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真
摘 要:文章以中原油田為例,分析了網絡培訓在企業培訓中的作用和意義,指出要創新員工網絡培訓模式,確保培訓效果,推動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的深入開展。
關鍵詞:員工 網絡培訓 模式 效果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197-02
近年來,隨著企業對培訓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網絡技術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網絡培訓成為企業的培訓方式之一。許多企業擁有網上培訓學校和若干培訓項目供員工學習,網絡培訓可以滿足現代企業大批量、低成本、跨地域的培訓需求。
中原油田緊緊圍繞油田生產經營的實際,通過大量的調研、策劃開發了中原油田學習網。
中原油田學習網投入運行以來,緊密結合油田生產經營實際,創新員工網絡培訓模式,嚴格實施網絡培訓。上網課件240套2807集,為員工網絡化、個性化學習培訓奠定了基礎,先后結合生產實際舉辦了油田危險化學品等網絡培訓班,較好地發揮了網絡培訓的優勢。
一、油田員工培訓形勢的發展,需要對員工培訓進行創新
隨著中原油田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現在已經有100多支專業化油田施工隊伍分布在蘇丹、也門、沙特等10個國家和遍布國內油氣田的工程服務市場,形成非洲、中東、中亞和南美四大區域性市場格局。市場規模的擴大和競爭的需要,對人才培訓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辦班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外部市場對大批量、高層次、多需求培訓人才的要求。
1.油田現有培訓體系已不能滿足全員培訓的需求。隨著油田人才戰略的實施,中原油田形成了“三橫四縱”的培訓體系,推動了培訓工作的開展。
“三橫”就是在橫向上由各個層次培訓管理部門、業務管理部門、培訓學校層組織的三個培訓組織與實施職能層次。
“四縱”是指縱向上形成包括油田(勘探局、分公司)職能處室、各單位職能科室、基層單位培訓管理人員、一線員工四個管理層次。
為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強化培訓工作的創新創效,使培訓質量跨上一個新臺階,中原油田引進了ISO10015培訓質量體系國際標準。
隨著油田生產形勢的發展(特別是普光氣田的開發),中原油田員工培訓需求日益增加,培訓工作量迅速擴大,僅靠傳統的單一辦班模式開展培訓,已不能完全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培訓需求。
據人力資源部門提供的數據資料顯示,2003年以前,培訓費基本上年年結余。2004年,油田統籌培訓資金缺口逐年增大。全員培訓的需求增加與培訓費用相對缺乏形成矛盾反差,迫切需要培訓工作在培訓方式、培訓內容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
2.油田完善的局域網和e-learning理念是員工培訓網開發的基礎。網絡學習的基礎是所有終端用戶必須分布在一個可控的局域網內。油田完善的局域網絡,為員工培訓網的功能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e-learning是由網絡電子技術支撐或主導實施的教學內容或學習體驗。e-learning理念是基于因特網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學習模式。通過改變個人和組織的學習模式,減少企業在培訓方面的投入,實現培訓效果最大化。
“培訓工作也要講求效益”的觀念是員工培訓網實現規?;?、集約化辦班的初衷。
如果說員工培訓網的開發是培訓工作的重大轉變,那么油田完善的局域網和e-learning理念就是其開發的兩翼。
3.培訓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強烈的創新意識是培訓網開發的強大動力。人力資源培訓部是一個具有多年培訓經驗的工作部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培訓技術理論、實踐經驗。員工培訓網絡的開發既是多年經驗積累的結果,又是一個培訓工作發展的良好機遇。
創新,是員工培訓網開發的重要源泉。2005年,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技術培訓部在人力資源處的統一協調下,組織計算機、網絡技術、培訓等領域的專業人員,立足油田培訓工作的實際,本著創新培訓模式、緩解工學矛盾、節約培訓成本、擴大培訓范圍、提高培訓資源利用率的需求,通過立項開發了油田員工培訓網絡。
二、創新員工網絡培訓模式,確保培訓效果
員工網絡培訓模式主要分為三大模塊,第一模塊為制定學習課程計劃、設置培訓課程、完成用戶權限指定、發布辦班通知、培訓管理等,它主要對網絡培訓教學做好前期準備和協調工作,是網絡培訓模式的前提;第二模塊和第三模塊為并列模塊,是學習和交互式在線答疑以及實現組織試卷、在線測試的培訓過程。
1.做好員工網絡培訓項目的策劃。我們根據企業發展趨勢,通過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項目。通過對員工現有與應有技術水平的差別分析,從企業培訓的實際需求出發,針對員工的工作性質和素質現狀來確定是否需要培訓及其培訓的內容,為培訓做好安排。
做好培訓資源的準備工作。培訓資源是實現培訓項目的必要條件,包括培訓人員、培訓教師、培訓資料等。培訓資料通過購買、收集、制作相關課件等方式,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制定培訓計劃,保障項目運作。我們制定出內容具體、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使培訓項目按要求、按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
