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關鍵詞】德育教育 數學教學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進一步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闭n堂德育滲透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通過愛國主義內容的滲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講述我國教學發展的歷史,從上古的結繩記數到中古的《九章算術》都是最早問世的數學成就;我國古代數學家對圓周率的研究,大大早于歐洲;近、現代許多數學家都有杰出貢獻,尤其是“陳氏定理”等現代科技成果,無不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這些史實增強了學生們強烈的自豪感,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另外,在講解應用題時,可以通過有關數據,比如鋼產量、糧食產量的增長,農民年收入的增加等,讓學生們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通過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滲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數學教學的德育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數學具有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內容,如數學中的“正與負”、“動與靜”、“數與形”、“直與曲”、“相等與不等”、“特殊與一般”、“常數與變量”、“有限與無限”等反映了既對立又統一的唯物辯證法觀點。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自覺地挖掘教材中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等教育因素,結合學生的實際,將授業與傳道水乳交融地結合進行,以真情去啟迪學生,這樣,我們數學教育不僅讓學生深刻地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認識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聯系、相互轉化的,我們不僅能用靜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更能用矛盾分析的觀點全面地看待周圍事物,從而引導學生對學習、生活有較高層次的理解,培養他們適應和改造環境的能力,優化心理品質,在我們充分展示數學的神奇和美妙過程中,讓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悄悄地注入學生的心田。
三、通過數學教學訓練,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
數學是一門系統嚴謹、論證嚴格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應著意引導學生分析、推理、概括、判斷、遵循一定的邏輯規律,做到步步有據可依、有理可推。通過對數學解題規范性的訓練,嚴格要求書寫整潔,認真練習,有錯必改,使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作風,明白數學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欺詐,需要的是誠實、正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通過揭示數學美,陶冶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
數學中蘊含著大量的美的因素,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數學美,啟發學生的審美意識,喚醒他們對數學的熱愛。例如,數學結構和諧美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它具有對立性、對稱性、對偶性等特征,楊輝三角形就給人一種和諧、勻稱、對稱的美。數學美還體現在對困難和復雜的數學問題的簡捷優美的解法上,對例題和習題,要提倡一題多解,開拓思路,靈活思維,在此基礎上評估最優解法,鼓勵學生追求優美解法而積極思考,勇于創新,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美的享受,以此激發學生追求數學美的意愿,提高對數學美的鑒賞能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以上是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嘗試,數學學科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方面有廣闊無限的領域,形式多樣,方法各異。我們要主動去琢磨、去思考、去挖掘,把教材、學生和當前的教育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勇于探索實踐,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逐漸形成健全、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