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雋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的建設工程計價以工程預算定額作為計價模式。工程預算定額是按照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平均水平制定的,以此為依據形成的工程造價基本上屬于社會平均價格。這種價格只可作為市場競爭的參考價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出參與競爭施工企業的實際消耗和技術管理水平,不利于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能動性,提高企業素質競爭能力,體現不出競爭市場所需求的“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因此,對這種工程計價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闡述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特點,及在此模式下有效控制造價應該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合同;工程造價
1 前言
我國加入WTO以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我國的建筑市場將逐步融入國際大環境,建設工程計價行為也應與國際接軌。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國際上通行的,比較完善剛成熟的計價方法。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逐步形成以”市場形成價格、企業自主定價的新格局,把工程計價的權利真正交給企業、交給市場。在這種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有效地控制造價,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2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主要特點
2.1 實現政府定價到市場定價的轉變
在新的計價模式下,投標人依據企業自己的施工方法、施工措施和人工、材料、機械的消耗量水平、材料采購渠道以及管理水平確定價格、間接費率、利潤率,結合市場因素自主報價,計價依據不再依賴由政府頒布的定額和單價,凡涉及到人工、材料、機械費用價格都是根據市場行情來決定,真正開創了市場競爭形成價格、企業自主報價的嶄新局面。
2.2 營造了平等競爭、優勝劣汰的環境
清單計價模式下,投標人均根據招標人出具的同一工程量清單進行報價,各投標人的優勢體現在報價中。評標方法采用綜合評分法或經評審的合理低價中標法,評審時注重價格構成,注重投標的響應性、報價是否合理的評價,使報價結合質量及工期的綜合合理低價評價得到有效的保證,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串標、抬標等不良現象。也將有效改變招標人盲目壓價的行為,有利于規范招標人的行為,從而真正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強化了優勝劣汰的競爭。
2.3 量價分離、風險共擔
工程量清單計價所體現的“量由招標人提,價由投標人報”的特點,不僅反映了”量價分離”的真實面目,而且有利于實現工程風險的合理分擔。投標人只對自己所報的單價負責,而工程量變化的風險由業主承擔,這種格局符合風險合理分擔與責權利關系對等的一般原則。
2.4 促進了招投標雙方管理水平的提高
由于工程量清單計價反映的是工程的個別成本,而不是社會的平均成本,這就促進了投標企業不斷改進施工技術條件,努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競爭能力。同時,由于招標單位要提供工程量清單,并承擔其準確程度的風險,這必將促進招標方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2.5 工程量清單計價具有合同化的法定性
投標時的分項工程單價在工程設計變更計價、進度報表計價、竣工結算計價時是不能改變的。即使工程量有變更,招標人也可根據變更的工程量和投標方的綜合單價計算出變更后工程的增加(減少)費用,避免了結算時對工程造價的爭議和扯皮現象的發生,簡化了工程項目各個階段的預結算編審工作。
3 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管理的目標是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合理地確定造價和有效控制造價。建設工程造價自始至終貫穿于建設項目全過程.從項目建議書開始至竣工投產。
3.1 招投標階段
招標文件。招標文件作為整個招投標過程乃至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綱領性文件,是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一個成功的招標文件,有利于體現業主的意愿,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有利于工程質量的監督和工程造價的監控:不完善的招標文件,會給日后的施工管理與造價控制帶來麻煩,造成糾紛,引起索賠.進而使工程造價失控,違背招投標的初衷,失去招標投標的意義。
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單作為投標計價的依據.是整個項目造價控制的核心內容。此項工作首先要明確投標報價的要求,其次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對分部分項工程具體內容參照技術規范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形成清單,然后依據圖紙,計算清單中每個子項的工程量,形成完整的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單編制一定要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每一個子目的工作內容與工作要求應表述準確與完整,應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漏項、不留缺口并盡可能減少暫定項目,以防止日后的工程造價追加。
評標中應注意的問題。在審查投標單位報價時,不能只看總造價不看分項單價,因為實際上總價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分項報價符合要求;總報價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項報價最低。有些投標單位雖然總價差距不大,但有些項目的單價卻差距較大,例如投標單位將工程量變化較小項目的單價降低,而將今后工程量增加較大的項目單價提高.這樣雖然投標價不高,但卻會增加結算造價。
3.2 簽定施工合同階段
業主和中標單位簽定施工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必須重視施工合同。實施造價控制是重點。工程量清單是施工合同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規范》,就必須對施工合同加以重視。因為施工合同對于工程造價的約定,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施工合同可以約定因工程量變更如何調整綜合單價;對于工程量清單的工程數量有誤的或者設計變更引起工程量增減,哪些是合同約定幅度以內的,哪些是合同約定幅度以外的,這些都要在施工合同中明確約定.并且可能由于工程量的變更發生索賠和反索賠等情況。作為工程造價管理者,應該認真研究施工合同的條款,在合同簽訂時就要介入,體現在工程造價上就是主動控制。
3.3 工程實施階段
工程施工階段.業主代表或監理工程師依據圖紙、招標文件、施工合同等資料對工程量清單巾的數量進行重新核定,并按照中標單價計算出工程總造價作為造價控制的目標。并擬訂相應的控制計劃。
嚴格執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原則與內容。要求造價管理人員具有豐富的經濟知識和造價管理知識,其次,在進行造價管理之前,應對承包商的合同造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確定該項目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可能獲得的預期利潤,并且加強單價分析,對因不平衡報價產生的單價偏高或偏低的工程細目及與此有關的工程變更,加強跟蹤和控制。一些在造價管理中應加強控制的工程變更:①工程規模擴大的工程變更;②單價偏高的工程子目工程量會增大的工程變更;③價偏低(虧損價)的工程子目工程量會減小的工程變更。
3.4 工程項目竣工結算階段
竣工結算是造價控制的最后一關,根據筆者多年審核工作經驗,工程洽商記錄漏洞很多,有的有洽商記錄沒有施工;有的項目已核減,卻沒有洽商記錄;還有洽商記錄工程量遠遠大于實際施工的工程量等。因此,結算時要有耐心細致的工作方法,檢查隱蔽驗收記錄.落實變更洽商記錄,按竣工圖紙、設計變更等竣工資料重新準確計算實際完成工程量。核實各分項工程使用的綜合單價是否與投標時或合同簽訂時的綜合單價一致,多到現場進行核對
結束語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作為一種新的造價管理模式是現有市場經濟的需要,也是建筑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模式下的工程造價的管理與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既要全面又要有側重點。在工程施工實施的各個階段,時時有控制造價的經濟頭腦,掌握市場信息變化,嚴把每一道關,減少或者避免建設資金的流失,從而有效地控制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