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華
(六盤水市盤縣響水鎮交通管理站,貴州 盤縣553537)
中圖分類號:F5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9-093-01
摘要:農村的發展是當前我黨,我國發展的重點,農村要發展,首先得把交通運輸能力提高,農村公路的修建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本文結合當前農村的情況,討論當前農村公路建設的必要性,艱巨性,重要性。
關鍵字:能動性;必要性;與時俱進;組織關系
一、農村公路建設的必要性
老百姓說:“高速公路,國家致富;鄉村公路,農民致富”。農村公路是農業和農民客貨運輸的唯一載體,是鄉村之間互通運輸的依賴。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民心共識,是農民群眾的渴望,盡快解決人們的出行問題,拉近與外界的距離,走出山門,發展經濟,讓農村自然資源,農副產品盡早轉化成財富,讓人流、物流、信息流早日形成財流,早日實現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農村大部分地區經濟欠發達,群眾生活水平低,缺醫少藥,文化、教育、衛生、科技十分落后,信息不靈、生產力不發達,抓好農村公路建設,提高公路等級建設是廣大農民群眾的期盼。
二、農村公路建設的艱巨性
農村公路大多數地處山嶺重丘、深山峽谷、公路等級低、大多等外級公路,路基窄、路況差、坡陡彎多,安全隱患突出,運力成本高。農村公路點多線長,建設困難重重,施工環境差,建設勞動強度大,建設速度緩慢。貧困村公路改造硬化,任務十分艱巨。其主要表現:一是地方財力困難,匹配資金不到位,無力投入公路建設、公路投資少,將會降低建設標準;二是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上級補助資金未及時劃撥,將影響公路建設進度和質量;三是施工外部環境條件特殊,相關部門管理手續復雜,涉及到的占地、拆建矛盾突出。
三、農村公路建設的能動性
要得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建好農村公路,拉動農村經濟大發展,其主要表現在:1.是農村公路建設帶動了農業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促進農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發展,農民傳統種養殖業的觀念得到了轉變,資源優勢得到了合理開發利用,城郊型農業逐漸形成,農副產品的商品率不斷提高。2.是農村公路建設帶動農村客貨運輸業大發展,群眾說:“公路修到家門口,趕場運物不用愁”,村級公路的修建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改善了農村運輸環境。3.是農村公路建設帶動農村旅游、礦產資源、綠色食品的加工利用。4.是農村公路建設帶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改善農村交通運輸條件,促進機動車輛的增長和運輸業的發展,縮短運力時間,活躍城鄉經濟。
四、農村公路建設與時俱進
要實現農村交通優選快速發展,并將它列為基礎設施建設重中之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為進入小康社會服務,建好農村公路尤為重要,當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統籌規劃,建管養并重的原則
推動農村公路網的合理布局,有序發展。規劃經上級批準后,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不應隨意更改,確保規劃的嚴肅性和規劃目標的實現。我縣編制了農村公路建設有近期、中期、長期規劃,在實施規劃時,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均衡發展。現在已開通的公路重點是技術等級的提高和路面改造,增加通達程序和抗災能力。未開通的公路重點是村與村之間的連接路、斷頭路、鄉(鎮)“出境路”,形成公路網絡建設,促進農村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協調發展。
2.提高認識,加快村級公路的發展步伐
鄉村公路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是我國公路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是開拓農村市場,加強城鄉交流,發展鄉(鎮)企業,促進農村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調整農業生產布局結構,事關國家經濟發展大局,是加快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建設,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增加農民收入的大局。因此,我們在公路交通建設中,堅持從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出發,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相結合,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村扶貧開發的山、水、林、田綜合治理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和旅游業、礦產資源開發相結合,提高領導服務質量、加強技術指導工作,注重科技進步,注重生態環境,確保公路網,建設均衡協調發展。努力提高農村公路等級建設。
3.切實加強農村公路的建管養工作
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采取“三個一點”的辦法籌措,即:上級劃撥一點,地方財政出資一點,受益群眾籌集一點,地方財政可從土地增值和
資源開發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農村公路建設,要加強資金管理使用、監督和審計工作,對國家和省、市劃撥的公路建設專項資金,要嚴格按規定投向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對擠占、截留、挪用、貪污等違法行為,必須依法嚴肅處理,公路養護和管理采取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重點養護與分級養護相結合,并完善各種形式的養護責任制,各方協作,密切配合,提高公路養護質量。
五、理順組織關系,加強隊伍建設,完成各項制度,提高服務質量
近幾年,公路建設規模大、投資多,網絡結構復雜,公路多了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去管護才能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率。今后,公路建設
管理任務十分艱巨,建議在各鄉(鎮)設置專門的交通行政管理機構或專職管理人員,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在有關法律法規范圍內適當下放公路交通、道路運輸管理權限,有利于充分調動鄉村大辦交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水平,抓好農村公路建設服務,確保農村公路發展目標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