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萬海 談立玲
摘要阿爾都塞認為意識形態涉及到人類同人類世界的“體驗”關系,意識形態是社會歷史生活的一種基本結構,人們在意識形態中改造他們的生存條件。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意識形態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據自己的利益體驗他們對其生存條件的依賴關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意識形態教育仍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元素。本文指出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來看,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最重要的場所,其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關鍵詞阿爾都塞意識形態理論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6-293-02
阿爾都塞是當代法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這一著名概念。在《馬克思主義和人道主義》和《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等文中,他把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與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說結合起來,深入地研究了意識形態的結構和作用,揭示出階級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功能就是維護社會生產關系的再生產。盡管阿爾都塞的重點在于批判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但他指出意識形態是一個到處遍布的現實,“它是社會的歷史生活的的一種基本結構”,①“顯然,為了培養人、改造人和使人們能夠符合他們的生存條件的要求,任何社會都必須具有意識形態”。②“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歷史是對人類生存條件的不斷改造,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也是如此;因而人類必須不斷地改造自己,以適應這些條件,這種‘適應不能放任自流,而應該始終有人來負責、指導和監督,這個要求的表現形式就是意識形態。”③他認為,在階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是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意識形態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利益調整人類對其生存條件的關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④在無階級社會,“意識形態是所有人根據自己的利益體驗人類對其生存條件的依賴關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⑤中國是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由于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仍然比較低下,加強公民的、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本文力圖用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來分析我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及其發展途徑。
一、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現狀
奧運會結束后,國內外對中國的80后、90后青少年一致好評。他們積極參加抗震救災的各項活動,積極承擔奧運會期間的各項志愿者服務,關心國家和民族困難和發展,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青年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青春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樂于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這是他們積極向上的一面,但由于特殊的時代和成長環境,當代大學生仍存在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自理能力相對較差;一部分獨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愛,養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情感淡薄的性格;一部分獨生子女不善交際,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在挫折面前退縮不前,更有甚者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由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并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一些人格不健全的青年大學生形成嚴重的網絡依賴,導致自我喪失、責任感下降、安全焦慮、人格障礙等大量的心理和道德問題。用阿爾都塞的觀點來看,中國當代大學生仍處于社會化的重要時期,我國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事業仍然任重道遠。
進入大學后,青年大學生未成熟的人格面臨嚴峻的考驗:高考前,青年學生只為考大學而奮斗,其他一切事情都有父母來解決;高考結束后,青年學生擺脫父母、教師的嚴格管教,進入相對寬松自由的大學校園生活,開始獨自面對學習、生活、戀愛、職業培訓、就業等一系列壓力。在這一系列的壓力之下,由于人格不健全,青年大學生極易產生各種心理和道德問題。在大學階段,學校承擔起了培育大學生健全人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的重任。
阿爾都塞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學校和家庭聯合起來,取代教會,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⑥它們“給兒童灌輸一定量的用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包裹著的‘謀生技能(法語、算術、自然史、科學、文學)或者是純粹狀態的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倫理學、公民守則、哲學)”。⑦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十六歲時就成了工人或者小農,一些人多上幾年學成了初級和中級技術人員、白領工人、初級和中級行政人員、各種小資產者,最后一部分人讀到頂峰,或是近乎失業,或是充當剝削代理人、鎮壓人員和意識形態專家。從阿爾都塞對資本主義學校教育功能的分析來看,資本主義學校的主要功能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教給學生謀生的本領,一是教給學生對資產階級統治秩序的順從態度在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仍然是一個遍布的事實,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教育的過程中,學校一方面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職業技能,另一方面要培育學生的道德主體意識,使之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大學教育階段,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不僅開設了大學生思想道德課程,而且還開設了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革命史等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除了開設各門理論課,學校一般還組織各類文體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培育健康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我國目前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還存在流于形式、說教性質較強、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學生的道德主體意識
