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有賴于農村文化的發掘與發展,新農村文化底蘊彰顯出農村精神文明的內涵,因此,在新世紀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應落實到鄉鎮文化中心上來。鄉鎮文化中心是指導鄉村文化的重要陣地,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堡壘,也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的重要內容,是培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的主要途徑。新形勢下,如何深入推進農村鄉鎮文化建設,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基礎,成為了全國各地密切關注的重大問題。
鄉鎮文化中心是農村唯一的文化事業單位,肩負著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是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的橋梁與樞紐。在黨中央的號召和推動下,鄉鎮文化中心工作將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機遇。鄉鎮文化中心如何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怎樣發揮作用,已經成為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關鍵,也是鄉鎮文化中心面臨的一項重要的課題。為此,筆者就鄉鎮文化中心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談點看法。
一、服務黨政中心工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營造新農村文化氛圍的作用
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鄉鎮文化中心要善于發揮文化的優勢,將內容的先進性和廣泛性相結合,寓教于樂,情理交融,傳播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鄉鎮文化中心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文藝手段,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把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作為根本目標,大力發展積極向上、健康科學、具有時代精神的社會主義新文化,用先進文化引導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不斷豐富廣大農村群眾的精神世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精神力量,使廣大群眾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程上,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鄉鎮文化中心為廣大農村群眾服務,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層,面向群眾,把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落到實處,是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繁榮文化事業的一種有效載體。廣大鄉鎮文化員廣泛地動員和組織群眾參與各種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不僅讓群眾在參與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而且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增強人們的文化意識,提高了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和繁榮了農村文化事業。
二、輔導新農村文化藝術骨干和發展新農村文化藝術隊伍的作用
鄉鎮文化中心在輔導新農村文化藝術骨干和發展新農村文化藝術隊伍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素質
高、藝術精、講奉獻的新農村文化藝術隊伍,是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鄉鎮文化中心開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鄉鎮文化中心扎根于農村,以輔導農村文化骨干為己任,在建設新農村文藝隊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根據農村文藝骨干的不同年齡、不同愛好,鄉鎮文化中心可舉辦民間中老年秧歌培訓班、民間舞蹈培訓班、民樂培訓班等各種培訓班。鄉鎮文化中心還應經常組織民間藝人外出采風,輔導如何挖掘、整理、利用民間藝術資料,舉辦謎語創作、故事創作、作品創作等培訓班,常年在農村舉辦書法、美術、剪紙、篆刻、攝影等展覽,義務為群眾現場寫字作畫,從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鄉鎮文化中心為了滿足農民對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建立、健全了音樂、民樂、文學、書法、美術、棋類、民間文藝等興趣小組。鄉鎮文化中心經常組織民間文藝宣傳隊,義務為農民朋友演出,這些活動的開展充分體現了鄉鎮文化中心在輔導文藝骨干和發展文藝隊伍中的核心作用。
三、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創建農村特色文化的作用
鄉鎮文化中心在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和創建新農村特色文化方面起示范、主導的作用。我國有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歷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底蘊十分豐厚。做好地方性民間文藝的挖掘和傳承利用是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需要,是弘揚民間文化藝術的需要,更是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需要。
大力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創建特色文化,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是鄉鎮文化中心長期關注的重要課題。鄉鎮文化中心一貫高度重視地方性民間文藝的保護、發掘、創新和利用工作,從摸清底蘊、廣泛發動、實地調查、全面發掘、精心整理、分類歸檔、推陳出新、綜合利用等幾方面上下功夫,在保護民族民間文化中起示范、導向作用。
四、提高群眾思想道德水平和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作用
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也是
鄉鎮文化中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鄉鎮文化所從事的新農村文化工作關鍵在于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而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首要任務是加強他們的思想文化建設;只有培養出具有新思想的農民,新農村文化建設才會有永不枯竭的強大動力,才能樹立起嶄新的社會風尚。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鄉鎮文化中心以滿足廣大農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大力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方式,如以村落文化、節慶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老年文化為重點,帶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結合“節慶”經貿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歌詠、戲曲、舞蹈、民間藝術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體活動,提高了農民群眾參與度,擴大了文化活動的領域,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慶氣氛。鄉鎮文化中心組織的有地方特色、有影響、效果好的文化活動,極大地滿足了農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
五、通過業務輔導加強和健全村級文化室建設的作用
新農村文化建設需要落實到村一級。村文化室是新農村群眾文化組織,是廣大人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娛樂、自我表現的場所。村級文化室經歷幾起幾落、曲折發展的道路,總結其發展規律,新農村文化的發展和鞏固離不開經濟基礎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更離不開鄉鎮文化中心的業務指導。
鄉鎮文化中心在工作實踐中,一貫重視村級文化網絡建設,重視新農村文化室業務輔導,大力宣傳建設村級文化室的重要性,把群眾喜聞樂見、健康有益的文體、科普活動引導到文化室中來,把文化室建成當地群眾娛樂休息、宣傳社會主義思想陣地,為新農村文化進村入戶搭起一個平臺,為農民朋友獲取信息打開了一個窗口,為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架起了一座橋梁。
村級文化室的性質基本上是集體辦,大多是推選有一定威信、有組織能力的文藝骨干擔任管理工作,鄉鎮文化中心十分重視在業務上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激勵他們熱衷于群眾文化工作,為當地群眾的公益性文體事業做貢獻,輔導他們如何精心組織策劃區域性的節日文體活動,耐心指導圖書借閱、墻報刊出等業務工作,幫助建立新農村文化室各項規章制度,并為新農村文化室提供所需要的文藝資料,使一大批新農村業余文藝骨干在文化室活動中起著“傳、幫、帶”的作用,使民間文藝后繼有人、代代相傳,把先進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新農村文化的沃土之中,使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更好的優秀文化。
新農村文化建設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歷史責任支配下開展起來的。中國社會正處于“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多種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為新農村文化建設開創了新空間。鄉鎮文化中心已經歷史地凝結在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過程,影響和制約其走向。從何處切入新農村文化建設,當地會有自己的策略和安排,但沒有鄉鎮文化中心的新農村文化活動是不能持久的。各地應把加強文化中心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抓手,充分發揮鄉鎮文化中心的職能作用。
參考文獻:
[1]郭茂強.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促進農村文化建設[J].安徽農學通報,2008(1).
[2]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N]中國文化報,2006年1月—5月.
[3]胡錦濤.“八榮八恥”榮辱觀[J].求是,2006.
[4]孫潔.關于農村文化站生存與發展的思考[J].理論界,2006(10).
(作者簡介:陳永春,男,漢族,群文助理館員,現就職于寧夏西吉縣火石寨鄉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