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茜
摘要憲法作為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涉及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是執法和司法的基礎和根據。違憲審查制度是保障憲法有效實施的一項根本憲法制度,本文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違憲審查制度的分析,為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違憲審查制度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憲法監督違憲審查憲法法院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027-02
違憲審查亦稱司法審查,是有權國家機關通過司法程序對立法和行政進行合憲性審查,以裁決其是否違憲的一種基本制度。這種制度的理論依據是:憲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立法和執法的基礎和根據,法律和法令從形式到內容,都不得同憲法條文相抵觸;司法機關主要是最高法院和憲法法院被認為是保障憲法的機關,因而一旦產生法律和法令是否合憲的問題,它們就可以宣告該項法律和法令違憲而無效。違憲審查制度是監督憲法實施的有效保障,對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盡管我國已經建立起了憲法監督制度,但從實踐來看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它無法落實、缺乏實效。因此,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違憲審查模式,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憲法監督制度,是憲法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一、 我國憲法監督制度的缺漏
我國憲法關于其自身實施保障的規定,表明我國開始將憲法監督提到議程并形成了初步的立法,但是其作用發揮并不理想,還存在許多缺陷和漏洞,主要表現在:
(一)缺乏憲法意識,在思想觀念上對憲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廣大公民作為憲法權力和職責、權利和義務的承擔者,其憲法意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憲法實施的狀況,影響其在憲法監督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我國,憲法被排除在法院判令可以援引的法律文件之外,不能像民法、刑法那樣發揮調節各種社會矛盾的作用,而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形成憲法意識,違憲現象屢見不鮮。更是由于缺乏違憲責任制度,使人們認為憲法不具有法律強制力,而對憲法性質、地位和效力的錯誤認識進一步加深。經驗知識告訴我們,“法”必須受到人們的尊重,然后才有尊嚴,然后才能發揮作用。由此可見,缺乏憲法意識,對憲法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和尊重,是影響我國憲法實施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缺乏專門機構,違憲審查不能經?;?/p>
保障憲法實施,建立違憲審查制度首先要有專職違憲審查的機構,這是實際建立起違憲審查制度的國家的共識。我國憲法中雖然有監督憲法實施的規定,但是并沒有建立專門的監督憲法實施的違憲審查機構,關于違憲審查主體的規定也模糊不清。無論是各級人大或常委會,還是各個專門委員會,都受多方限制,進行憲法監督實在力不從心。
(三)缺乏可訴性,違憲審查沒有程序保障
當前,我國憲法尚不具有可訴性,且憲法監督缺乏制度上、程序上的保障,而使得憲法的至上權威不能真正建立起來。法律的可訴性,應當成為法律,特別是現代法治國家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既然憲法的法律程序是合法的,其結構又是完整的,那么,同其他任何完整的法律一樣,憲法也理所當然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而具有可訴性是實現憲法法律效力的有效保障。由于缺乏可訴性,被侵權人無權訴訟,法院在面對違憲案件時亦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使得憲法監督制度陷入兩難境地。
二、違憲審查的機構
綜觀各國的違憲審查制度,審查機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即議會、普通法院、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
(一)議會審查制度
議會審查制度即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這一模式以英國為代表,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是由議會對自己制定的法律進行監督,二是法律明確規定議會制定的法律享有豁免權,不必進行違憲審查。這種審查制度的根源在于,議會是最高權力的象征,憲法和議會通過的其他普通法律在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基本相同,在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下,自然是由議會制定的新法律代替舊的憲法性文件。這是一種較適合實行不成文憲法的國家的違憲審查制度,與我國憲法中關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憲法實施的規定存在根本區別。
(二)普通法院審查制度
普通法院審查制度即違憲審查權由普通法院主要是最高法院行使,普通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過程中,就作為該案件審理依據的法律、行政命令等是否違反憲法進行審查的違憲審查制度。這一模式以美國為代表,其缺陷主要表現在,憲法條款的全部含義通常是由法官來確定的,使憲法內容充滿法官的主觀隨意性。正如美國一個前首席法官所言:“我們受治于憲法,而所謂憲法不過是法官奉為憲法的法律?!庇纱丝梢?普通法院審查制度因法官的主觀隨意性而使其違憲審查的客觀公正性受到質疑。
(三)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審查制度
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審查制度即設立專門的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來行使違憲審查權,具體可分為以德國為代表的憲法法院模式和以法國為代表的憲法委員會模式兩種。與普通法院不同,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不審理普通的民、刑事訴訟案件,而是以解決憲法爭議為專職。這種制度在一定意義上兼具了議會審查制度和普通法院審查制度的優點,既有利于及時、有效的解決憲法爭議案件,同時保障違憲審查的專業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三、我國違憲審查的制度選擇
違憲審查制度是保障憲法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工具,照搬他國模式不能滿足我國的實際需要,應將外國先進經驗與我國實際相結合,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違憲審查制度,以彌補我國現行憲法所規定的憲法監督制度的缺漏。目前,在國家權力機關設立專門的憲法監督機構的主張,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同。
(一)在全國人大之下建立憲法委員會
這既符合憲法作為根本大法的性質,有利于保障憲法的至上權威,同時可以保障國家機關體系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在不改變我國現行體制的前提下,建立從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憲法委員會,獨立開展工作,不受其他任何組織、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其職權主要有:審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如發現違憲條款,有權分別向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和處理建議;審查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省級國家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如認定其違憲,有權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撤銷建議;審查中央國家機關及其重要組成人員、各政黨、全國性社會團體的具體行為,并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和處理意見;就憲法修改、憲法解釋分別向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建議;對因法律規定不明或未作規定而引起的中央國家機關之間的權限爭端,根據憲法精神、原則并結合現實需要,向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處理建議等等。
(二)在普通法院內部設立憲法法庭,以彌補抽象性審查的不足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公民憲法意識淡薄,違憲行為時有發生,所以有必要在各級普通法院內部設立憲法法庭,審理在日常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各種違憲行為,特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職務行為。憲法法庭的地位和性質與行政法庭基本相同,但應具有相應的獨立性,受上級法院憲法法庭的領導和監督。在我國現行憲法監督模式中,人民法院有了部分的違憲審查權,主要是對行政庭和國家賠償委員會受理案件中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的合憲性與合法性進行審查。因此,在普通法院內增設一個憲法法庭,負責審理各種具體的憲法訴訟,既彌補了憲法委員會制度的不足,體現了憲法權利的重要性,又有利于維護我國審判權的統一和獨立。
綜上所述,在我國實行憲法委員會與憲法法庭相結合的違憲審查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需要的,也是完善我國憲法監督制度的客觀要求。我們應積極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我國的憲法監督制度,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法治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周葉中.憲政中國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荊知仁.憲法變遷與憲政成長.臺灣:正中書局.1984年版.
[4]王晨光.法律的可訴性:現代法治國家中法律的特征之一.法學.1998(8).
[5]Lockhart, Constitutional Law.1975.1-7.
[6]周葉中.憲政中國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