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琴
[摘要]通過分析電子閱覽室的特點及應用現狀,提出改進電子閱覽室服務的措施。即完善管理系統,發揮多媒體教學職能,建立電子閱覽室網頁,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關鍵詞]電子閱覽室 應用與服務 管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進程大大加快。電子閱覽室以其特有的服務方式和不斷延伸拓展的工作平臺,成為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逐步演進的重要環節。進一步加強電子閱覽室建設,提升電子閱覽室的服務水平,已成為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重要課題。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420157-01
一、電子閱覽室的特點及利用現狀
(一)電子閱覽室的特點。電子閱覽室作為校園知識信息的承載陣地和實現工具,是對傳統圖書管理的一次根本性變革。與傳統圖書管理相比,圖書儲備量不再受地方大小的限制;館藏資源由傳統的印刷型文獻擴展到多媒體出版物的網絡信息,計算機檢索更加快、準、新、全;圖書管理方式改為電子化和智能化。
(二)電子閱覽室的利用現狀。電子閱覽室雖有傳統圖書館所不能提供的服務,但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在對電子閱覽室的認識和使用上還存在不少偏差。
1.電子信息資源利用率偏低。據調查了解,現在約有83%的學生獲取信息主要依靠傳統印刷型文獻,而新型的電子信息資源利用率僅占17%。誠然,圖書是學生完成學習不可少的第一文獻資源,但圖書出版周期長,不能及時反映最新的前沿信息,而電子期刊具有內容廣泛,信息量大,比傳統信息快等特點,但遺憾的是,館藏信息資源的網上點擊率絕大多數是教師使用的結果,學生使用的比例不大。
2.高校學生對電子閱覽室使用以娛樂為主,檢索情報信息為輔。據一份關于在校學生利用電子閱覽室的調查統計,每天上機檢索情報信息的學生人數僅占日均上機總人數的28%,而用于上網聊天、玩游戲、觀看影碟、收發電子郵件的卻占72%,一些學生對電子閱覽室的利用更多地停留在游戲、聊天的娛樂層次。
3.電子閱覽室所需專業人才匱乏。一方面,在電子閱覽室工作人員的配備上,需要有具備電腦軟硬件知識和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但目前高校多數圖書館缺乏這一方面的人才,特別在電子閱覽室維護和管理上,人才匱乏的問題更是突出。
二、提升電子閱覽室管理服務水平的基本途徑
鑒于目前高校圖書管理的現狀,結合自身的思考實踐,筆者以為尤應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電子閱覽室管理系統,要牢牢堅持以下原則:
1.具有友好的用戶界面,方便的安裝程序。用戶只需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安裝程序自動對系統進行配置,迅速建立起系統,系統用戶界面簡單、易學,用戶無需經過特殊培訓,就能輕松上手。
2.具有良好的實時響應性。系統軟件面向全體用戶,不僅能滿足一個用戶的請求,還能實時響應多個用戶的服務請求,系統可通過校園網同時為不同校區的電子閱覽室使用。
3.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閱覽室系統管理員可遠程對任何一臺計算機進行鎖定、關閉等控制。做好上網的監控和管理工作,防范自身服務器被別人攻擊,也要防止不良網站進入電子閱覽室的界面。
4.具有開放性和先進性。用戶驗證數據取自圖書館管理系統,可實現數據的一次輸入多處利用,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二)進一步強化電子閱覽室的多媒體教學職能。多媒體教學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學生可通過網上視頻點播、課件演示等多媒體技術,完成有關學習任務。多媒體網上資源是實現多媒體教學的保證。
(三)創建“電子閱覽室”網頁。建立一個內容豐富、更新及時的“電子閱覽室”網頁。在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還可以增進與讀者的交流,及時得到反饋建議和意見,以便更好地開展電子閱覽室的“對口”服務。
將電子閱覽室的所有電腦的默認主頁設為該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網頁。網頁外觀要體現界面的藝術性、友好性以吸引讀者眼球。在主頁上設咨詢臺、論壇或留言薄、E-mail以解答讀者問題,了解讀者需求,這樣做既縮短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又體現了網頁設計的人性化。
(四)不斷提高“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服務水平。堅持“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需求。
1.針對當前高校電子閱覽室“服務意識淡薄、服務理念單一”的實際情況,要在建立健全配套服務體系上下功夫。為此:(1)建立提供下載、拷貝、打印、刻錄和掃描多項服務。(2)具備安裝學習、考試和工具類軟件的條件。(3)健全為畢業生提供專項服務的項目。
2.是進一步完善經營管理方式。(1)盡量延長電子閱覽室的開放時間;(2)根據讀者情況和電子閱覽室資源現狀,合理進行區域劃分和資源配置。
三、提高電子閱覽室管理服務水平的根本保證
打造一支職業素質過硬、專業知識精湛、功能較強及外語水平較高的復合型專業隊伍,是電子閱覽室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加強員工培訓和激勵。加強工作人員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崗前培訓,使其真正明確電子閱覽室的工作性質、任務和重要作用,不斷增強崗位責任意識。進一步加強工作人員在圖書館其他崗位的鍛煉,通過適時調整崗位,進行人員輪換等措施,使館員成為獨當一面的多面手。發揮骨干力量的“傳幫帶”作用,通過開展獎先進、樹典型,業務練兵等活動磨礪和提高電子閱覽室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
(二)加強專業技術的儲備。從工作的性質和任務方面看,電子閱覽室的管理服務更多地體現出專業性較強、技術性密集的特點。計算機設備、現代通訊設備,各種應用軟件構成了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技術硬件”。熟練駕馭硬件技術,必須有相應的技術儲備作支撐。在實際工作中應堅持以下兩點:其一,提高人員上崗“門檻”,防止濫竽充數。堅持能力第一,合格勝任的進入機制。其二,抓好現有人員的技術再造,過好“業務關口”主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高其技術能力。
(三)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立足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實際,大力培養和引進圖書館專業人才、計算機人才、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等,已成為提升圖書館管理服務水平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真正做到“選賢任能,量才錄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以人才的強勢促進電子閱覽室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推動現代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藹馥,電子閱覽室室與傳統閱覽室之比較,圖書館學刊,2004(2):72-74.
[2]張帆,論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的讀者服務,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2):87-88.
[3]陸剛,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新探,情報科學,2003(3):7-10.
[4]王曉麗,電子閱覽室服務工作之我見及思考,現代情報,2002(12):32-36.
[5]夏志紅,網絡時代的電子閱覽室信息引導與控制,現代情報,2003(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