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東旺
(河南財經學院英語系電教室,河南 鄭州 450002)
中圖分類號:G649.21 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9-123-02
摘要:電化教育教材是教育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教教材建設及教材使用環境,以應用為中心,以教材建設為重點。在教材建設方面應加強計劃性,注重提高教材內容和制作技術的質量;在教學環境的建設上,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環境進行改造,不斷完善教學硬件設施,使電教教材建設及教材使用環境建設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 加強多種媒體電教教材的建設要有合理的配套政策;,教材建設應制定規劃,分工協作;電教教材應把好質量關;教材建設要有有力的領導體系等。
關鍵詞:高校電教;電教教材;教材建設
一、電教教材的定義
習慣上,經常把電教教材分為電視教材與多媒體教材。電視教材是運用影視技術,經過前期拍攝與后期編輯兩步操作,將教學知識和教學過程以連續圖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在教學過程中以連續圖像的方式播放以達到教學目的的電教教材。電視教材作為一種輔助性、強化性媒體,重點在于解釋重點、難點,指導學習思路和方法。多媒體教材是以計算機為核心,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設計,集圖、文、聲、畫等多種格式于一體的電教教材。多媒體教材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具有多樣性、集成性、交互性的優點,適宜在教學中進行重點重復教學、雙向選擇以及教學反饋。 為了使電教教材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播、更能滿足不同的學習者,往往在制作時采用以多媒體手段為主體、電視手段為輔的形式,從而使電教教材成為多媒體和電視兩種手段的綜合。
二、電教教材的特點
電教教材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它的內容是以人類聯想的方式將各種信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在顯示器上通過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機交互操作進行學習,與傳統模式下的教材相比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 1.具有強大的交互性 交互性可以使學習者由學習的被動者轉換為學習的主動者,這也是多媒體教材與傳統教材相比具有的主要優勢之一。 2.具有多重感官刺激 電教教材通過各種感官刺激使得學習者更能加深對學習的興趣,對所學的知識印象也就深刻,而在多媒體發展的最高境界,將會使學習者在虛擬現實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3.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電教教材的這一特性,保證了電教教材的普及范圍,能使更多的個體加入到電教教材的學習中來。 4.包含信息量大,信息反饋速度快 為了滿足不同的學習者,電教教材在制作時,在不同的角度對一種事物或觀點進行描述,而當學習者要進行人機交互時,計算機也會迅速的作出反應。 5.信息傳輸速度快,質量高 電教教材的這一特性保證了其在網絡環境下的技術優勢,也保證了其在教學領域中的主導地位。
三、多種媒體電教教材的建設
1.注重教材內容和制作技術的質量。
教材建設的好壞,不但看其制作的數量,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內容和制作質量。電教教材是一種新型的教材,它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層層把關不斷提高教材的質量是教材建設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一部質量高的優秀的電教教材應具備以下特點。
(1)明確的學習目標
電教教材在內容上必須明確它在教育教學中的位置以及要求學習者達到的目標。從教學上看,其目標必須有實際意義,不光是熟悉技能、幫助記憶那種容易達到的目標。
(2)內容準確,而且符合學習者水平
電教教材的內容在文字、數理例子、解釋的表達上必須努力做到準確、易懂,而且內容必須符合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的發展階段和學習能力。
(3)結構要有選擇性
為了引起學習者對知識的興趣,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所開發的教材在整個結構和形式上應注意創造性,畫面結構要考慮到教學效果。因此教材的開發者對學習者的心理和教材結構的理解要清楚而正確。
(4)畫面內容美觀、清晰、悅目
畫面應便于觀看,畫面中文字的大小、文字的安排、色彩的使用、畫面的使用、整個畫面的設計,都要使學習者便于觀看。 長度適當。教材的長度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的發展階段、課堂形式來考慮。
2.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建設
