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
(信陽市平橋區委黨校,河南 信陽 464100)
中圖分類號:F32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9-051-02
近年來,信陽市平橋區王崗鄉黨委、政府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始終不懈的調整農業結構,他們本著“品種調優、規模調大、效益調高”的指導思想,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生產業,著力將花生培育成特點突出、特色鮮明、叫響豫南的特色產業。2008年,全鄉花生種植面積達30000畝,總產值達6300萬元,僅此一項全鄉人均純收入增加1600元。花生產業已成為該鄉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個規模大、效益高、品種優、特色明、后勁足的花生特色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一、種植歷史
王崗鄉位于平橋區政府西北50公里處,系豫鄂兩省四縣市(信陽市、桐柏縣、確山縣、隨州市)結合部。2008年底全鄉總人口30050人,15個行政村,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丘陵地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為220天,屬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度類型地區,適應于多種農作物的生長。南沿淮河,境內有3條小河,有大面積的河灘,崗坡地,加之溫和的氣候,充分的光照,都成為該鄉花生種植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里的農民早就有種植花生的習慣。但是,由于過去這里交通不暢、信息不靈,銷售不利,花生難以變成商品。1993年鄉政府投資100多萬元修路、建房、上程控電話,并引導組織群眾購回了20多部花生剝殼機,建成了王崗花生專業市場。市場的牽動,加上政府的發動,花生種植面積一年比一年擴大。“王崗花生”聲譽日隆,《經濟信息報》《農村、農業、農民》雜志、《河南經濟日報》《信陽日報》等新聞媒體曾先后對此宣傳報道過。
二、產業現狀
2008年,王崗鄉黨委政府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三大跨越、五大建設”的戰略目標,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適時提出打造花生專業鄉,做大做強花生特色產業的奮斗目標。他們通過政府發動、示范帶動、多方互動、科學推動,“四輪驅動”強力推動全鄉花生產業迅猛發展,使全鄉花生種植面積由上年的2.6萬畝迅速攀升到3萬畝,千畝以上的花生專業村已發展到8個,包括梨園、上馬石、三里崗、崔山、孫家寨、趙莊、條山、王樓等村。其中梨園、上馬石、三里崗三個村面積超過了2000畝以上。面積超過20畝的花生專業戶達200多戶。花生產業的迅速發展,進而帶動了運輸、餐飲、金融、電信、服務、電力、商業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繁榮。
政府發動。鄉黨委、政府形成共識,把花生作為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大產業來抓,力爭使花生產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振興農村經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不同形式的會議、宣傳標語、宣傳材料、種植大戶談體會、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大力引導、鼓勵農民大種花生,大唱“花生戲”,念好“花生經”。從而在全鄉上下形成了議花生、抓花生、種花生的良好氛圍,為全鄉花生產業的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示范帶動。為引領全鄉花生產業的迅速發展,他們在李莊、梨園、三里崗村建立了一個面積達7000畝的科技種植示范園,園區內種植駐花一號、白沙26、白沙1018、遠雜9102等新品種。園區內全部采用了地膜覆蓋、種子包衣、藥物拌種等新型先進的農業技術。園區輻射,帶動能力強,對全鄉花生產業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示范帶動作用。
多方互動。為推動全鄉花生產業的大發展,王崗鄉將花生生產列入各單位目標管理,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鄉村干部及鄉直部門負責人都有50—30畝不等的示范田。對花生生產實行各單位一把手負責制,嚴格督查檢查,年終獎優罰劣。嚴格的激勵制約機制極大地調動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齊抓花生的積極性,全鄉形成了部門配合,多方互動的良性生產局面。
科技推動。為提高單產,增加效益,該鄉在花生生產上大力推廣適用先進的地膜覆蓋、種子包衣、藥物拌種、病蟲害綜合防治及輪作倒茬等技術,為加強對全鄉花生生產的技術指導,鄉里專門成立了花生生產技術服務部,負責全鄉花生生產的技術服務;鄉里從市區有關部門聘請了3名花生技術專家為常年技術顧問,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
三、發展優勢
王崗鄉的花生產業為什么能在短短的10年內由1.2萬畝迅速發展到2008年的3萬畝呢?筆者通過調查分析認為除了具備土壤、氣候適宜生長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外,同時具備以下發展優勢:
