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莉
摘 要:本文從學習動機理論出發,針對內地藏生的學習特點,及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初步探討了學習動機對藏生的口語學習過程的影響。
關鍵詞:內地藏生;內在動機;英語口語;對策
1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英語已經成為人們適應社會生存的一項基本技能;作為一門學科,英語更被高度重視。口語的學習一直是學生五項基本技能訓練中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內地藏生這樣一個特殊群體,口語學習的阻礙尤為明顯。內地西藏班的英語教學一直面臨著一些困惑和問題,不僅由于藏生與內地學生在英語水平上存在著較大差異,更因為學生在學習動機和能動性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口語課是要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來進行大量的實踐和練習,從而提高口頭交際能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多數學生積極參加,才能順利實現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基礎上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口語學習成功的主要原因。
2 內地藏生英語口語學習現狀及其動機分析
2.1 藏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特點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外語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內地西藏班的教育一直都是一個及其重要的研究領域。與漢族地區相比,藏族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藏族是一個擁有本民族語言和文字的民族,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漢語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二語言,在此基礎上英語的學習相當于是三語學習過程,國外早有研究專家指出過,三語習得過程中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是有其自身特點的。其次,從文化背景角度看,藏族有著自身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這些結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藏族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極其方式。顯而易見,在這種多重文化背景下的英語學習明顯不同于漢族學生的英語學習規律。和漢族學生相比,藏族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口語能力方面的差異最為明顯;學生在語言課堂學習中不愿意表現自己;許多學生普遍缺乏英語學習的動力,主觀能動性較差。再者,心理因素也是影響藏生口語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環境的改變,學習壓力的增大,學生學習的焦慮、緊張、困惑情緒加重。這種恐懼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口語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成為了強大的心理障礙。
2.2 藏生學習動機的分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研究的中心從如何教轉移到如何學,學習者被作為了研究的主體,隨之學習動機也成為了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受到廣泛的關注。動機是激勵人們行動的原因,是發動和維持活動的心理傾向,動機是以內驅力和誘因為必要條件而存在的。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而達到目的的心理動因,即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觀動力。國內外許多二語習得的研究者都非常重視對學習者學習動機和策略的研究。
研究者們一般將外語學習動機劃分為:融入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間接的遠景性動機和直接的近景性動機、外語成就動機、深層動機和表層動機等等。其中最為經典的動機類型是由語言學家Gardner和Lambert提出的“融入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Atkinson, McClelland, Clark, Lowell提出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基于西藏學生的特點及其學生所處環境和文化背景的特定性,筆者認為研究藏生在英語口語學習方面的內在動機尤為重要。認知心理學派認為動機來自于內部,與人的內在需求緊密聯系。不同的學習者有不同的學習動機,在承認外部動機具有一定作用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隨著學習者的年齡、閱歷等一些因素的影響,外在動機作用的持久性值得懷疑;而內在動機更穩定、更持續。就如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所提出的觀點,內在動機的行為目的是為了帶來自我獎賞,內在動機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學習者最有力的激勵。內地藏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學習的同時不需要面對就業的壓力,這就造成了外部動機的促進作用及其有限,因而加強對其內部動機的激發尤為可貴。
3 內地藏生口語學習對策研究
內地藏生英語口語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調動內在動機來完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任務是如何讓學生始終保持這種內在動機,引導學生在英語口語實踐、練習方面循序漸進。要不斷的給與學生一定量的期望值,并且要注意將這種期望值控制在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的最近發展區,這樣學生才能在適當的激勵機制下取得循序漸進的進步和提高。
其次,精心設計好恰當的教學步驟也極其重要。現代英語課堂已經從原來傳統的教師中心型課堂轉換為學生主體型課堂,這在口語教學中體現得尤為突出。教師在口語教學設計上遵循參與度大這個原則,盡可能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參與練習的學生人數,合作型學習策略可以被采用。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生開口的積極性,調動學生進入到口語課堂上來,傳統的教學課堂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內在需要,教師要利用學生的不同特點,學生學習的不同的風格,因人施教,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滿足不同的群體。
口語課堂上的活動或口語話題的選定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生的生活、文化背景。可以運用藏族學生對自己民族的熱愛之情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設計的活動可以是他們生活的再現、信仰觀念的表達和重述。有了這樣的興趣和內在動機,學生才能更好的展示,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H.H斯德恩在《語言教學中的問題和可選策略》中就有過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在課堂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個人背景、日常生活事件、家庭狀況、信仰、價值觀等考慮進來。
4 結束語
本文從少數民族教育以及內地藏生的英語口語教學角度切入,初步探討了西藏班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通過觀察和分析,對學生特點進行了總結,討論了這些特點對英語口語學習造成的影響,并且列舉了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缺乏。教師要針對內地藏生的特點,重點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使課堂教學活動多樣化,因人施教,盡可能的提高口語課堂的教學效果。筆者堅信,內地藏生的口語教學的前景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可塑性,在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的前提下取得較好的口語課堂效果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Arnold, J[M].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Brown,D.[M].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 Ellis,R.[M].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Press.1994
[4] 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Rodgers.[M].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 蓋興之 [J]. 三語教育三題.大理學院學報.2003(6)
[6] 胡鑒明 [J].論中國西部英語教育現狀與發展.交際法和中國英語教學.2002
[7] 文秋芳 [J].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律與特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8] 趙燕寧 [J].基于內在動機的英語口語教學活動設計.外語教學.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