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民主和法制的建立健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念已滲透到高校各學科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目前我國高校非法學專業大多開設了法律課程,但非法學專業法學教育存在重視不夠、辦學條件不足、課程設置隨意性強、對法律教學的研究不深入等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
【關鍵詞】非法學專業 法律教學 能力培養
一、非法學專業學生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一)轉變教育觀念,適應國際新形勢、突出特點,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根據WTO服務貿易總協定,“教育服務”也被納入服務貿易范疇,這就意味著高等教育也將面臨國際競爭。從法律方面看,WTO準則既不是單純的國際經濟法,也不是單純的國際法,而是綜合性很強的法律。它涉及到國際法的幾乎所有方面,也涉及到國內法的方方面面,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方面的問題。為適應WTO的需要,非法學專業法律教育要培養既精通法律專業知識,又具有多學科知識,通解決復雜的法律問題的復合型人才,適應國際新形勢,突出本學科專業的特點,順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體必要的法律基礎知識,特別是經濟知識。因此在校大學生一般都要學習法律基礎理論,經濟管理類學生學習經濟法,一些專業還針對本專業性質開設法律類的課程,如財經類的學生學習財稅法;理工科院校也開設了法律類的專業課程。這也符合法治經濟對大學生教育的要求,關系到以后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法律素養,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依法、順利進行。因此對非專業學生進行法律教育是必要的。
(三)高校法學專業人數畢竟有限,更多的是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對非法學專業學生進行法律教育,有利于國家法律的普及與整個社會法治理念的培養,能夠很好地推進我們的民主法治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非法學專業學生法律教學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一)提高認識,從根本上重視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教學
開設有法律課程的高校從老師到學生對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教學重視不夠,課程開設的隨意性強。此類課程一般為選修課,采用考查非考試的形式進行考核,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不高;學生自身認為自己是非法學專業學生沒有必要掌握詳細的法律知識,學生的目標是考試順利過關,不會深入學習。所以高校要重視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教育,要從老師到學生認識到法律專業學習的重要性。
(二)師資力量薄弱
許多高校雖開設有法律課程,但法律專業師資力量缺乏,有的院校的法律課程由“兩課”等公共課之類的老師承擔,有法學專業的院校,非法學專業課程雖然由法學專業教師教學,但往往法學專業教師以專業課為主,輕視非法學專業法律課程的教學。法學教師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學訓練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律專業老師,所以要把好師資關,在人員上滿足,大學老師一般只宜兼任一至兩門課,否則不可能進行深入研究,而且在學歷上做出一定的要求。教師應當提高專業能力水平,各院校應當制定政策鼓勵教師參與實踐,將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與提高學歷同等對待。為切實提高法律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三)合理設計法律課程體系及內容
非法學專業的法律基礎教育與法律專業課程開設的時間間隔長,不利于法學理論與應用法學的銜接;先用的教材存在時滯性,難以反映最新的立法動向和精神;課程學時有限,難以在現行的教學計劃中增加實踐性學時。要科學地設置法學類課程,合理安排理論與實務教學內容,擇優選擇針對本專業的法律教材。在設置課程體系時應考察專業課程與法學課程的關系,研究各課程之間的關聯與獨特性,科學地設計教學計劃。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應突出法學類課程應用性特點,將必修課與選修課想結合,引導學生選擇一些實踐性課程。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
非法學專業在法學教育中一般應先向學生講授法學基礎理論或將法律的基本原則貫穿于應用法學的教學活動中,之后再開設專業課程同時加強法學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在講授法學基本理論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僅限于解釋法條的內容,而且要將立法的背景,相關部門法內容和現實中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向學生闡明,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專業書籍;同時要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多與本專業的理論相結合。在教學方式上可采用案例教學法,結合實際多講案例,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案例,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對課程內容的關注。引用的案例要典型,進行精選,最好是社會上廣泛關注的事件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將這些事件結合法學知識,深入分析,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使他們對書本上的東西了解更深刻。有條件的還可以利用課外時間或第二課堂到實務部門去調研,去司法機關旁聽,既培養了實踐應用能力,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法學理論課程的學習。
(五)法律課程辦學條件不足
許多院校非法學專業法律教學設備、資源不足,沒有專門的教學設備和資源。比如必須擁有一定量的圖書資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像法學專業教學一樣有相應的模擬法庭,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司法部門建立相關法律的實習基地,使學生真正了解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情況。
(六)法學課程教師與非法學課程教師和學生應當開展協作和交流
從非法學專業的教學人員構成現狀來看,各專業課程與法學課程的人為割裂現象較嚴重。非法學專業的任課教師往往來自不同專業、不同系的教師,相互之間缺乏溝通與協作,很難對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比照與研討。為使法學教育向深層次發展,應當由法學專業教師、非法學專業教師以及學生共同開展交流合作,使法學基礎理論課程與應用法學課程相銜接,法學類課程和非法學課程相結合,盡可能消除教學計劃中的脫節現象。
三、結語
在當前新知識激增的時代,社會對高等院校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培養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復合實用型人才,具體到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教育的問題上,就是要使經濟、外語、科技等方面的專門人才不僅懂得經濟知識與實踐,還要懂得法律的理論和規范,具有法律理念和法律意識。高等院校非法學專業學生開設法律課程教學順應當代高校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符合我院民主、法治建設的要求,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徐波,張茂榮.我國地方高校法學教育探索[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77-78.
[2]馬濤.淺議非法學本科專業法學教學的若干問題[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5):78-80.
[3]石悅.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的法學教學模式與方法[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