(一)政策優勢。近年來,中央、省一再強調,要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中央提出的“調整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專用無公害農產品,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實現我國農產品的優質化和專用化”的規定,為花生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無窮的動力和政策支持。
(二)市場優勢。花生產業的發展得益于廣闊的國內、國際市場。就國內而言,我國為食用油短缺大國,國內花生油脂供不應求,油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再者,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花生蛋白食用粉,花生乳飲料等初、深系列加工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為花生市場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從國際上看,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原有的優勢農產品受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嚴重沖擊,而作為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花生仍具有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三)區位優勢。王崗鄉位于河南、湖北兩省4縣市的結合部。滬陜高速穿境而過;省道335線橫貫東西,東與107國道相連,王梁公路(王崗—高粱店)南接國道312線。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為王崗花生外銷、外運提供了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
(四)牽帶優勢。王崗鄉南有湖北的小林鎮花生市場,西有南陽市的毛集鎮花生市場,東有本區的長臺關花生市場,這些花生市場每年吸收消化了王崗鄉大量的花生產品,從而為王崗鄉花生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市場保障。同時,平橋區多年培育的龍頭企業信陽萬富油脂責任有限公司年加工花生仁10萬噸,也為王崗鄉花生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
四、存在問題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王崗鄉花生雖已初具規模,但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
(一)基設施薄弱,花生生產靠天收。花生雖具有耐旱的特性,但是,在播種期間墑情不足會造成出苗率低下,在花生下針期,若遇干旱,就會造成果針無法入土,影響花生產量。王崗鄉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境內僅有兩座小型水庫,灌溉面積非常有限。水源短缺,其他灌溉設施少,這勢必影響花生產業的健康發展。
(二)生產、銷售松散,缺乏規模化經營。在生產上千家萬戶種植,銷售經營是一家一戶的分散加工經營,缺乏規模化經營,獲取不了規模經營的效益。在銷售時,沒有統一的經營標準,存在著隨意抬高價格或隨意壓低價格出售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花生產業的效益。
(三)花生深加工薄弱,產業鏈條不長。近年來,王崗鄉花生種植面積發展較快,總產不斷增加,但花生幾乎沒有深加工,花生產品幾乎全部以原材料賣出,產品附加值低,影響了產業的效益。
(四)科技含量偏低,科技成果應用不足。王崗鄉全鄉3萬畝花生雖然有部分推廣應用了先進的地膜覆蓋技術,但仍有相當部分仍然沿襲了傳統的栽種方式。再者,仍有相當部分的農戶依然使用傳統的花生品種,先進的高產高效的品種因為價格較高不易被群眾接受。
(五)缺乏完善配套,功能齊全的花生集散市場。王崗鄉隨著花生產業的發展壯大,總產量的不斷提高,客觀上要求盡快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花生集散市場,以大市場帶動花生產業的大發展。
五、對策建議
(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御自然突害的能力。上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該鄉的財政、項目支持,同時該鄉要采取社會、政府、個人一齊上的辦法籌措資金,打配套機井、建庫挖塘、修建電灌站,力爭達到旱能澆,澇能排,以確保花生生產的穩定發展。
(二)建立農民花生行業協會,規范花生生產和經營。制定扶持政策和規范章程,引導農民在自愿的基礎上,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充分發揮其組織農民規范生產和經營的作用。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高附加值的花生加工企業。對花生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改變花生產品以原材料賣出的狀況,拉長產業鏈,提高產業效益。
(四)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抓好科技服務。要狠抓花生地膜覆蓋、花生無公害生產、花生噴施微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適用技術的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生產技術水平。建立健全鄉、村、組、戶技術服務體系。
(五)加快王崗鄉花生集散市場建設。市場建設要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功能配套。一要高起點規劃,二要高標準建設,三要高效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