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近年來設計向“以橋代路”的發展趨勢,提出現在橋梁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建議,重述橋梁景觀設計在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和意義。
關鍵詞:橋梁;景觀設計;總體形象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逐年加大,尤其是在交通領域,鐵路、公路運營里程都在迅速的增加,這其中橋梁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在近期建設的青藏鐵路、鄭西客運專線、滬寧客運專線、廈深客運專線等工程中,好多地段都采用以橋代路的建設理念,在山城重慶主城區,兩江規劃橋梁建設密度不到3km就有一座橋梁,橋梁的大規模建設不僅意味著要耗費巨額社會資金,還反映出社會物質的頻繁互動對空間跨越的要求。
1 橋梁景觀設計的誤區
橋梁已成為遍布城鄉的一道風景線,甚至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的標志性建筑,橋梁景觀設計顯得非常重要,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誤區:
1.1 橋梁景觀“包裝”式設計方法
在社會或橋梁設計界有這么一種傳統認識,景觀設計僅僅是對橋梁設計后的包裝。這種將橋梁設計與橋梁景觀設計脫節的做法是一種誤區。橋梁景觀設計要早期介入,建筑師應在橋位的勘測階段便介入到設計工作中,并對橋梁、調治構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線型進行綜合思量使之成為有機整體。另外建筑師還應對橋位方案從政治、經濟、技術、環保上進行多方面比較,從景觀高度提出橋型設想,或對結構專業提出的橋型方案進行景觀論證,以便作為決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據。
1.2 橋梁景觀設計上的“偽橋型”現象
這里有建設、管理部門對“時代風尚”的盲目追求,也有橋梁設計者無原則的阿奉。如將梁板結構的橋附加上懸索或拱,使橋梁形式與結構完全不符。這種違背橋梁設計基本原則的設計方法是橋梁景觀設計上的另一種誤區。
1.3 將橋梁景觀設計當作橋梁工程的設計表達工具
橋梁景觀設計在某些設計單位眼里僅僅是工程效果圖或三維模擬,是工程投標的包裝。工程中標后就將景觀忘之九霄,這對業主、對人民是一種不負責的態度,也反映某些設計部門對橋梁景觀設計的膚淺認識。橋梁景觀的實施有很多技術配合,它存在著實施的可行性問題,還存在著實施的經濟性與目標、效果的優選問題。橋梁景觀學的設計研究不僅要“關心自己”,還要“關心別人”,這便是我們上文提及的環境景觀問題,這里更需要城市規劃學科、環境學科的相關知識與技術。
2 橋梁景觀設計
2.1 橋梁的環境景觀
橋梁景觀英文為Bridgescape,美國橋梁景觀學家Frederick Gottemoeller定義為設計橋梁的藝術(The art of designing bridges)。Gottemoeller將橋梁景觀分解成線型設計、造型設計、平面布局設計、色彩設計、肌理設計、裝飾設計等六大部分。Gottemoeller還對橋梁景觀設計中符號學運用、歷史文化表達、及技術美學特性等方面的設計創作進行了闡述,力圖使橋梁功能、美學、文化與技術達到統一。
二十世紀末是我國環境意識覺醒的時代。隨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土地的漠化、黃河斷流、水源污染、長江洪水及城市建設對歷史文化環境的破壞等一系列問題使我們認識到人類在自我價值實現的同時還應與環境和諧。1999年第二十屆世界建筑師大會發表的《北京憲章》明確提出了對環境的和諧與尊重應該成為一切建設行為的基本原則。在橋梁景觀設計中強調環境景觀即是對此大背景的呼應,同時也是保持景觀可持續發展的一重要舉措。
2.2 橋梁的夜景觀
橋梁夜景觀與橋梁交通照明有本質區別,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功能照明對夜景觀有一定作用。可以說橋梁夜景觀是照明科學與橋梁藝術的有機結合,是社會物質文明達到一定高度后,人們對城市景觀多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綜合體現。橋梁夜景觀拓展了橋梁的景觀表達,全天候展示了橋梁魅力,是橋梁空間與時間的延伸。
