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汶德
摘要:企業的稅收籌劃在當前還是個新生事物,企業的財務人員普遍缺乏稅收籌劃的相關知識,在實際工作中未能對稅收籌劃引起足夠的重視。文章基于這樣的現狀主要分析了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及其具體的應用。
關鍵詞:財務管理 稅收籌劃 企業管理
引言
稅收籌劃按籌劃主體的不同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從國家稅務機關來看稅收籌劃是稅務機關所進行的旨在有效調控經濟和取得最大稅收收入所進行的管理活動,另一方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稅收籌劃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前提下,自行或通過稅務專家的幫助,對生產、經營、投資、理財和組織結構設置等經濟業務和行為中涉稅事宜,預先進行的設計和運籌,并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納稅方案中擇優從之的行為。
企業的財務管理是通過籌資、投資和經營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來實現的,這些環節無一不與納稅有關,因此稅收籌劃是多方位的,它貫穿于企業整個財務管理活動的始終。稅收籌劃是一項實用性和技術性很強的業務,涉及財務決策、會計核算、投融資、生產、經營以及法律等多個領域,如果脫離具體的實際情況談稅收籌劃,顯然是行不通的。文章分析了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以及其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
一、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
1.調整成本法
調整成本法是指通過對企業成本的合理調整,抵減收益、減少應稅所得額以減輕企業稅負的節稅方法。成本的調整應根據有關財務會計制度規定進行適當處理,決不能亂攤成本,亂計費用。調整成本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存貨計價法、折舊計算法和費用列支法。
2. 收入控制法
收入控制法是通過對收入的合理控制,相應減少所得,減輕或拖延納稅義務以減輕企業稅負的節稅方法。這里必須明確,收入控制是根據有關財務會計制度規定進行的合理財務技術處理。根據接收款方式銷貨收入的認定,以實際收到貨款時為準,因而可對取得貨款時間稍加控制,相應影響收益;又如分期付款銷貨收入,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作為收入的實現,也可作適度控制;工程收入實現采用全部包工法等也可以達到遞延收入的效果。
3.運用低稅環境進行稅收籌劃
低稅環境是指稅率較低、稅負較輕的區域、行業和產品種類,低稅區稅收優惠政策之一是降低稅率,減少納稅環節,優化稅收環境。企業選擇低稅區包括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技術開發區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不僅給企業提供良好的稅收條件,而且為企業創造了稅收籌劃的便利。此外,產業傾斜政策也給企業投資提供了政策選擇和稅收籌劃的機會。例如,我國稅法規定,在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抵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免征所得稅兩年等。
4.經營活動籌劃法
經營活動籌劃法是指圍繞經營活動的不同方式而進行的籌劃,如公司融資的稅收籌劃、證券投資的稅收籌劃、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等。因為每個行業、每個企業,總是會涉及具體的經營活動,這樣,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的籌劃就可以使很多納稅人有利。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籌劃,需要籌劃人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另外,運用經營活動籌劃法,要遵循稅收籌劃的特點,不能光看該經營活動的稅收利益最大化,要把眼光放在企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上,要注意與企業其他的生產經營活動相互協調。由于每個行業的經營活動都會存在特殊性,因此,用這種籌劃
方法進行籌劃不能顧及方方面面,只能是針對每種生產經營活動比較普遍的行為進行籌劃。
二、企業稅收籌劃的具體應用
下面就財務管理中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股利分配等稅收籌劃的具體運用作一簡單介紹,以說明如何通過稅收籌劃,降低企業總的納稅成本,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
1.籌資過程中的稅收籌劃
