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光 李 莉
摘要:遠程教育作為要求開放的教育領域之一,對市場經濟的產業結構、人力資源結構以及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在對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的同時,也必然與社會基本利益存在著沖突因素,為市場帶來消極影響。本文對此進行了初步探討,并嘗試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
關鍵詞:遠程教育;市場經濟;網絡;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了世界經濟生活之中。遠程教育作為世貿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中教育開放的四個領域之一,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由于其自身還存在不足,對市場經濟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
1 遠程教育對市場經濟的積極作用
遠程教育作為新生的教育方式,對人才的培養、優化教育產業結構都作出了重大貢獻,也對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作用。
1.1 提高國民素質,優化教育市場產業結構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環境不斷優化,國內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人才培養的模式與規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崗位的再培訓、知識的快速更新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得社會對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
現代人員的特點是流動性強,生活節奏快,對培訓內容要求的專業性強,對教育的需求也愈加靈活多樣。普通學校教育定時、定點、長期連續進行,形成了強大慣性與惰性,再加上師資、設備等水平和學校所在區域的限制,難以滿足要求;現代遠程教育因其覆蓋全面、風格多樣、形式靈活、配置合理的特點,很好的解決了工作與培訓之間的時間矛盾,成為人們解決再教育問題的首選方法,其即時性培養了大批能適應當前經濟迅快發展的人才,他們能根據市場需要從遠程教育網絡上學習相應知識,使自己成為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全方面的人才。所以,遠程教育不但能滿足各類人群對教育的需求,同時也是對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補充,優化了教育市場的產業結構。
1.2 創造利潤,優化產業結構,增加就業
遠程教育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權威調查顯示,我國75%以上的在職工作者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繼續培訓,50%以上的企業管理者要求專業學習和培訓,45%的年輕人在進行外語類培訓學習,人均網絡遠程教育服務消費已達200元/年,而一般城市的消費群體可達200萬人之多,全國遠程教育服務市場可輕松過億,對經濟增長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亮點。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家開始重視遠程教育產業,紛紛對它進行投資。另外,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的發展需要相關的科學技術來支持,大大促進了電子數碼技術、網絡傳媒技術的發展,相應的電子產業也應運而生,人們對這些產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得到了相當可觀的回報。所以,現代遠程教育對于優化產業結構的影響還是十分明顯的?,F代遠程教育的發展還創造了許多的工作崗位,網絡工作人員、懂得網絡教學的教師、各類技術人員的需求都不斷增加,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力資源的結構。
1.3 加速經濟全球化進程
網絡是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載體之一,具有不分國界的交互學習性,人們可以在網絡上和各種跨國界人才交流,網上的各種經濟信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瀏覽得到,各種經濟理論、知識和信息在網絡上傳播,方便快捷地使經濟思想在世界各國交流;人們的思想不再囿于一國之內,而是面向世界,吸收各國先進的經濟思想,促進了經濟思想的全球化和人才交流的全球化。現代遠程教育通過自己的開放性和交互性,促進了人才間的交流、溝通,培養了人才的世界性經濟思維,使人們的經濟視域放眼到了世界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際間的經濟貿易次數,對世界經濟市場一體化,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2 現代遠程教育對市場經濟的消極影響
現代遠程教育雖然對市場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不可否認它對市場經濟發展也存在負面影響:
2.1 加劇教育競爭,沖擊本土教育市場
隨著教育市場的開放,國外遠程教育機構必然進入中國市場,對本土教育機構產生強烈的沖擊。首先,國外的遠程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堅實的基礎和比較科學的結構體系,具有較強的實力,為了能在我國教育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推出自己的優勢項目;其次,國內部分人存在“崇洋”的思想,也使本土遠程教育機構受到較大的沖擊。
2.2 加劇我國受教育權的不平等
目前由于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的差異,我國城鄉居民受教育權在事實上是不平等的,而網絡遠程教育有可能進一步加劇這種事實上的不平等。一方面,由于經濟條件、社會配套設施以及實際生活需要等的制約,使得遠程教育網點多數集中在經濟發達、相對教育條件更為優越的城市,而在教育領域處于弱勢的農村消費者是難充分享受到現代網絡遠程教育的。另一方面,就現代網絡遠程教育的內容看,暗含著以城市人口為服務對象的傾向,多數高校遠程教育的專業都以國際貿易、法學、金融學、計算機、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等為主,極少涉及到與農業有關的專業。
2.3 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
遠程教育的市場化使企業對遠程教育紛紛投資,但利潤最大化,才是投資的目的所在;而遠程教育作為教育范疇,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是其出發點。在教育的效益問題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很多時候是統一的,但在在具體操作中,受經濟利益驅使,卻往往難如人意。由于追求最大的商業利益,許多學校出現了不顧資源實際,盲目擴大招生,忽視教學質量等現象。教育和企業的根本追求不同這個根本矛盾的存在,使得遠程教育在市場化動作過程中損害了社會效益。
2.4 企業盲目投資,市場秩序混亂
現代遠程教育的興起,雖然帶動了一批相關教育產業的發展,但其發展牽涉到的技術涉及的范圍具有世界性,難度大、范圍廣,是傳統教育所不能承載和比擬的,因此,遠程教育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社會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由于遠程教育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在的經濟利益,商家對參與其中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紛紛投資??墒怯行┩顿Y并不是合理有序的,而是漫無目的大范圍的投資,缺乏科學的論證和規劃。在投資操作上,由于對該新生產業的不熟悉,殊少考慮遠程教育產業的特點,資金不能合理有效的分配,使投資具有盲目性,造成了遠程教育產業的經濟秩序的混亂,資金浪費。
3 面對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產生的種種影響應采取的對策
對遠程教育產的投資要做到頭腦冷靜,遵循基本的市場規律,同時,政府需要加強對遠程教育市場化的管理、控制,使投資合理有效的分配,最大程度的吸收利用這些資金,既要促進經濟的增長,又要保證市場秩序的穩定。具體對策如下:
3.1 積極學習國外已有的科學的理論,結合中國實際,加以改造利用,建設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
3.2 取行政部門牽頭、校際合作等方法對師資、設備、技術條件相對較好的重點學校進行大規模投入,開展能充分利用其優勢項目的現代遠程教育,使其具有較優效能的資源得以更廣泛的運用;對其他的機構,如有辦遠程教育的需求,可與普通學校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
3.3 強調“學識教育”,即加強對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訓練,注重教育內容在就學者日常生活中的效用。強化多樣性,靈活辦學。
3.4 加強對遠程教育的監控,對其績效及時進行評估。可以采用專家評審、消費者評價、質量考核結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把關,不讓質量沒有保證的機構或課程進入,實行優勝劣汰,對質量不高或效益不好的機構或課程予以終止,減少無謂的浪費。
3.5 加強法規建設,規范遠程教育行為,促進操作的規范性和可預見性,將網絡遠程教育納入到法制軌道上來,使其有法可依,依法辦事,增加透明度,改變目前過多依賴行政規范的現狀。
參考文獻
[1]鄧尚民,袁玉珍.中美現代遠程教育發展狀況比較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0(9).
[2]高曉清,胡玲琳.關于開放教育市場的理性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1).
[3]馮少周.論遠程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J].現代遠程育.2002(1).
[4]張家浚.加入WTO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02(1).
[5]劉玉杰.現代遠程教育的特征與經濟功能[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2(3).
[6]項錦.基于經濟學視野的現代遠程教育發展前景探析[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
作者簡介:劉志光,黑龍江省教學設備管理中心經濟師,MBA。
李莉,東北林業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