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芬
摘要:嚴峻就業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要努力提高學生素質,重視就業指導,樹立“今天的投入”獲得“明天的回報”的就業新理念,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依托的就業模式,為就業學生排憂解難,使就業學生得到個性化和人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就業;指導;措施;解難;反思
一、端正就業動機,提高思想認識
就業是把學生由“學校人”培養成“社會人”,使學生具備職業知識、技能素質、身體素質、職業道德等基本素質。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了解社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使他們在社會生活和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敬業愛崗,立足本職,多做貢獻,首先是有業,其次是擇業和樂業,樹立“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只有忠實于自己的職業,才能把工作做到“圓滿”的認識,要克服做工好苦的思想,強調“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事,應當苦中求樂,只要你肯做下去,樂在于‘身入其中”。確立樂業的思想,過有價值的生活。
要重視生產勞動和職業道德的訓練,強調教育與社會的聯系,開發人的內在潛能,遵守一定的社會行為準則。提倡“改革創新,從嚴務實”。使學生認識到:就業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動手能力,提升自己,服務社會的過程,是個人理想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的過程。
二、多渠道、多層次、多依托就業
1.關心市場就業動態
班主任要指導學生隨時關注就業市場動態,有哪種崗位空缺,有多少數量需求,有哪些擇員特點,根據市場變化的趨勢,適時調整自已的擇業方案。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勞動力市場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信息網絡是近年迅速發展又不斷被淘汰的行業,其職業崗位有很大的波動性,人們紛紛進入網絡公司就業后又紛紛流出。因此,必須及時了解和把握就業市場的形勢變化,以進一步增強職業選擇的正確性和主動性。
2.收集信息,做有心人
在市場經濟和科技進步的條件下,信息是財富是生命,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樹立信息意識,收集與本專業發展有關的信息和勞動市場的就業信息,通過現代信息收集渠道與用人單位建立聯系、溝通互動,以及進行網上求職。其次,向親友、鄰居、校友了解。學生應通過各種方式得到就業信息,選好職業,并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的專業技能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是否適用、是否夠用,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是否能夠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做個有心人。
3.提高就業素質
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以專業為突破口,制定技能目標,強化技能訓練,磨練意志,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經過嚴格考核,達到“包裝全新,產品合格”,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4.重視就業目標定位
學期一開始要求學生對自己今后的就業方向有一個初步的定位和規劃,對職業要求所具備的能力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學生開展就業方向、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召開家長會,征求意見,針對所學專業和企業要求進行市場調查,綜合分析,要求學生寫好就業推薦表和面試提綱,介紹面試錄用的案例,講究面試中的整體形象,注意面試中的言行舉止,強調就業技能技巧。例如,學生金某在新民小學李校長面試時說:“我家在稽東山區,條件很艱苦,但我勤勞,肯吃苦,樂于當教師。”就因為他“肯吃苦”,李校長在眾多面試學生中錄用了她。
5.“四位一體”的就業途徑
臨近就業階段,要求學生做到衣著整齊,儀表端莊,舉止文明,具備良好的心態,采取學校介紹、學生自謀、單位招工,班主任推薦“四位一體”的就業途徑,班主任與家長簽訂安全協議書,與企業簽訂崗位責任書,實行學校、企業、家庭三級管理,加強對就業學生的指導和教育。就業單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工作表現、專業技能、技能等級實行考核。
6.就業原則和分流
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競爭上崗,實行循環制,對于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可優先推薦。對特殊學生進行分流安排,例如,學生董某犯有癲病,不能就業,班主任及時與家長協商,使他能在“家門口或父母身邊”找一份適合他身體狀況的輕便工作,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又如:學生陶某有“心理抑郁癥”暫時不能就業,需在家服藥調養和心理保健,請求家長配合,根據他康復的情況再安排就業。學生萍某、蘇某因在校時受過處分,但也不能歧視,和他們一起分析利弊,揚長避短,“眼睛向下”,實行了學生保證、家長負責、班主任擔保下的就業。學生徐某有肥胖癥,幾次面試都不過關,內心很苦悶,產生了自卑感,我一方面鼓勵她,對自己要有信心,一方面與家長聯系,找社會關系為其排憂解難,結果她通過親戚關系進了南方集團,使得這些“老大難”通過分流,做到了各有所用。這樣,在堅持原則基礎上,既有優先推薦又有合理分流。為了使全體學生提前進入就業崗位,我想盡辦法,多方聯系,實行了多渠道、多層次、多依托就業,使班級46人在全校率先就業。
