全,外部化機制自身的不斷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會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三是充分發揮上級審計部門的權威性和監督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以杜絕企業管理部門負責人濫用職權所造成的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情況。
參考文獻
[1]韓洪,楊勁松.淺談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完善措施[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7(5):58.
[2]胡海波.談現代公司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J].會計評論,2007:28.
[3]楊世鑒.我國內部控制研究綜述[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63(2):75-76.
[4]劉玉賢.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J].會計之友(中), 2007:36.
[5]龐業文.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3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