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高考落榜生到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如今成為一位擁有上億產值的民營企業老總,他就是現在的貴州省河南商會常務副會長、貴陽貴通電纜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喬萬治。
喬萬治出生于1972年,河南省鞏義市人,九十年代初,他曾抱著遠大理想和夢想考入一所大學,能成為一名大學生,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可夢想不能變為現實,1993年在河南省鞏義市高考落榜,高考落榜后,為尋找自己的出路和樹立起又一人生目標的信心,1997年隨大哥喬萬強到云南省昆明市創業,大哥喬萬強在昆明市創辦了豐晨(集團)電纜制造有限公司,古語道:"打虎不過親兄弟,棍棒又是一條心"。在其兄的公司里做事,自然會得到不少的關懷和幫助,為不辜負兄長的疼愛,喬萬治在打工期間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業務,一步一個腳印,他的銷售業績逐年上升,也積累了一定的企業管理技能。于是在2003年期間,他看準西部大開發的市場,有了外出獨自創業打拼的念頭,在與家人商量溝通時,遭到父母的極大反對,老父親熱淚盈眶,擔心兒子在外闖蕩,受苦受累,父母苦口婆心說兒子,就跟隨其哥哥一起辦好哥哥所開的公司就行了,可是喬萬治就在父母及其家人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于2003年10月來到邊遠省份貴陽,他跑遍貴州的所有地州市進行考查,了解到貴州的電力及農網具有較大的市場后,于是在貴陽創建了貴陽貴通電纜制造有限公司。
在創業期間他嘗盡了說不完道不出的酸、甜、苦、辣和創業的艱難。廠子雖然辦起來了,可是人才從哪里來,技術又從何而來,使他感到了肩上的壓力,他下定決心,既然廠子已經辦就把它辦好,不然就對不起當初父母的好言相勸,于是他不斷的加強學習,向外引進技術人才,理出一整套企業的科學管理方法,建立起自己的企業文化,把廠子里的工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看待,堅持"以人為本,互敬互愛,互相團結,和諧相處,群策群力"的理念來管理企業,讓自己的員工象在自己的家一樣工作,正因為他的這種科學的管理,才使企業能夠逐步發展,從2003年產值2000萬元提高到目前年產值1.2多億元。
就在企業取得實效的同時,他沒有忘記向國家的納稅,他想到有國家的好政策,才有自己的今天,他每年積極的向國家稅務部門繳稅,而當今成為貴陽市白云區的納稅銀企,為貴州的農網改造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貴州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取得成績面前,他沒有驕傲,而是一如既往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不斷適應市場發展需求,把企業做大做強,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