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娜
吉祥圖案,顧名思義,是蘊含吉祥寓意的圖案。因此,以寓意吉祥、吉利為特色的吉祥圖案,并非單指平面裝飾花紋和圖形,并且包括諸如建筑、家具等吉祥立體圖案。符號學理論創造性地延及了一切文化領域,這種研究角度因此格外具有思考和研究的價值。我們可以選擇這樣一種觀察角度來更進一步地發掘、理解和利用傳統吉祥圖案。
作為傳統吉祥圖形的一部分,“福祿壽喜”是祖先們在中國五千年漫長歷史長河里,用智慧和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來的,它包含了人們生活的神韻和喜聞樂見的事物。多少年來許多吉祥圖案,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也就是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得到社會的繼續約定,廣泛地流傳。吉祥圖案是中國傳統圖案寶庫里最重要、最燦爛的一部分,其內容大部分是健康向上、追求美滿幸福生活的,我們理應把它繼承下來。“福祿壽喜”以及其他吉祥圖案,都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和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及制約,有些圖案的“立意”,用我們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去看,似乎有爭議,此問題的存在是正常的。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其中有些就會隨著歷史的“篩選”,然后被淘汰。我們要通過正確的理解和判斷,全面地繼承和發展吉祥圖案。使吉祥圖案能在“古為今用”方針的指導下,得到有選擇的繼承,創新發展出具有新時代特征的“吉祥圖案”,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美好。
一、福祿壽喜的形式與內容
“福祿壽喜”作為吉祥圖案,從產生到現在,其原本的所指含義并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在表現形式上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吉祥圖案的設計,首先要掌握“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也就是吉祥圖案的“立意”,通過紋樣來表達一個吉祥的主題。吉祥圖案和其他
圖案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此。一般的圖案只考慮應用效果,美觀為上。吉祥圖案立意確定以后,緊接著要確定組成紋圖的形式,“適合紋樣”、“單獨紋樣”都可以。
從整個吉祥圖案表現的主題內容來看,絕大部分是反映追求幸福、長壽、喜慶、吉祥的愿望。因此,具有健康向上和濃厚的民族生活氣息。吉祥圖案在表現手法上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象征:以事物的習性、生活特征及形態,取其與人類生活有相似的聯系來表現一定含義。如牡丹表示富貴、蓮花表示純潔、月季表示長春等。二是諧音:利用漢字的發音和很多字的字音的相同或相近來表示一定含義。如:蝙蝠的“蝠”與“?!?。三是寓意或稱比擬:借物的特性、形態來比喻。四是標識。
符號學研究的價值就在于它提供給我們一個符號表意結構的分析模式,這是一種形態結構的分析,而不是一種價值判斷標準,它使我們經常思考事物的觀念層面,回歸事物的本體特征,而不至于迷失于大千世界的表象之中,進而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握豐富的能指形態。索緒爾所說的:“能指,指的是語言符號的“音響形象”,所指是它所表達的概念。索緒爾關于符號的二元關系理論,很快得到學術界的公認,因而也就澄清了數千年來對于“符號”一詞的混亂解釋。其實,符號是一種關系。索緒爾所說的“能指”,就是符號形式,亦即符號的形體;“所指”既是符號內容,也就是符號能指所傳達的思想感情,或曰“意義”。符號就是能指和所指,亦即形式與內容所構成的二元關系。
為了表現“福、祿、壽、喜”,人們創作了很多吉祥紋樣,在紋樣中除了直接用文字表達主題外,還利用不同吉祥物的特性、諧音取意、傳說附會等手法。例如祈望“佛手”能相助,祝人成事,得到吉祥。此外,“佛手”的“佛”與“?!敝C音,而被用作祝福、祈福的吉祥物。如以佛手、桃子、石榴組合而成的“福壽三多圖”,即多福、多壽、多男子,并稱“華封三祝”。這里提到的佛手就是一種符號,作為一種形狀奇特的果實形象是符號的能指,而用在吉祥圖案中,傳達的祝福,祈福的訊息就是所指。在傳統吉祥紋樣中,鹿是帝位的象征,鹿與“祿”相連,源于“鹿”與“祿”的諧音?;蛞詥为毤y樣出現,如由一百只鹿組成“百祿”圖。用鹿作為素材,寓意加官進爵等。
二、從社會約定性來看福祿壽喜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一部分,傳統吉祥圖案是一種成熟的“傳統”文化形式,但是作為特殊歷史留給我們的經典殘片,它的感覺正在急劇地消失。目前我們所需要珍視的,只能是有效把握它所蘊含的精神方式。
在索緒爾看來,符號不是別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關系。具有“二元”或“三元”結構的各種各樣的符號,都有一個產生、流傳和衰亡的過程。我們不妨把這一過程理解為符號“生命”的歷程。在社會生活中,如果有人用某個事物來表征另一事物,同時賦予意義,就可以說一個符號產生了。同樣,圖案也只有在用來表征另一事物,并賦予其意義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符號。這種給定符形和賦予意義的符號操作,就是把能指和所指結合成為符號的統一體,亦即“意指行為”。例如取一百種壽字的不同篆書變體字,寫在一個圓內,稱“百壽團圓”,送給長者作為祝壽禮品。
人們在交際過程中有一個運用符號傳達訊息的過程,這傳達的過程就是從表達到理解的過程,也就是從編碼到解碼的過程。表達者把訊息符號化,以符號的形式呈現給理解者,就是一個編碼的過程。例如在壽宴上,把百壽圖送給長者,就是把長壽的祝福呈現給長者的一個編碼過程。如果說表達是訊息符號化,是表達者把訊息以符號的形式呈現給理解者的編碼過程,那么理解則與此相反:是理解者把符號形式還原為訊息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解碼的過程。如壽宴上的長者收到百壽圖后,能夠理解百壽圖傳達的長壽祝福的訊息。然而作為符號產生以后,并不意味著就有了生命的活力。符號的生命還在于社會的承認,也就是說,要由社會來“約定”這個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如果一個符號誕生后不能得到社會的約定,那是“夭亡”;如果在流傳中不能得到社會的繼續約定,那是由衰老而走向死亡。因此,符號的社會約定性是符號的基本屬性。
吉祥圖案具有強烈的民族性、獨特的藝術性,故而受到人們普遍的喜愛,流傳之悠久、應用之廣泛,都是具有深厚的生活源泉和群眾基礎。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的流傳,世代沿襲,長盛不衰。福祿壽喜圖形作為傳統吉祥裝飾圖形的一部分,同樣蘊含了傳統的激勵祥瑞的觀念,并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民間文化的價值觀念、道德倫理觀念、生命觀念等多方面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觀念引導人們健康地面對自然界、社會和人生,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傳統吉祥圖形的形式和內容,能指和所指很大程度上是由如何去“看”的方式所決定,今天,我們不再站在視覺形象以外的角度去觀察形式和內容,而是從形式入手,從精神構建的角度探討和理解形式?;谶@種視角,中國傳統圖形符號正逐漸成為中國現代設計可借鑒的圖像資源,它不僅被賦予了其他的形式,而且被加入了另外的創造目的和文化意義。也就是說,從一個更高的整體性角度重新來看,或許這種深入的思考才有利于中國當代設計的文化建構以及發展的蓬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劉魁立,張旭主編.吉祥圖案[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2]陳宗明,黃華新主編.符號學導論[M].鄭州:河南人們出版社,2004.
[3]班昆主編.中國傳統圖案大觀[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4]張道一主編.吉祥如意[M].雜志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朱娜(1982—),女,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主要從事平面設計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