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是把聲音、文本、圖像、圖形、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的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加工處理的一門綜合技術。因此,多媒體教學環境應包括能處理上述媒體信息的設備,并把它們應用與教學。就我院教學環境來看,從83年建校時的電化教學起步至今,常規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環境已初具規模,可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環境已占總教學環境的13,但從實際教學的需要來看,多媒體教學環境還是感到不足,現有的多媒體教學硬件也還不配套齊全,無論從教室數量和設備配套等方面還必須大力加強,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3.了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含義
根據目前國內高校的具體情況,多媒體教學從形式上大致可分為兩種模式:課堂教學模式和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相應的多媒體教學環境,從教學設施上可分為綜合功能多媒體教室和網絡型多媒體教室。其中網絡型多媒體教室不僅適合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還適合遠程教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但目前課堂教學模式仍為主,因此綜合功能多媒體教室的發展還是主流。
4.利用現有教學環境進行改造
如果包括重建教室來加強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建設,勢必要進行大量的投資,也不現實。根據各院校實際情況來,在基礎建設方面已較完善的基礎上,只需在設備上進行補充和調整,很快便能投入多媒體教學,以此來擴充多媒體教學的環境。
5.多媒體教學硬件的規格化
由于多媒體教學設備發展很快,可進行多媒體教學的環境設備很不統一,為教學應用和維修帶來一定的困難。如果要進一步添置設備,應有一個統一的規劃,盡量使設備統一品牌,功能相近,既便于教學互換使用,又可選定統一的維修點,保持設備的穩定可靠
四、電教教材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1.教材建設要有的配套政策
為使電教教材的建設穩步發展,必須有政策保證。過去雖有一些規定,但在實施方面卻往往被人曲解、誤認,有的則被降格以待。現在的問題是有政策的要執行好,沒有政策的要立即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
當前需要制定的政策很多,首先是經費安排政策。電教教材建設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理應在教育經費中占一定的比例,電教教材同其他學科的文字教材一樣,都應作為智力投資給予扶持。國家、學校應保護電教教材合理的必需的經費投入。考慮到電教教材的特點,這種投入甚至需要更多一些。與此同時,也需多渠道投資。加強電教教材的政策建設,以保證此項工作的開發,除此之外還應制定電教教材的版權保護、評優獎勵以及合理的勞動待遇政策。
2.教材建設要制定規劃、分工協作
據調查,發現80 %以上的學校對教材制作都是盲目的,無計劃的。大多處于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時候制定的狀態。教材建設必須有統一的指揮,有合理的規劃和分工協作,否則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必然帶來種種浪費及其他問題。電教教材建設必須制定規劃,以大綱為依據,探求教學對電教教材的需求,研究和利用各種媒體的不同功能,并對其綜合利用。通盤考慮,發揮優勢,確立媒體種類與教材選題內容,形成一個個學科的電教教材的具體制作意見,從而為電教教材的建設畫出藍圖。, 3.教材建設要有有力的領導體系
要使教材建設盡快的、較好的發展,必須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體系。在建立領導體系的過程中除應有教材制作的領導體系外,還應建立教材審定的領導體系,建立教材交流、發行的領導體系。
五、結束語
電教教材是開展電化教育的中心環節,它包括學校電化教育和廣播電視教育中使用的投影片、錄像帶,以及各種音像教材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電教教材對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體系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材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教材的規劃、編制、配套、審定、管理、理論研究、重復制作、市場建設等問題,而且還要隨時了解國內外現有的教材。積極使用移植、補充、改編等方法吸收其優秀成果。對國內已編教材要組織調查研究,對國外適用面廣的電教教材要有計劃地組織翻譯出版。電教教材建設是電化教育建設發展的一項艱巨工程,要依靠廣大熱心電教的老師和電教人員的不斷探索和研究,在電教實踐中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才能編制出系統的較完整的高質量的電教教材,以適合當前的教學改革之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國良.新形勢下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5.1
[2]王偉明.高校教材建設與實驗教學管理[M] 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3
[3]劉雁軍.《關于院校實施電化教育的幾個現實問題》[J] 電化教育研究.1999.2 [4]王治文.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及其軟件設計[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5]張春榮.電教教材研究[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