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耿生
摘 要:本文從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和易性以及施工過程關鍵環節控制等方面分析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成因,并結合實際從根本上提出防治方法。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質量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關系到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壽命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
1 把好原材料關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石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攪拌成漿體,經凝結硬化后而成為混凝土,由此可見,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取決于水泥與骨料的粘接強度和水泥的強度,因此,水泥強度,水灰比及骨料的情況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也很好體現了這一點。如水泥強度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一般水泥標號的選用應與混凝土的強度相適應,一般水泥的強度約為混凝土強度的1.5~2.0比較合適。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同時,骨料中含有害物質,超過規范規定的范圍內,則會妨礙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削弱骨料與水泥的粘結,能與水泥的水化產物進行化學反應,并產生有害的膨脹的物質。規范對混凝土骨料要求:砂的含泥量不能超過5%;碎石、卵石不能超過1.5%;砂含有毒物質不能超過3%;石含有毒物質不能超過2.5%。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全部符合技術性能指標方可應用。而混凝土拌合用水及養護用水要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
2 合理調整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就是在滿足工程對混凝土的基本要求的情況下,找出混凝土組成材料間最合理的比例,以便生產出優質而經濟的混凝土。試驗室得出的配合比,是以干燥狀態材料為基準的,而施工工地的砂、石骨料卻都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這就會改變拌合物的和易性,而且也對混凝土的強度及其它性能都會產生不良影響。為了保證施工時各種材料的實際稱量與試驗室配合比相符合,在施工中必須根據砂石含水情況隨時加以修正。具體調整方法是:假定施工用砂的含水率為a%,石子的含水率為b%,可利用下列算式將試驗室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
m1c=mcKg
m1S=mS (1+ a%)Kg
m1G=mG(1+ b%) Kg
m1W=msW-mSa%-mGb% Kg
式中 m1m1Sm1Gm1W——1m3拌合物中,施工用材料的用量,Kg。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只用各項材料實際用量表示。而在實際施工中,為了方便,常常將骨料重量抵算成體積。因此施工時要先測出砂、石的各種含水量的體積換算系數。
3 和易性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種性能的綜合表述。然而在實際施工中,為了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獲得質量均勻、成型密實的混凝土性能。常常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適當作一下調整。比如:對于梁高度較深或剪力墻等部位來說,其混凝土可能會振搗不實,容易產生質量缺陷。這就要求其坍落度相對大一點。而深基礎如人工挖孔樁振搗則容易發生離析現象,這就要求其坍落度小一些??梢?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就易振實,且不發生離析,并能獲得均質、密實、良好的混凝土澆筑質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選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強調以振實工藝來保障混凝土質量,其實這樣易產生蜂窩,孔洞等質量缺陷。實踐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實,且應具有大些的流動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澆筑振實,且應具有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產生離析,泌水現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通過摻高效減水劑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 人的意識也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
好的質量就必須要有好技術、制度、措施來保障,但這些都必須有人去執行,人就是直接參與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人作為控制的對象,是要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控制的動力,是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為此,除了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勞動紀律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專業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外,還需要根據工程特點,從確保質量出發,人的技術水平,人的心理行為,人的錯誤行為等方面來控制人的使用。特別是施工中各個環節的控制。
4.1 施工過程前準備工作
要檢查模板的位置、標高、尺寸、強度是否合乎要求,防止混凝土成型變形,接縫是否嚴密,避免漏漿,影響質量。
為了不影響混凝土水灰比,木模板要澆水潤濕但不得積水。
檢查原材料質量、標號等?;炷敛牧系淖儺悓⒂绊懟炷翉姸?。因此要嚴把質量關,不允許不合格品進場,另外與原材料不符應及時匯報,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做好施工組織工作及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配制工作。
4.2 施工過程控制
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都應當隨時監控混凝土的配制、攪拌、澆筑和養護等過程。監理人員、承包商質檢人員按時檢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檢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配合比,運輸、澆筑和養護是否符合施工工藝規定;同時要檢查是否按時做混凝土坍落度實驗等,坍落度是最簡易、最快速判別混凝土質量的指標,坍落度過大、過小將會產生振搗不實,出現蜂窩、孔洞、發生離析、分層或強度不夠等現象。
混凝土成型后,為了防止由于水分蒸發或凍結造成混凝土強度降低和出現收縮現象,應及時進行澆水養護,對于普通水泥通常要澆水保養7天。澆水養護要能保證混凝土有足夠的濕潤狀態。模板拆除即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要求后才能拆模。以保障混凝土質量。
綜上所述。要保證好的施工混凝土質量。關鍵因素很多。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嚴格把關,控制好各個施工環節,我們就能保證好混凝土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祥順主編.《建筑材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毛鶴琴主編.《建筑施工》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4]《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