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宜學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創新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建立與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機制。本文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觀念、方式方法如何創新的問題進行了初淺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創新
一、創新觀念
觀念創新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高職教育必須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改革開放30年,我國的職業教育同世界各國一樣,得到大發展,主要是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再說職業教育對推動我國經濟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國的高職教育發展迅速,現在我國已擁有高職院校4000多所,每年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了大批高技術人才,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然而,從人口的角度上分析,過幾年上學人數將呈下降趨勢,高職院校到一定時候會在市場競爭中自行調整,對辦學不具特色的高職院校就會面臨淘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高職教育的任務艱巨,矛盾問題層出不窮,高職院校要面對改革,接受現實。在加強高職院校內部的科學管理,挖掘高職教育內部潛力,向教學管理和市場要效益的同時,首先必須解決高職教育者的思想觀念,那就是創新觀念。正確轉變由舊到新、由錯誤到正確、由此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到高級的積極轉變;從不適應到適應也是一種積極的轉變;從墨守陳規到不斷創新才是一種大的轉變。過去我們有的高職院校一直堅持服務區域經濟,專業設置得不到拓展,教育教學陳規舊守,思想政治工作滯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積極轉變觀念,才能不斷創新。創新就是要以變則變,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相適應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二、正確定位
就是要擺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當副業。近幾年來,各高職院校都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16號文件和各省市自治區相繼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關文件精神,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距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筆者分別對國內5所高職院校的300名大二學生和100名在職人員以你知道本校(系)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哪些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不盡人意,30%人能答對80%、50%的人略知一二,有的答是輔導員,有的答是書記,有的答是學生管理干部,20%的人不知道。從整個調查了解的情況得知,部分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情況掌握不夠。主要表現在:
一是師生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情況掌握不夠,特別是學院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很多人說不出本院具體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數量,說不出年度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經費比例是多少,金額有多少,說不完本單位一年組織開展多少次較為大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動。
二是重表面輕實際。思想政治工作在各種會議上附帶強調一下的多,專題召開思想政治工作情況分析會議或總結會議次數少,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必須目標明確考慮學院穩定大局。
三是重教學與科研。把思想政治工作當副業,教學科研活動月月不斷,年年提高教師待遇和科研經費,一線從事思想政治工作者待遇偏低。比如:某高職院校的班主任津貼,月基數60元,月考核為優秀40元、良30元、一般20元,班學生每人毎月0.5元,班主任工齡每年1元,實際上班主任每月只能得到100多元報酬。這些報酬不過教師上幾節課。何況班主任每天早起晚歸深入操場、課堂、宿舍管理學生,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與勞動報酬成反比,不能充分調動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積極性。
根據上述情況,建議各高職院校的黨委、行政一定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不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口頭上,要進一步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認真貫徹執行中央16號文件和各省市、自治區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關文件精神,提升思想政治
工作的主導地位。
三、創新工作方法
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的變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也隨之而變,科技不斷在增強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轉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不斷探索尋找適應高職院校發展需要的方式方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就是要為全院師生員工營造一種尊重、信任、心情舒暢的人際環境,特別是在高職院校面向市場經濟培養社會各行各業所需動手能力強技術人才的條件下,要廣泛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專業的設置、教學方法、實習課開設多少、校企合作如何搞等等。使廣大師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從而使廣大師生對學院產生強烈的向心力、責任感。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作用于隊伍建設,真正發揮激勵,引導廣大師生的作用,收到預期的效果。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樣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那就是方法的創新,一是管理方法要創新,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眾所周知,時代在前進,科技在發展,勢必引起各種工作手段的變化,現在的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校企合作。我國高職院校之多4000多所,誰能辦出自己的特色,讓人民和社會滿意呢?作為高職人有著強烈的緊迫感危機感,這些都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供了條件,思想政治的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也在逐步實現質的飛躍,它由原來的單向“灌輸型”向寓教于樂的“吸收型”轉變,由原來的“聲勢型”向“實效型”轉變,比如,校園網的應用,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的陽光大道等等,都為高職教育思想政治的工作注入活力;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要不斷創新。比如,物資的、文化的、管理的活動的方方面面吸收運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宣傳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廣大師生的科技意識和人文素質。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力。
總之,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創新是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體制、機制的創新相互支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高職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認真落實中共中央16號和各省、市、自治區組織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理想政治教育》文件精神,為高職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保障護航。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師范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2-09-08.
[2]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職成,[2002]9號.
[3]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