企業在籌資過程中,從提高經濟利益出發,除了考慮資金的籌資渠道和數量外,還必須考慮籌資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稅收因素,從稅務的不同處理方式上尋求低稅點。利用債務籌資,納稅人可以獲得稅收利益,因為負債利息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獲得節稅收益。因而在息稅前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成本率的情況下,提高負債比例,便可獲得更多的上述兩種收益,提高權益資本的收益水平。當然并不是負債越多越好,因為隨著負債比例的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也會增大,甚至發生債務危機。債務籌資的稅收籌劃就是要盡可能找出最適合的負債比例。
2.租賃的利用
通過融資租賃,納稅人不僅可以迅速獲得所需的資產,保存舉債能力,更主要的是租入的固定資產可以計提折舊,折舊作為成本費用,減少了所得稅的征稅基數,少納所得稅。而且支付的租金還可在所得稅前扣除,進一步減少了納稅基數。因此,融資租賃的節稅收益是非常明顯的。另一方面,運用經營租賃通過支付租賃費,在利潤總額中扣除相關費用,從而減少總的納稅額,也達到節稅作用。可見,利用租賃方式可達到節稅目的,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3.籌資利息的處理
根據稅法規定,企業籌資的利息支出,凡在籌建期發生的,計入開辦費,自企業投產營業起,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分期攤銷: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計入財務費用,其中與購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有關的,在資產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應計入購建資產的價值。而計入財務費用便可一次性全額抵減當期收益,計入開辦費、或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價值,則要分期攤銷,逐步沖減以后各期收益。其區別在于計入財務費用可以一次扣除籌資利息,減少風險,獲得資金的時間價值,相對節稅。因此,應盡可能加大籌資利息支出計入財務費用的份額,獲得相對節稅收益。相應地應盡可能縮短籌建期和資產的購建周期。
4. 對外投資中的稅收籌劃
在對外投資中,股權投資收益一般不需納稅,而債權投資收益則需要納稅,投資者在投資選擇時,除考慮風險因素外,對投資收益也不能簡單比較。可供選擇的投資方式、投資組織形式、投資地點、投資行業或方向具有多樣性,而不同的投資方式、組織形式、投資地點、投資行業或方向的稅收待遇也各有差異。作為投資收益的抵減項目,應納稅額的多少直接關系到納稅人的投資收益率。因此,納稅人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重視稅收籌劃的作用。
5. 經營過程中主要的稅收籌劃
企業以不同的方式籌集資金,并按照科學的方法投入企業后,其經營活動進入營運周轉階段,這一階段集中了企業的主要經濟活動。籌資、投資的效益通過這個階段得以實現,而且自始至終包含著稅收籌劃。企業要根據稅法規定,運用有利于企業的稅務處理,以期減少稅收額外負擔。所謂稅收額外負擔,是指按照稅法規定應當予以征稅,但卻可以避免的稅收負擔,主要包括下列內容:一是與會計核算有關的稅收額外負擔;二是與納稅申報有關的稅收額外負擔。對于經營過程中的稅收額外負擔,企業應通過采取加強財務核算,主動爭取低稅負核算形式,按
規定履行各項報批手續,履行代扣代繳義務,認真做好納稅調整等項措施加以避免,以獲得稅收利益。
三、 結論
稅收籌劃是企業維護自己權益的一種復雜決策過程,是依據國家法律選擇最優納稅方案的過程。它不僅涉及企業內部的投資、籌資、經營、分配等各項理財活動,還與政府、稅務機關以及相關組織有很密切的關系。企業的稅務籌劃欲望在不斷增強,籌劃意識也在提高,而且隨著我國稅收環境的日漸改善和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的增強,稅收籌劃更被一些有識之士和專業稅務代理機構看好,不少機構已開始介入企業理財中的稅務籌劃活動。稅收籌劃在企業生存與發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來越明顯。新的理財環境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審時度勢,積極探索企業稅收籌劃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李妙妙,論企業稅收籌劃[J].群文天地,2008,(8)
[2] 李秉文,付春香 企業稅收籌劃的博弈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8,(30)
[3] 吳錫忠,論企業稅收籌劃[J].市場論壇,2006,(1)
[4] 張凌燕,論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J].北方經濟,2007,(18)
[5] 劉錦。淺論稅收籌劃[J].北方經濟,2005,(8)
[6] 盛銳,企業稅收籌劃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