三、及時解決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就業過程中,企業來招工,有些學生提出要到廠里去看看,班主任帶學生到企業下車間、看寢室、去食堂,對企業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盡管這樣,學生莫某還是提出“每天工作幾小時,有沒有工作餐,每月工資多少,年終有沒有獎金”等一系列問題,企業沒有讓他面試,當即把她送回學校。我就以這件事為教訓,教育學生就業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不講享受,要講奉獻;不講條件,要講價值;不講虛榮,要講實惠;不講攀比,要講信用;不講眼前,要講理想;不討價還價,要實事求是;不見異思遷,要腳踏實地。使學生意識到:在就業的同時,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非常重要。
學生謝某到浙江某集團外貿部,因當時沒有合適的崗位,先到車間上班。一天她在電話里嗚咽著說:“王老師,我一天工作12小時,有時還要加夜班,車間里涂層橡膠氣味難聞嘔心,寢室到廁所的過道沒有電燈,下水道阻塞,不能洗澡,我實在沒法堅持下去了。”當時我心里難受極了,安慰她再努力堅持一下,勉勵她學習人際溝通與交往,處理好各種關系,做到誠懇待人,尊重他人,嚴于律己,并答應明天去看她。第二天到了廠里,我向董事長匯報了情況,董事長馬上通知總務科,安裝電燈,疏通下水道,并同意給謝某換個崗位。
四、就業后的聯系和教育
學生就業后,離開了學校老師和家長,面對的是社會,是企業老板,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將獨立,在工作、生活、職業、道德、社交等方面也是夠難的了,班主任一定要加強與學生聯系,但也有幾家喜歡幾家愁。學生李某在崗位上不慎跌斷了手骨住院,我到醫院去看望安慰他,并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我也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王老師,我工作好苦,經常做夜班,打個瞌睡扣50元,我想換個單位。”“王老師,我已不在原來單位就業,在找新的工作。”不到一個月有的已換了三個單位,也有來自家長的,“王老師,我女兒的工作不好,工資又低,請你給她想想辦法,學生就是你女兒,我把她交給你了。”面對學生的現實、家長的壓力,班主任面臨的是擔心、憂慮和焦急,針對單位分散、崗位流動,工作復雜,任務艱巨的現狀。我進行不定期走訪,到企業了解學生工作情況,請企業部門領導寫學生就業表現,我再綜合,統一匯報學校備案;定期學生回訪,平時規定日期,按就業點劃塊,學生輪流返校匯報就業情況,布置階段性任務;網絡短信,與就業單位、家長和學生保持密切深入的聯系,解決就業中的實際問題。班主任要做到全員化,動員全體學生全程化,從學校到企業信息化,網絡傳遞專業化,進行就業崗位指導。關心他們的成長,如學生楊某、金某參加了教師進修學校的普通話培訓和測試;謝某、凌某參加課余黨校學習,向校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鼓勵學生參加“我愛我的專業”的征文比賽,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其中譽某通過了計算機國家二級考試;有的參加大專學歷進修,學校大門始終為就業學生敞開。班主任要以寬廣的胸懷接納就業學生,并要求學生經常與父母聯系,匯報平安,力所能及給父母親寄一些錢和物,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使學生在實踐中體現自身價值,獲得人性的完滿與發展。
五、就業過程中的反思與討論
1.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誤區
就業指導在整個就業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指導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講成功的例子多,講失敗的例子少;講擇業的例子多,講敬業的例子少;為面試過關支招的多,為就業排憂解難的少;講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多,講找不到滿意工作怎么辦的少;泛泛而談的指導多,進行個性化、人性化的指導少。放松了學生內在素質的提升,出現誤導。
2.影響就業的個人因素
首先,自身素質不高。隨著企業結構的調整,對就業學生的專業水平、技能等級等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個別自身素質不高、專業不精、動手能力差的學生不能進入相應崗位就業。
其次,自身定格過高。就業學生對所求職業的工作環境、工資高低、待遇優劣期望值高,有的一定要在柯橋、紹興定點就業,增加了就業難度。
再次,缺乏創業意識,有的學生就業時到企業“踩點”,連廠區都不到就回來了,創業意識不濃,不愿接受工作安排,缺乏準確定位,目標過于單一,影響就業。
總之,學生就業要具備良好素質、職業能力、崗位技術,要“眼睛向下”,為企業服務,樹立今天的“投入”,獲得“明天的回報”的就業理念,樹立終身學習、多次就業的新思想,分階段、分步驟、有目標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學生就業是人生的轉折點,如茫茫大海的航船,有時會顛簸,有時會迷失方向,在就業背景下的班主任要成為茫茫大海中閃爍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