思想道德是指一個人的政治立場、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品質的綜合表現,是社會的價值目標和道德要求在個體身上的反映,是人們根據社會所提出的價值目標和道德要求而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定的思想素養和道德涵養。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和規范,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須施加影響,以培養社會期待的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水準的人的教育活動。思想道德的動力源自主體的內在需求或期望,但與外界各種教育媒介的影響密不可分。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實質就是,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方心理活動的基礎上,受教育者從思想道德的“他律”逐漸走向“自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受教育者的道德主體意識極為重要。
阿爾都塞認為,人的主體意識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人的物質的行動。“人主體的‘觀念都是存在于主體的行動中,或應該存在于主體的行動中。”⑧正是由于人形成了一定的主體意識,人就會按照這些意識去行動。“假如他信仰天職,他便有這一些相應的由‘按照正確的原則寫進儀式的實踐里的態度。假如他信仰正義,他便要無條件地服從法律規章,甚至在法律規章制度遭到破壞時提出抗議,簽名請愿和參加示威游行等。”⑨阿爾都塞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主體信仰天職,他就會參加一定的儀式,履行相應的責任;如果主體信仰正義,他就會按照正義的原則去行動,當正義被侵犯時,會起來捍衛它。那么,如果主體選擇成為一定的道德主體,他就會按照他的道德原則去行動。
意識形態是通過主體范疇把個人召喚為主體的。阿爾都塞認為,“一切意識形態都是通過主體范疇的作用,把具體的個人呼叫或建構成具體的主體的。”⑩“主體范疇”是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對個體提出的各項要求的濃縮,如資產階級的法律主體范疇,就是社會對個人的守法、護法要求;再如資產階級的道德主體范疇,就是社會對個人提出的誠實、正義、忠誠、仁愛等要求。但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這些要求是資產階級向人民大眾提出的,而不是相反。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正是通過這些范疇,把個人建構為一定的道德主體、法律主體等。
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愛情、婚姻、和家庭道德素養。培養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可以幫助大學生養成一種對自己、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感,刻苦掌握其專業范圍內各種技能和素質以勝任將來從事的工作,也有利于其走上工作崗位后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既有助于個人的進一步成長,又能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培養大學生的愛情、婚姻和家庭道德素養,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愛情、婚姻和家庭觀,有利于他們將來建立和諧、穩定和幸福的家庭,也有利于構建我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此,在大學教育階段,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應該培養青年大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主體意識。
三、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采取多種措施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6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第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加強青年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于大學生而言,提倡社會主義榮辱觀不僅僅是理論知識上的灌輸,更重要的是從實踐上幫助大學生踐行“榮”,克服“恥”,在實際行動中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從而使大學生真正成為社會行為示范的先行者。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主體意識,除了理論教育外,更應該充分利用其他多種教育途徑。阿爾杜塞認為,意識形態正是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中以最瑣碎的形式(如呼叫)來發揮作用。他舉了一個意識形態呼叫的例子:有幾個人向前走,從身后傳來幾聲呼叫聲:“喂!喂!”有個人,十有八九是被喊的那個人就會轉過身來,半信半疑,或者知道就是叫他,也就是承認呼叫聲所叫的就是他。豘阿爾都塞認為,“意識形態的存在與個人作為主體的呼叫或者建構是同一件事情”。豙也就是說,在這種最單純的呼叫中,叫喚者給出了一個主體身份,被叫者承認這一身份,而身份本身卻是意識形態的一個具體表征,承認這個身份,就是承認它所代表的意識形態的各項要求。
我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平凡瑣碎但又極其重要的途徑,如輔導員的示范作用,各種社團活動,音樂審美教育,體育競賽等,幫助大學生樹立道德主體意識,并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各項基本規范。
(一)充分發揮輔導員的示范作用
輔導員熟悉學生的生活,與學生朝夕相處,是學生的朋友,易于被學生接受。要發揮輔導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就需要輔導員本身具有極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首先,輔導員要提高自身素質,做學生的楷模。其次,輔導員要具備一定的教育心理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詢技巧。只有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能對癥下藥地對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輔導員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其高尚言行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和效仿。
(二)根據大學生發展的需要,組建各種社團,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
在大學階段,學校可以結合專業特點、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組建各種社團,如愛心社、心理衛生協會、環境保護協會、英語角、文學社等社團組織。針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個性品質、就業擇業、交友婚戀等一系列人生重大問題,學校可以開展各種活動,如定期舉辦講座和研討會,組織社會公益活動等。阿爾都塞曾說過,“主體‘是由自己做出來的”。豛其意思是說,人的主體意識是在實踐中獲得的。他曾一再提到帕斯卡的辯證法:“跪下,祈禱,你就會信。”他認為,正是在各種宗教儀式和活動中,個人被建構為一個教徒,信守教規。由此,我們可以推知,在社會主義大學教育階段,組建各種社團組織,開展各種健康的活動,有助于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使其思想道德得到升華。
(三)積極開展各種審美教育,使學生在藝術的熏陶中提升個人思想道德
阿爾都塞在一篇評論唯物主義戲劇的文章中說,“如果戲劇的目的是要……動搖這靜止不動的、神秘的幻覺世界,那么劇本必定就在觀眾中產生和發展一種新意識。”由于這些意識的作用,“這些觀眾是在劇終后開始演出的演員,是在生活中把已開始的演出演完的演員。”豜由此可見,藝術的審美活動可以幫助主體獲得一定的道德主體意識,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在我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應該嘗試從音樂的、戲劇的、美術的等多種藝術審美活動中培育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
青年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過硬的本領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始終是我國大學教育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培育大學生的道德主體意識,提升其思想道德素養,使之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