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宏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部對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開展,全國各高校圍繞著評估標準,做了大量的基礎建設性工作。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三大支柱之一,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機構,因此高校圖書館建設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中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觀測點。結合我館實際情況,分析了高校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建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本科教學評估
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對高校圖書館館舍,管理手段,計算機網絡應用以及學校每年撥出的圖書經費占全校教育事業費用的比例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各高校為了達到評估標準,都對圖書館的建設有了一定的政策傾斜,這無非為圖書館的工作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由于迎評時間短,任務重,迎評工作的開展也為圖書館建設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1 教學評估為圖書館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1.1 改善了讀者的閱讀環境和館員的工作環境
由于評估結果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社會地位、招生就業以及今后的發展,評估對不同規模的高校圖書館的館舍面積等基礎設施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圖書館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各高校為滿足評估要求,紛紛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或新建現代化的館舍以增加館舍的面積;改建和擴建館內原有的一些設施等來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滿足讀者的新需求。如:我校為迎接本科教學評估,新建了第二圖書館,使館舍總面積達到了42544平方米。
1.2 加強了館藏資源的建設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是適應近年來高校擴大規模、專業調整和教學改革需求的基礎,是圖書館能否在學校的教學科研活動中發揮作用的關鍵,因此館藏資源是評估圖書館工作的首要指標和觀測點。所以,為了迎接教學水平評估,各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進一步增強,在文獻資源的數量和結構上都有所改進和提高,促進了文獻資源建設的科學化,同時加大了高校圖書館對電子資源建設力度,使整體的館藏資源建設更均衡,更全面。為了達到評估標準,我館在館藏資源建設上加大力度,在三年間采購專業文獻共計77.2萬冊,擁有中外文數據庫20種。截止到2007年8月底館藏印刷型文獻達到313.4萬冊,非印刷型149.8萬冊,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館的館藏資源,對圖書館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服務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 促進了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和制度化建設
管理手段先進,使用效果好是圖書館始終追求的目標,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優質服務的先決條件,是整個圖書館正常有序運行的保證,所以各高校圖書館都以評估為契機,修正過去因不同原因造成的一些工作上的混亂,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手段,使得圖書館的日常管理有章可循,促進了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科學化和業務工作的規范化。我館在管理方面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和采用了先進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如:指紋考勤,統一服裝,掛牌上崗,接受讀者監督等;在科學管理方面的首先體現在制度管理上,我館一直實行動態管理,在不同時期根據情況變化隨時進行修訂包括崗位職責及業務細則、業務考核標準、行政管理制度、讀者須知等諸多內容;我館對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借閱工作實行“目標管理”,文獻采編工作實行日定額管理與月目標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等,使我館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大大提升。
1.4 加快了網絡建設的速度,提高了信息服務能力。
圖書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及信息服務水平,是評估圖書館工作的重要觀測點,也是圖書館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因此,各高校加大了對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實現了手工操作向數字化、網絡化的轉變,使得高校圖書館在網絡建設和信息化服務上更上一層樓。以我館為例,我館采用的是智能化綜合布線系統,網絡主干為千兆多模光纖,百兆到桌面;擁有數據點1127個,語音點98個,7臺服務器等設備;利用TPI系統建立了我校博、碩士論文庫,開展了學科導航和網上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利用網絡環境,開展遠程文獻傳遞、代查代檢等服務,滿足了讀者的需求。
1.5 其他積極影響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本科教學評估對圖書館發展還有以下幾方面的積極影響:首先,為了在評估中達到要求,各高校圖書館引進和培養所需專業人才,加強現有館員的業務學習和培訓,提升了館員的整體素質;其次,通過迎評對以往工作數據和工作方法的統計和檢查,可以發現以往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訂立新的規定和工作方法,使圖書館工作更和諧更完善;第三,迎評期間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開展,各種規章制度的完善和實施,使得圖書館在學校領導、教職員工和學生心中的整體形象得以提升,提高了圖書館在學校的地位。
2 教學評估為圖書館發展帶來的不利之處
2.1 館藏圖書質量得不到保證
教學評估雖然對紙質文獻資源有明確的規定,但只規定了生均冊數和藏書總量。因此,一些高校在短期內大幅度增加了對文獻購置的經費,造成了圖書館在藏書建設上盲目追求文獻數量而忽視了文獻質量。由于是在短時間內購入大量圖書,而且時間緊、壓力大,導致圖書采購人員在數目查重時有所疏漏,造成同一種圖書購置重復,復本量超標;一些可買可不買的書和特價書也大量購買,購入一些根本不適合本校讀者閱讀的圖書,造成圖書館藏書結構混亂,藏書質量下降,干擾了圖書館的整體文獻資源的建設。
2.2 打亂了流通部門的日常服務工作
一些高校圖書館由于以往的達標缺口很大,為了達到評估標準的要求,不得不大批量購進新書,這勢必打亂了圖書館的正常工作計劃,給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使圖書館的整體部署和藏書格局受到影響,帶來庫房不足、書架調整等一系列的問題.有些圖書館為了使新書能夠盡快上架,把一些一線的業務骨干調到二線進行新書分編工作,造成流通部門的工作任務加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受到影響;還有一些圖書館由于書庫和書架不足,而圖書購入量大,造成了大量的新書上架、倒架,舊書下架、打捆的重復勞動,使閱覽室的日常服務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2.3 編目數據質量參差不齊
圖書館的藏書數量在短時期內迅速增加,而新書又需要及時上架,所以圖書的分編工作任務加重。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圖書編目任務,許多圖書館的編目人員都是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參加到編目工作隊伍中,一些編目人員對MARC數據格式只能粗略掌握,不能根據編目規則來輸入數據,有些甚至忽略查重;還有些圖書館委托書商進行圖書編目工作,造成新書舊書數據不統一,致使館藏數據庫出現數據混亂、錯誤等現象,嚴重的影響了館藏數據庫的數據質量。
2.4 對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是一個科學的、長期的積累過程,館藏資源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持續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合理的藏書結構,從而確保圖書館充分發揮其對教學科研的輔助作用,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但是,為了達到評估標準的藏書量,一些高校圖書館經費在短期內猛增,有的甚至幾倍增長。評估過后卻資金緊缺,甚至有的學校在評估后不撥給圖書館任何圖書經費,使圖書館的文獻采購失去了長期的計劃性和延續性。圖書館只能依靠獲贈的途徑來獲得新書,但是這些獲贈的新書大部分只是一些書商賣不出去庫存圖書,對教學科研并無利用價值,這不僅給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帶來不便,更干擾了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環境的建設,嚴重地影響了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2004.
[2]魏曉敏.高校評估——圖書館發展建設的良機,現代情報,2007,(12).
[3]劉鳳琴,高校評估與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圖書館園地,2007,(21).
[4]田光林,范斌, 高校評估是圖書館工作創新的契機,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8, (24).
[5]韓葆青,高校評估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現代情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