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被成功地延長了。近幾年來,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數量日漸增多。這現象表明:中國將進入老齡社會。這對圖書館工作來說也是不容忽視的。為切實做好老年讀者的服務工作,要認真分析這個群體的收理特征,了解其類型和閱讀要求,付真情于老年讀者服務。
[關鍵詞]服務模式老齡化老齡讀者愛的語言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110218-01
近幾年來,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數量日漸增加,幾乎就成了老年讀者的天地了,這一現象表明:中國將進入老齡社會,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開始較晚,但我國人口老齡化有自己的特點:人口老齡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規模大。老年人口總數已近1.2億,占世界老年人數的1/5,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快,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一社會現象對圖書館工作來說是不容忽視的,為切實做好老年讀者的服務工作,有必要認真分析這個群體的心理特征,并制定相應的工作對策。
一、老齡期生理與心理的變化
人到了老年,在機體組織逐漸衰退的同時,其心量機制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老人的近期記憶能力明顯衰退,遠期記憶保持相為穩定,這就造成大腦所釋放的信息大大超過日常生活中所吸收的信息。于是,不少往事在他們頭腦中留下的記憶,一遇到適當的機會就會“復活”起來,反復嘮叨逝去輝煌,次之,由于老年人社會角色的變換,新角色的進入和心理上的缺乏準備而不適應;從繁忙的工作崗位退了下來,或由領導落至百姓,進入家庭,造成了心理焦慮,整日自我封閉、深居淺出,甚至脫離了社會。第三,有的老人在現這生活中遇到了某種不快之事,使自尊心或自身機益受到了損害,這種情況下,老人很容易通過對往事的回憶與述說傾吐內心的郁悶獲得心靈的平衡與安慰。
二、老年讀者群的類型和閱讀要求
上述老齡期的生理、心理變化,使老年讀者產生了新的社會心理特點及閱讀要求,來我館的老年讀者群中,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文化層次高、理論水平高,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受到了“人到六十萬事休”這種消極心理影響,致使他們閑散度日——“人到六十才開始”,并非是一種浪漫之說,60歲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正是無約束地設計第二人生的最佳時機,據專家統計,1987年-1989年諾貝爾獲獎者中,三屆獲獎的平均年齡分別為:物理獎60歲、化學獎56歲、醫學獎62歲、經濟獎74歲、文學獎60歲,這個統計數字表明,人類的智力高峰在年齡的跨度上已產了大幅度后移,超過六十歲的人已被圈入第二個工作與創造的黃金時代,所以,在我們服務工作中,要善于鼓勵他們發揮所長,以著書立說和咨詢服務形式為社會做貢獻,在此同時,他們也感受到了一如既往的自尊、自強、自愛、情感和感覺和過一樣充實美好。另外,相當一部分的老年讀者晚年生活在經濟和情感上得到了滿足,生活情趣和欣賞品味不斷地提高,希望在閱讀中拓展自己的興趣與愛好領域,這就需要我們為他們創造一個明亮、安靜、優雅的讀書環境。
三、付真情于老年讀者服務
(一)語言溝通。斯大林說過:“語言是武器,是工具,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互相了解”,圖書館員的語言表達能力,至圖書館管理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將直接影響到老年讀者對信息的吸收程度和繼續閱讀的積極性。
運用愛的語言鼓勵、開發老年智力資源,排除老年讀者空虛感、無用感、對著書立說、搞某一項目的讀者采取跟蹤服務,為他們開放有用的文獻信息,通過我們的工作,增強老年讀者的能力感、責任感,使他們“發憤忘食,不知老之將至”。
在我們的工作中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語言,流暢富于音律的語言在知識和情感的傳遞中帶有感染能力,使老年讀者身心愉快,因此,我們要運用愛的語言的同時,還要把握好語言色彩。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同程度地出現視力、聽力下降,反應能力變緩,思維速度減慢,近期記憶力下降等問題,老年讀者也不例外,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想得到周圍人的好感,因此變得格外敏感,又十分挑剔別人的語言態度,他們深怕自己不如其它讀者查閱資料那么方便,而遭到管理人員的嫌棄或冷遇,因為一點小事而感到不滿,遇到這些問題,我們要有良好的語言修養,寓情與理,與老年讀者慢慢溝通,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切不可講話沒有感情,沒有熱情。以冷言冷語、挖苦、諷刺的語言對待老年讀者,無論是在道德修養上還是在職業要求中都是不允許的,作為一個圖書館員,是圖書館服務中的主角,應具有良好的語言修養,在工作中講究語言藝術,使之與老年讀者之間建立“心理相容”才能提高服務質量。
(二)情感溝通。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主要靠館員與老年讀者的溝通,協調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而館員耐心、不厭其煩的讀者服務態度,帶有明顯的形象性。感情細膩深刻,與老年讀者的心理傾向相吻合,有利于改善老年讀者的閱讀活動進程。
建立館員與老年讀者的協調關系,減少老年讀者對圖書館敬而遠之的困惑感。有了感情協調,老年讀者可以隨時向圖書館請教,能得到圖書管理員溫馨的關懷和悉心的指導。
情感的借閱服務是圖書館員的靈魂,沒有情感就沒有交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內在情感因素,把真誠、富于同情心和細心觀察相結合,以情動情激發老年讀者的情感,如:在炎熱的閱覽室里,發現老年讀者身體不適,出現中暑現象,我們積極做出反應,采取降溫措施,往地上潑水,為老人送涼毛巾等,這雖然是很平常的事,但可感動老年讀者,老年讀者喜歡和這樣的館員情感交流,館員這種溫和體貼充滿希望的情感行為,讓老年讀者感覺到圖書館有著親切的良好家庭似的關系。
(三)為老年讀者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老年讀者利用圖書館。充分發揮音像室、閱覽室的作用,根據社會熱點、形式的需要,舉辦各種講座、展覽、知識問答,為老年讀者提供教育性、藝術性、資料性的視聽服務,促進老年讀者的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此外,為老年讀者擴大活動空間,實行閱覽資料、工具書全部開架、耐心細致地做好咨詢解答,根據老年讀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為他們創造一個安靜、明亮適合他們思考、學習的環境,使圖書館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即將來臨的老齡社會,我們圖書館人要積極地做出反應,加強自身業務素質、職業道德修養,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和環境,為老年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顧言武曰:“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綠猶濃”圖書館老年讀者工作的宗旨就是發揮老年讀者的余熱,使之服務于社會,使老年讀者晚年生活充實、愉快。
參考文獻:
[1]我國人口老齡的特點,《老年報》,2000.12.9(2).
[2]讓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老年教育》,2004(4).
[3]讓生命與老年更精彩,《老年教育》,2005(9).
[4]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要體現人文關懷,《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1).
作者簡介:
馬國華,雞西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