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芳
【摘 要】加快交通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實現交通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財務管理和服務、企事業單位主要財會業務的電子化、網絡化,內部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等是我國交通行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并著重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實現交通行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路徑。
【關鍵詞】交通行業 信息化 路徑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方式,它具有自己的特點:一是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同步化。信息化財務管理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采取經濟業務事件驅動會計模式,由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產生財務數據,保證生產經營活動與財務數據相一致,財務部門從系統中及時取得資金信息,通過資金流動狀況反映物料流動和企事業生產經營情況,實時分析企事業的成本和利潤,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同步產生。二是財務管理集成化。財務管理集成化是指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對信息采取科學、及時決策和最優控制的原則作為戰略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并根據戰略的需要把諸多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機的集成,實現企事業內財務人員、資金、信息等的綜合優化管理。三是財務組織彈性化。財務管理組織不再是以前傳統的垂直式組織結構,而是根據實際管理的需求,管理中心下移,減少環節,降低成本,建立扁平化、網絡化的財務組織,加強組織橫向聯系,使企事業不僅上下流通無阻,橫向交流也順暢,從而達到及時反饋財務
信息,有利于企事業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分析及財務控制。
二、實現交通行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路徑
當前,面臨交通行業財務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必須按照國家“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重點專項規劃的總體部署,加快交通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筆者認為當前應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加快對交通行業會計核算辦法的研究,提供體現行業特色的財務會計信息
當前,《新企業會計準則》較好地適應了工業行業、商品流通行業和施工行業財務會計核算的特定要求,但就交通行業來說,運輸企事業、港口企事業、公路經營企事業等企事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規范財務會計行為的管理要求,決定了專業會計核算辦法的出臺,不僅必要,而且迫在眉睫。對此,根據交通部“分類指導”的要求,希望針對交通行業內部不同類型的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特點,充分發揮各專業委員會和社會團體的作用和科研優勢,對交通行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實施分類指導,并抓緊時間積極制定出臺具有交通行業特色的會計核算辦法,包括運輸企事業會計核算辦法、港口企事業會計核算辦法、公路經營企事業會計核算辦法等,相信對規范交通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建立交通財務信息資源安全防范體系
完善的內部控制可有效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計算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應在軟硬件管理和維護,組織機構和人員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環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檔資料的保護和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消除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根本上保證財務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在技術上對整個財務網絡系統的各個層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規則,建立綜合的、多層次的安全體系,使財務軟件得到數據安全保護。
(三)強化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保證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
交通行業應當根據財政部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和交通部“進一步建立健全交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內部監督體系、發揮財會監督職能、防止資產流失”的要求,加快建立適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并組織實施。交通財會主管部門應當結合交通行業特點,通過制定有關交通行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規定,對各類企業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分類指導。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于規范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護資產安全,防止舞弊行為及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有重要作用。
(四)努力提高交通企業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發布和實施,標志著我國的財務會計改革在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入世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方面又邁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交通企業財務指標體系的建立應當與我國財務會計的改革與發展相適應。對此,交通行業的廣大財會人員、特別是交通主管部門重點聯系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應當通過會計繼續教育和其他有效手段,加深對企業會計制度的認識和理解,努力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以保證所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
(五)培養適應我國交通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高端人才,提升信息化系統應用的功能和水平
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只有不斷擴大實際應用范圍,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完善。由于財務管理信息化涉及整個企事業經營管理模式的變革,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通過財務信息化建設及流程改進,財會人員從會計信息日常繁雜處理流程中擺脫出來,起到一個管理員、分析員、控制員而非記錄員的作用,這也無疑對財務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較高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懂財務,而且要懂業務。同樣,它對非財務人員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掌握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甚至要改變日常工作管理方式。因此,交通行業企事業應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初期建立人員培訓制度,提高企事業員工相關業務素質,提升應用水平。當然企事業在加強對現有財會人員的計算機和商務知識培訓的同時,更應培養未來網絡時代需要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高端人才。
總之,要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共同建設全國交通財務信息系統,建立與交通財務信息化發展相配套的法規、標準、安全體系。建立和完善交通財務信息資源管理的運行機制,從而切實提升我國交通財務信息化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國光,等.公路行業財務管理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高建立,馬繼偉.建筑企事業集團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分析[J].建筑經濟,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