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祥吉
摘要:分析了影響建筑業所得稅核算的因素,以及核定征收方式產生的弊端,提出了加強建筑業所得稅核定征收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企業 所得稅 核定征收 弊端 建議
近年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建筑業的一片繁榮。各類建筑企業自身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為國家財
政貢獻了巨額的稅源。盡管該行業利潤較高,但很多稅務機關卻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其中有什么弊端,本文擬作出簡要分析,并提出解決思路,請專家批評指正。
一、影響建筑業所得稅核算的因素分析
企業經營管理的組織形式、會計核算方式與核算質量等,都會影響企業所得稅計算和繳納,所以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與同期實現的工程結算收入并非一定緊密關聯。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建筑行業平均利潤率應在10%以上。然而,在現實中很多建筑企業反映虧損或微利,究其原因,問題就在于建筑業采取的經營管理組織形式和會計核算模式不同。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三種類型:
1、實行工程項目責任承包經營方式。目前,規模較大的建筑企業大多采用,一般在總公司下設立多個分公司,實行二級管理和核算。總公司是管理機構,統一對外承接工程業務,由分公司具體組織施工,并按工程量的一定比例向總公司上交管理費,稅款也由總公司匯總統一繳納。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只抓業務收入以便收取管理費,對工程成本、費用及支出放松控制,致使總公司報表上反映的經營損益虧損或微利。
2、實行工程項目掛靠經營方式。目前,相當一部分建筑工程都是由承包人,即包工頭掛靠具有建筑資質的施工企業經營。一般情況下,工程款會先匯入建筑公司賬戶,扣除了事先約定的管理費后,再由包工頭提供建筑材料、人工費用等票據,以現金形式提走。建筑公司的會計賬務采取“倒扒”式核算,即以開具的建筑業發票的金額作為工程結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費后的余額作為工程結算成本,因而這類企業的所謂賬面利潤實際上就是建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扣除公司本身的費用開支后的余額,其最終結果要么虧損,要么微利。
3、還有一類建筑公司雖也采取掛靠經營方式,但與上述第二種方式相比,賬務處理及會計核算則更為簡單,其顯著特點是承包人工程收入根本就不在建筑公司賬上反映,或者在收到工程款時記入往來科目,轉走工程資金時再沖減該往來科目,根本不進行工程收入及工程成本、費用和應繳稅金的核算,因此工程項目經營過程及經營成果沒有任何價值。
實行上述方式核算的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于是便想方設法降低工程費用特別是稅金支出,利用所得稅核算復雜及監管難度大的特點,偷逃企業所得稅。
二、核定征收方式產生的弊端
為防止稅款大量流失,稅務部門在建筑行業逐步推廣核定征收方式,作為加強和規范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的措施。對存在不能準確核算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支出、成本資料或收入費用憑證殘缺不全、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等情形的企業,稅務部門采取核定方式征收方式。
核定征收方式雖然增強了對建筑企業所得稅的征收力度,卻產生以下弊端:
1、經過調查,在行業平均利潤率的基礎上核定的應稅所得率,并不能依據每個企業的真實利潤狀況征收企業所得稅。實行一刀切的方式,讓效益好、利潤高的企業少繳了稅款,對那些效益不好,利潤率低的企業,則增加了稅負。
2、由于實行核定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稅務部門對這些企業的稅前扣除費用項目監管放松,導致建筑企業列支費用的憑證很不規范,出現大量白條入賬現象,致使本企業及上游企業容易滋生賬外小金庫和貪污舞弊行為,進而漏繳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
3、建筑材料的供應廠商通常是增值稅納稅人,于是有些企業將與核定企業交易中 “節余”的發票對外出售,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好處費,這樣又使借用發票的單位繞開了稅務部門監管,偷逃大量稅金。
對建筑企業實行核定征收所得稅,從局部看達到了加強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目的,但從整體經濟和稅收環境來看,恰恰是顧此失彼,導致更嚴重的稅款流失。筆者認為,應當對稅收征納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從根本上促進企業提高財務核算水平。
三、加強建筑業所得稅核定征收管理的建議
1、對建筑業所得稅實行預征,變被動征收為主動管理。針對建筑行業工程周期長、經營形式及核算方式復雜多樣的特點,對該行業所得稅實行預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建筑業所得稅征管不到位、稅款大量流失的狀況,預征時應稅所得稅率可設定在工程結算收入的5%-8%左右,具體計算公式如下:當期應預征所得稅額=預計的當期工程結算收入(或工程形象進度)×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所得稅率。對預征稅款,賬證健全能準確核算損益的建筑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退少補;對賬證不健全不能準確核算損益的建筑企業改為核定征收。稅務部門在核定應稅所得率時,應當引導企業提高核算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經營規模和盈利水平相當的企業,如果分別實行查賬征收方式和核定征收方式,后者的實際稅負應高于前者。
2、加強對個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稅管理。在目前建筑工程項目普遍采取掛靠、承包經營的情況下,稅務機關應把工作重點放在工程承包者的個人所得稅征管上,應要求建筑公司將工程合同、承包合同、會計核算方式按工程項目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屬于個人承包的則依法明確建筑公司為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按工程收入及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加強稅務檢查,嚴厲打擊偷逃稅行為。盡管建筑業具有工程周期較長(相當部分屬跨年度工程)、施工范圍跨度大(跨地區、跨省份甚至跨國)、工程資金支付渠道復雜等特點,造成稅務稽查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難度很大,但作為堵塞稅收漏洞、規范稅收秩序的最后一道關口,仍須進一步加大檢查力度,并爭取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審計和稅務師事務所審核鑒證相配合,促使建筑企業建立健全會計核算,規范經營管理。對采取各種手段惡意偷逃稅收的企業要嚴厲打擊,加大處罰力度。
4、建筑行業主管部門應嚴格禁止建筑企業出借資質、擾亂建筑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不法行為,禁止對外分包、轉包以本企業資質中標項目的主題工程。通過行業整頓,對會計賬務采取“倒扒”式核算等出借資質現象的企業,應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從源頭上堵住出借企業資質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