2.采用視頻講座形式授課。過去我們通過課堂教學來培訓員工,2006年我們借助員工培訓網這個平臺,把培訓內容設計成視頻課件,開展網絡培訓。
借助e—learning技術,把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作等有機融合在一起,將課件以流媒體格式上傳到員工培訓網。我們借助局域網開辦培訓班,以觀看視頻課件為主,以教師網上輔導為輔,突出視頻網絡教學的生動形象、直觀明了的特性。通過網絡培訓不僅能夠節省教師的時間,降低培訓材料成本,而且使員工的學習不受地點、時間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學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
3.利用學習論壇等形式,增強教師與學員互動溝通的積極性。我們注重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參與作用的發揮,采取在線提問、“雁過留聲”等方式,引導學員與教師的互動溝通,從而提高培訓效果。為了解決教師與學員網絡培訓交互性差的問題,我們還開發了論壇、在線交流系統模塊。
通過網絡在線提問、電子郵件等形式,學員對在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向教師咨詢。在開辦網絡班期間集中一段時間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答疑。對于共性問題,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在學員論壇上;對于個性問題,教師將直接把解答問題的方法在培訓平臺上發給學員。同時為了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我們對教師解決問題的數量、質量方面都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考核標準。通過這個途徑,不僅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教師解決教學問題能力有了一個有力的促進。
4.實現網絡培訓的在線管理功能。員工培訓網實現從培訓項目的建立到培訓效果分析等一系列的功能。可由系統生成學員報名、班級管理、學員學習情況監測與統計、培訓效果評估、月度、季度、年度等報表,可以進行單項的查詢與統計,實現辦班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提高各項數據查詢的速度與準確性。
系統還獨創了“團體學習”功能,在一臺計算機上由網絡培訓管理人員對學員進行集體報名,將人員召集一起后,就可以在同一計算機上進行學習;而系統對已報名的學員能同時進行學習情況記錄,使計算機數量少的單位也能通過網絡組織大批員工進行集中培訓,方便了對學員學習情況的管理。
5.網絡培訓結果與崗位輪換制相結合,注重人才的全面培養。開展網絡培訓的目的是為企業培養大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因此我們注重將網絡培訓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注重人才的全面培養。
網絡培訓的視頻教學課件,全部采用標準化操作視頻教程,實現培訓的統一性。為了更好地實現員工在崗位上盡快成才,在注重網絡培訓結果的同時,把員工的實際操作層面作為其才能的半壁江山進行占領。在考核網絡培訓的同時,也進行實際操作技能的考核。
結合油田工程服務隊伍對人才的需求,開展崗位輪崗制度:即對員工崗位所相近的2~3個工種進行輪崗,使員工在不同崗位上,能熟悉了解掌握相關或相近工種的操作,實現一崗多能、一崗多職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網絡培訓的前景展望
基于e—learning理念開發的員工培訓網,是涉及到網絡、通訊、多媒體等技術的系統工程,它的研發成功是企業培訓邁向現代化、網絡化的標志。
1.實現辦班規模化、集約化與遠程化。油田員工可以隨時上網參加學習,在工作間隙就可不脫產參加學習,有效緩解了工學矛盾,使實施全員培訓和大規模培訓成為可能。
對于長年在油田邊遠單位及外闖市場工程服務隊伍,在培訓網絡平臺支持下,可在同一時間在工作所在地通過網絡平臺參加培訓,解決了交通不便等諸多難題,也實現了油田培訓工作的同步實施。
可以有效壓縮培訓成本。以往一個班30~50人,網絡培訓可以將人數擴大到幾百乃至數千人,人均辦班成本大幅度壓縮。同時還節約大量的交通差旅費用等開支。
2.搭建知識管理基礎平臺。發達的現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培訓管理信息化實施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作為石化企業管理培訓信息平臺支持跨地域的信息溝通,包括:利用在線網絡(e—learning,BBS,)鼓勵員工學習新知識;利用搜索引擎以及網絡技術保證知識的交互性。培訓管理平臺還應與企業的業務系統如ERP、業務數據庫等不同系統中的信息資源聯合統一起來,建立團隊協作和專家網絡,使知識能夠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的共享和傳播。
搭建培訓管理平臺,不僅有助于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機會,使學習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和機制,有利于促進員工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學習,提高整個組織的學習力和競爭力,而且有利于知識的交流、分享、利用和創新,推動油田培訓工作和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的深入開展。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信息中心培訓部 河南濮陽 457001)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