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CVSAT單收站運行監控系統運用現代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軟件技術,針對單收站在實時運行過程中接收并生成的數據而設計開發,來實現對全省單收站運行狀況的監控,對于全面掌握單收站的運行狀況,加強技術保障手段,提高技術保障能力,快速高效進行設備的技術保障有重要意義。主要從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實現技術等方面來敘述。
[關鍵詞]PCVSAT單收站 運行監控
中圖分類號:TP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420009-01
PCVSAT單收站系統是以北京主站為中心覆蓋全國縣級以上氣象臺站的星型結構衛星通信網絡系統,我省已建成有單收站系統89套,用于接收氣象資料和產品數量以及同上級臺站的聯系,這對于做好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決策服務等工作都起到顯著的作用。
一、系統的需求分析
對于全省89個站點通信網絡參數和客戶端軟件的配置管理;故障監控管理包括故障診斷、報警,對于設備故障和網絡資源及網絡節點的異常情況進行報警,并記錄和發布報警內容;實時監控系統對全省PCVSAT站點狀態數據和網絡狀況進行定時的統計和監視,給各級用戶提供完整的接收和發送氣象資料報告,設備的運行報告;按業務工作流程,將監控系統的日志信息傳送到日志管理數據庫中,并從數據庫中統計前一時段的信息。定時對數據庫的容量大小進行維護,做數據備份,避免巨大的數據量對數據的查詢速度的影響,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監控系統將為各級用戶提供監控的各類信息,因此在省級服務器建立一web站點,為保證不間斷運行,須對站點進行維護和管
理。
二、系統結構設計
監控系統是基于網絡的應用系統,其結構采用的是C/S模式。C/S結構通過消息傳遞機制,由客戶端發出請求給服務器,服務器進行相應處理后經傳遞機制送回客戶端。而在監控系統中,服務器端包括web應用服務器和數據獲取服務器。
監控系統的分布式結構如圖1所示,中心服務器端同臺站客戶端通信,采用分布式通信結構方式,可以滿足雙方的數據和信息通信的要求。

三、系統數據庫設計
系統建立日志管理數據庫對系統運行中產生的數據進行管理,主要存儲監控系統的運行日志信息,可分為實時數據庫和歷史數據庫。歷史數據庫中保存歷史的日志信息,實時數據庫中保存實時的日志信息,監控系統主要負責實時數據庫的設計以及查詢優化。
四、系統實現
監控系統選擇windows xp為軟件開發平臺和使用Visual Basic6.0為應用程序開發平臺,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Visual Basic6.0是功能非常強大的多媒體開發工具,它有豐富的函數和方法處理各種各樣的多媒體信息,能夠很靈活的操作圖形、聲音、動畫、影象等多媒體素材。
監控系統短信功能主要用來下發監控結果中的報警信息,短信的接收對象包括故障臺站的維護人員及省級設備技術保障人員,在特定情況下,還包括各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相關人員。實現采用軟硬件結合,硬件為西門子T35i短信模塊,通過RS232串口同計算機相連,模塊內插入在電信部門申請手機卡,硬件部分完成。目前,硬件模塊都提供了大量AT命令供用戶進行二次開發。

另外在系統中利用微軟的MSTTS(Microsoft Text-To-Speech)文字朗讀技術和vb編程來實現語音功能,MSTTS是微軟公司研制的一套功能強大的英文文字朗讀引擎,它可以將文檔中的英文文字信息轉換成計算機語音信息,通過計算機聲卡發音將內容朗讀出來,如圖2。
PCVSAT單收站運行監控系統是為了全面快速地掌握全省單收站系統的實時運行狀況和提高技術保障能力而設計開發的,它充分利用了現代網絡、數據庫、軟件開發等技術,實現對全省單收站設備運行狀況的監控,系統建成試用后,可及時地了解單收站的運行狀況,并具有數據查詢和統計功能,在設備出現問題能及時將信息通過網絡傳送至設備臺站,系統實現了無人值守,通過短信模塊能將故障臺站和信息內容發送到相關的管理和保障人員。系統的開發提高了對單收站系統技術保障的響應能力,縮短故障持續時間,同時系統的開發為今后對于其他氣象探測設備的運行監控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PCVSAT系統基本原理及小站的安裝、調試,《江西氣象科技》,1999年第1期.
[2]PCVSAT小站日常維護和常見故障分析,《江西氣象科技》,2000年第1期.
[3]Tan Graham,面向對象的方法原理與實踐(原書第3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3月1日.
作者簡介:
聞春華,男,漢族,江西黎川人,軟件工程碩士,江西省大氣探測技術中心,研究方向:氣象探測、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