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燕
錢燕
(張家港市第五中學,江蘇 張家港 215600)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9-137-01
摘要:對互動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我們要善于創造條件、把握關鍵,提高課堂效率,使互動教學真正地運用到英語課堂中,讓學生真正得到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創設和諧氣氛;互動平臺;學習過程
現代教育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所以說在英語課堂中沒有教學交往,沒有課堂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和互惠性,交往論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如何實現互動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我總結了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和諧民主的氛圍,是實現英語互動教學的前提
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是信息交流過程,更是情感態度、價值觀交融互動的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思維才會敏捷;而在壓抑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就會受到抑制。只有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加快思維進程,所學知識才能加以鞏固并轉化為能力。因此,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是營造互動課堂的前提。如何創設和諧民主的英語課堂氛圍呢?
1.轉變角色,雙向互動
互動課堂,樂于平等對話。傳統的課堂,教師是知識的支配者、控制者和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容器”,是被動的,教學活動是封閉的。而互動課堂,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互動教學過程要由單向“灌輸”轉為雙向的“對話”和“互動”。師生在“對話”和“互動”中要形成思想與情感的交流,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例如,《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4 Wild animals,Unit 5 Bird-watcher,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談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Nature and environment),因此這三個單元學完后讓學生一起“對話”與“交流”,讓學生思考動物滅絕、環境惡化是怎樣產生的,繼而引導學生談談應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啟發了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意識。這樣的對話教學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遵循了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面向全體,體驗參與”的原則,活躍了課堂氣氛,輕松鞏固了所學知識。
2.讓學生在自由探究中學習
在互動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我經常在課堂上讓學生practice in pairs 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 you can ask your friend等等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二、創設互動平臺,是實現英語互動教學的基礎
1.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我們在教學時,注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給學生提供互動的平臺極為重要。
(1)真實情景法。利用真實的環境或設計模擬的情境進行語言教學,使之更趨形象化、直觀化、真實化和趣味化。如教學《牛津初中英語》Food and drinks 這一Module中的單詞時,課前我預先準備了食物及相關圖片。先通過看圖片學習單詞,接下來通過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等方式,讓學生猜單詞、記單詞。
(2)實驗觀察法。-ing分詞與-ed分詞是英語語法中的重點和難點,許多學生難以分辨兩者的差異。我采用實驗演示方法讓學生觀察其差異。課堂上,我演示水被燒開的過程,當水沸騰時,呈現短語boiling water;待水降溫不沸騰時,呈現短語boiled water,并作喝水狀。在這生動有趣的氛圍中,學生對此印象深刻,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的區別。
2.勇于追求真實的課堂
互動的課堂是真實的課堂,是豐富多彩的課堂,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情況,而不是機械、一成不變地按照預設的方案教學,使教學設計成為束縛學生思維的枷鎖。因為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況,不是教師可以主觀決定的,但是只要教師有足夠的教學機智,可能將這個問題變成新的教學的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為病點的問題轉化成教學的亮點。
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是實現英語互動教學的關鍵
1.在傾聽中善于發現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提問的壟斷者,傳統的“一問一答”的模式變成了互問互答。學生對提出的各種問題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與教師預先估計的完全一致。這時,教師要善于傾聽,善于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體驗學生的情緒,組織好動態的課堂教學。
2.及時做好適度評價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是情感、經驗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過程,這一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認知、情感具有偶發性和動態性,恰恰這些動態因素對課堂效果的影響更大。比如,課堂上學生的提問可能大大超出教師的預想,甚至比教師預想的更深刻更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及時給予適度的引導和恰如其分的評價,時刻把握每一個發展學生的契機。
總之,互動的英語課堂是開放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的課堂,我們要善于創造條件,把握關鍵,提高課堂效率,使互動課堂鮮活起來,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參考文獻:
[1]《中學英語教學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曾葡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3]張祖耀.《課程標準下英語語法教學的定位及策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