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劍佩
學習會計,既容易也困難。容易在于它只需要一個原理——復式記賬原理,一種方法——借貸記賬法,三套工具——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困難是指精通的困難。會計除核算外,還需要分析——對核算過程所記錄的會計資料、信息進行綜合、抽象的運用,以便總結過去,預測未來。這種深層次的學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主要是初級的會計記賬員,學習的目標任務是能夠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是會計的入門。因此,職校學生學習會計的困難主要是對基本原理、規定的記憶。初學時,首先要對會計對象的分類、會計科目的內容與類型以及設置的熟識理解、對會計核算的各種假設與會計制度各方面規定認知理解。學習過程要對千差萬別的業務及其不同的處理方法熟練運用。這些都離不開記憶。
記憶的方法各種各樣,一種有效、快速、牢固的記憶方法,關鍵是掌握記憶的規律性。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比較注重對學生進行對比記憶、實物記憶和重點詞記憶的訓練。
對比記憶,求同索異,增大
記憶容量
對比記憶法是將幾個相關聯的或截然相反的內容,找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對照后加以記憶。這是一種在理解基礎上進行的記憶方法,它的優點是提高記憶效率與效果,一次最少記憶2方面內容,增加大腦的記憶容量,有對立面,印象深刻,是一種聯想的記憶方法。
會計要素各項目內容的學習,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由于是初學階段,學生缺少經濟業務的感性實例,若對各個項目內容強硬記憶后再通過練習作鞏固,記憶過程花費的時間長但效果不明顯,內容多易造成混亂而容易出錯,綜合運用效果差。有的教師在教學時采取回避的辦法,學習“會計要素項目”時,僅要求學生認識各項目的名稱,到“借貸記賬法的應用”這一章,出現經濟業務實例時再一個個對照運用,在運用中逐步熟識,將這部分知識推移到“借貸記賬法的應用”章節,沖淡該章的重點與難點,使知識不夠嚴謹。筆者在“會計要素及其項目”章節的處理上,將理解掌握各項目的內容定為重點、難點,教學時采用歸納對比的形式。
如將資產中的原材料、在產品(生產成本)、庫存商品這幾個實物盤存類項目進行對比介紹。它們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主要物資,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同環節,盡管在各個環節中呈現出不同的外表形態,但它們都屬于企業的存貨。企業為生產而購入的物資稱為原材料,原材料投入到車間進行生產則成為在產品,在產品加工完畢驗收合格成為庫存商品。以家私廠作為實例加深理解(如圖1所示),把事物按變化狀況作比較,讓學生一下子認識并記憶3個項目的名稱與內容。
又如,將資產中的應收賬款與負債中的應付賬款這2個反映企業債權、債務的結算類項目一起作對比介紹(圖2)。它們都應用于企業的商品買賣中,反映企業在商品交易中形成的欠貨款。企業賣出商品,貨款未收回,表示對方單位欠企業貨款,形成債權,即為應收賬款;反之,企業買入物品,未支付貨款,表示企業欠對方單位貨款,形成債務,即為應付賬款。簡而言之,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都是反映企業在商品交易中形成的欠貨款,但所處的立場(會計主體)不同,意義就不同。購入貨物的企業,形成應付而未支付的貨款稱為應付賬款,銷售貨物的企業,形成應收而未收回的貨款稱為應收賬款。通過這樣反過程的對比講述,將學生容易混淆的內容明晰化、條理化,達到長期記憶的效果,并衍伸到預收賬款、預付賬款項目,應收票據、應付票據項目的學習上。這樣不但認識理解6個項目的意思,還可以提高鞏固對“會計主體”涵義的理解。
除此之外,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項目、長期借款與短期借款項目、待攤費用與預提費用項目等的學習,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含義、作用、原理、格式結構、數據來源的學習,3種錯賬更正方法的學習都可以采用結對歸納、對比理解的方法進行記憶。
實物記憶,形象具體,
激發情趣
實物記憶法是將要記憶的內容與一定的實物聯系在一起記憶的方法。這種記憶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深刻、持久。例如,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工具,一切的會計核算工作都從取得原始憑證開始,沒有原始憑證就不能說明業務的存在與發生,就無法進行會計核算工作。因此,不但要理解各種原始憑證所表示的意思,更要掌握它的填制、審核。要填制審核原始憑證,就必須了解它的內容。原始憑證的主要內容包括7個方面,記憶7個沒有聯系的內容,強記硬背不是首選方法,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是通過一張具體的原始憑證進行記憶。
如圖3所示,學生只要記得這張發票,就能自上至下將原始憑證最基本的7個方面的內容形象地、深刻地記憶在腦海里。而發票等原始憑證不難取得,隨便到商店、飯館買些什么、吃些什么都可以拿到;家庭繳交水費、電費、電話費的單據都是常見的原始憑證,學生喜歡用哪一種作參照實物都可以。
原始憑證的內容可以借助實物為參照物進行記憶,記賬憑證的內容、各種各樣的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也可以拿出實際的實物來進行記憶。
重點詞記憶,提綱契領,加深理解,事半功倍
重點詞記憶法適用于對概念的記憶,它是通過閱讀理解后,找出最能反映該概念的本質特征的詞語來進行記憶。這種記憶方法的實質是縮句記憶,有點像中文語法學習中的找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根據需要,通過對主謂賓語或定狀補語的記憶引起對概念的整體記憶。
例如對“會計”概念的記憶: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的方法,對某一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地、系統地、全面地核算和監督的經濟管理活動。記憶4個詞組,不但自然而然地串出整個概念,還能對“會計”一詞達到更深層次的認識:會計的本質——經濟管理活動,會計的主要計量單位——貨幣;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會計的對象——單位經濟活動。
又如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含義的記憶: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靜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反映財務狀況)。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動態)利潤或虧損情況的會計報表(反映經營成果)。這是2個容易混淆的概念,記憶時需要理解到它們是從時間與作用這2個角度下定義的,只要抓住反映時間特點和作用的詞語,就能進行快速記憶。抓住重點詞,還可以更深層次地認識報表的特點、報表中數據的意義,為會計分析的學習打下基礎。
科學、有效、快速的記憶方法,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點,加深對記憶內容的理解,使記憶具體、形象、深刻、持久,提高記憶容量與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若能將這種方法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還能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尤其是繼續學習能力的提高,使他們終身受益。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