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冬
摘要: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和經濟改革的深化,施工管理的內涵比過去更豐富,它不僅受到思想的制約,并兼有咨詢、顧問、參謀、控制的涵義,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現代特點的認證體系就顯得更為重要,已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廣義的施工管理是指工程從施工準備、建筑安裝到交工驗收的全部施工過程的全面管理,其中包括計劃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物資管理、設備管理、勞動管理,經濟管理等等。狹義的施工管理是指施工過程中生產作業方面的管理,如施工準備、現場作業組織、平衡生產能力、指揮調度等項管理工作。
公路施工屬于一次性工程項目,具有施工規模大,變動因素多,單位流動性強,行業競爭激烈等特點,這要求我們以項目為起點,以承包為紐帶,以效益為根本,以質量為目標,搞好管理。以下詳細介紹我們摸索的管理經驗。
1 建立以工程監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一個嚴密的強有力的質量管理體系,是確保此項工作的開展首要條件,因此不僅要建立政府監督、施工監理和企業三個層次的管理體制,又要理順他們與承包單位的關系。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的關系是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也沒有任何經濟關系,而僅僅是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建設單位要組織檢驗小組,對施工單位進行檢驗,施工單位要成立各施工點質管小組,負責自檢、專檢、和互檢。
2 加強質監基礎工作
基礎工作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質量管理總目標,也是為質量管理創造前提條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標準、有制度、有目標;施工規范化、操作規程化、技術標準化,才能確保建設總目標最合理的實現。
2.1 明確技術標準,強化標準工作
各項工程的設計資料,施工規范,操作規程,工藝要點,質量檢驗方法和評定標準以及工程監理辦法要及時發放施工單位,使其人人目標明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開工前送交建設單位和監理工程師。現代工程建設要注意技術美學,強調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的統籌考慮。
2.2 強化檢測手段,做好計量工作
計量檢測工作的加強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質量檢驗評定的準確性。配專職人員負責常規試驗和抽驗工作,把儀具配置齊全。
2.3 重視質量信息,用數據指導施工
通過檢測定期報送的資料,及時掌握現場隨時發生的質量情報,采取應急措施。
2.4 建立健全責任制
建立和健全責任制,制定各級職責范圍,實行聯質獎懲制。
2.5 重視技術培訓,加強質量教育
利用施工現場舉辦工程質量研討會,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
3 加強質量控制
在項目施工中,首先“以人為本”,實行“統一領導、分部管理”的原則,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從落實責任制開始,層層深入、步步落實。
施工準備階段
良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能確保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能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規范要求。
3.1 材料進場控制
在備料階段,根據設計文件對于基層。面層及其他部位材料的級配要求,嚴格制定備料計劃,盡快確定各層次目標配合比來指導備料工作;深入材料生產廠家,本著貨比三家、物美價廉的原則選擇優質材料;通過實驗驗證材料質量,不合格材料要堅決抵制,嚴把質量關。
3.2 施工方案控制
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認真研究施工方案,開碰頭,集思廣益,共獻良策,制定幾種方案,從中選擇最適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個工序的作業指導書,并在施工生產前對責任人交底,并將各項要求傳達到每個施工崗位上。做到責任到人、層層監督。
3.3 測量水準點、中線控制點的確認及施工放線的質量控制。
路基施工中施工放線是公路工程產品由設計轉化為實物的第一步,制約著施工過程中各有關環節的質量、進度,是施工準備階段的重中之重。
組織自檢人員及測量員嚴格復核測量水準點及中線控制點,使其在本標段和臨近標段的測量結果能夠閉合。測量員施工放樣結束后,由自檢人員對其進行復核,并對復核結果負責。在施工開始前,工長必須目測基準線是否順暢后才能開始施工,以避免由于外界因素造成基準線發生變化而影響施工質量。施工階段由專人進行看管,如發現基準線發生偏移或斷裂,及時進行處理。
施工生產階段
自檢體系控制。時刻注意自檢體系的實施效果,使其在質量中始終發揮良好作用,并在施工生產中逐步使其改進、完善。
工序質量控制。由于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是人、機械和材料,所以必須嚴格工序間的交接檢查,做到層層檢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對發現的不合格品堅決返工,決不能馬虎,否則將影響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且要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轉及正常使用,并著重對隱性工程進行檢查和質量控制。
建立施工質量跟蹤檔案。為了對路基、路面的各個工序實施嚴密、細致、有效的監督、控制,建立施工跟蹤檔案。事實證明,這個舉動不僅在施工期間對工程質量控制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工程竣工和投入運營后,對于工程維修和管理也能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分項工程的自我驗收。在分項工程的驗收上也需加大力度。一項分項工程完成后,首先自檢,確保工程質量高標準。自檢標準應在《公路工程質量評定標準》各項評定標準的基礎上做相應提高。
成本管理:“創造利潤。增加效益”
“無利無以養活”,市場站穩了,還要有利潤,老百姓說:干活得掙錢。成本管理作為一個工程的核心,一個工程的靈魂,它直接影響盈虧。
4 嚴格質量檢驗
4.1 明確嚴格質量檢驗標準、內容和手段
檢驗標準主要是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即達到規范化、規程化、標準化、管理制度化。對內部成品、各部件和結構整體進行物理、力學性能檢驗,使質量事故盡可能地消滅在施工中。
4.2 檢驗的組織形式
質量檢驗應堅持專職檢驗和群眾自檢相結合、日常檢驗和重點檢驗相結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檢、互檢和全面檢察。
4.3 高標準、嚴要求、把好質量關
平時檢查從關鍵部位到每道工序,該返工的一定返工,該停工的一定停工,不能遷就。
建立科學的、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各級管理人員嚴格履行職責是保證質量的首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