橋梁夜景觀的提出有兩個大背景,其一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我國電力資源由“貧困”向“富裕”的發展,這是其物質基礎。其二是橋梁在城市格局中的戰略性地位使橋梁夜景觀成為城市亮化的一重要組成。橋梁所處的濱水區域,其廣闊的視域是城市景觀的表達重點,橋梁夜景觀對于表現城市夜景觀的景深與空間層次有重要作用。這是橋梁夜景觀被注重的社會原因。橋梁夜景觀的設計雖然與建筑夜景觀設計有相通之處,但其巨大的體量及帶狀的格局使夜景觀有一些自身的規律。橋梁夜景觀其燈光、燈色不僅有軟質景觀特點,其燈具還是橋面重要的硬質景觀構成,燈具造型所傳達的信息還可能是橋梁景觀理念表達的一重要方面。如具有地域風格的燈具造型,可反映橋梁景觀中對文化的追求等。現代的建筑夜景觀設計提出了建筑與燈具一體化的概念,橋梁夜景觀亦應如此。無論是觀賞型的燈具如路燈,還是隱蔽型的如泛光燈均應在橋梁設計之始便有所考慮,并與橋梁景觀成為一整體,以避免橋梁完成后燈具成為景觀的負擔。
2.3 橋梁景觀CI
CI是Corporate Identity 的縮寫,意即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該概念于1905年由德意志制造聯盟貝倫斯率先發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傳入中國。CI有MI(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BI(行為識別——Behaviour Identity)、VI(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組成。狹義的CI即指VI,它以各種視覺傳播為媒體將企業活動的規范等抽象的語意轉換為標志、標準字、標準色等視覺符號,塑造企業獨特的視覺形象。在CI中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是最有傳播和感染力的,也易為公眾所接受,且具有新奇和整體等特點。CI發展至今已形成了完備的理論與實踐系統,并有許多成功的范例。
3 橋梁景觀CI與城市CI
首先是慎重處理橋梁形象的定位;第二步就是依據形象定位及分析得出的概念進行圖式化處理;第三對橋梁的標志性組件依據上述結果進行設計;第四確定橋梁景觀的標志色;第五橋梁景觀元素的CI設計。
3.1 形象定位:包括城市精神、市民行為準則、城市發展戰略目標等,從中形成橋梁景觀理念。
3.2 標志物與標志圖案:包括標志物與標志圖案的多樣化比較設計;根據橋梁尺度確定的標志物及圖案的尺寸要求;標志物與標志圖案的適合紋樣設計等(可考慮方形適合、圓形適合甚至橢圓形等不同的類型)。橋梁標志物可以是橋塔、橋臺、橋頭堡或其他對橋梁有景觀制高作用的構件。
3.3 標志色:可沿用城市標志色,也可根據城市的環境、文化確定標志色,選用的色彩應有一個量化標準,并要與標志物與圖案紋樣的色彩設計配合,同時還應與橋梁防腐涂裝結合。
3.4 橋梁景觀元素的CI設計:包括橋梁附屬的花壇、座椅、欄桿、廣告牌、電話亭、公交車站、人行天橋、垃圾桶、指示標牌及燈具等元素,也包含地面鋪裝、窖井蓋板、建筑小品等。其設計要以標志色為統一,以標志圖案為特征。城市景觀元素可采用舉證式的設計方法。
3.5 綠化:包括骨干樹種的選取、綠化造型圖案設計。
3.6 亮化:包括燈色的分區以及亮點分級。
4 結論
橋梁景觀CI所涉及的內容基本為橋梁學、建筑學、城市設計涵蓋,只不過這些內容分散于各專業工種之中。橋梁景觀CI卻將分散于各處的影響形象的因素提取、整理并作統一的設計組織,這是其創新之處。因此橋梁景觀CI提出的整合橋梁形象組件的思想對塑造橋梁總體形象具有方法論意義;雖然橋梁景觀CI的操作與實施是橋梁建設與管理中的新課題,但橋梁景觀CI的成果中包含很多可以定型化與量化的因素,這將有助于橋梁景觀的管理與實施。
橋梁景觀設計是運用各種學科知識,因地制宜,按照力學與美學相互協調的原則最大限度的發揮橋梁與周邊環境的美學創造和景觀資源開發,而結構設計是工程的靈魂,橋梁結構設計除了滿足功能和安全外,橋型要有創新,主體結構要有獨特的藝術造型,在統一中求變化,力求創造出結構優美和諧的橋梁工程。
參考文獻
[1] 陳正斌. 淺談橋梁與城市景觀[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2).
[2] 林選泉,張大偉,張芳途,劉月琴.橋梁景觀CI[A].中國交通土建工程學術論文集(2006) [C]. 2006.
[3]萬敏.我國橋梁景觀設計的現狀與發展[J].橋梁建設, 2002,(06).
[4]職慧云,職建仁,高志剛.淺析現代橋梁景觀設計[J].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06,(04).
作者簡介:劉華山(1971-),男,遼寧省鐵嶺市,本科,高級工程師,從事橋隧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