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彥擘
摘要:大力促進農村住房建設是推動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做好農村住房規劃需要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規劃實施依靠積極可行的配套政策。本文結合山東省乳山市的實際情況討論了農村住房規劃的可行性。
關鍵詞:農村住房規劃;新農村建設;農村住宅設計;農村政策
促進農村住宅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當前更是一個擴大內需、拉動經濟、預防社會矛盾的重要措施。
全面啟動農村住房建設,首先要有積極的政策規劃。沒有一套積極的政策,設計方案就是一張墻上掛圖。我們設計院一個月可以出好幾個設計方案,但是很難說有幾個真的去實施,因為沒有真正能調動農民住房建設積極性的政策(以前做的很多,實施的很少)。為調動農民住房建設積極性一些地方采取了財政直接補貼的方法,如貴州對符合要求的對象分別補助8000至20000元或是按一比十比例進行補助。(大眾日報2009.03.09,2009.03.14)。原本打算近幾年要建房的農民因為受到直接利益的刺激,早建晚建都是建,現在建還有財政補貼,就會將住房建設的計劃提前。
好的政策應該符合實際情況。乳山市屬丘陵地區,很多地方地無三尺平,舊有的村落常常因地勢而建,又因為用地緊張使得道路狹窄坎坷,村村通、村內塞。不僅宅基地建設經常引起糾紛而且村內道路無法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汽車下鄉的政策已經啟動,將來農民買了車怎么開進家?另外,一般村莊都缺少排水等設施,污水橫流,衛生條件極差。再加上缺少公共服務設施等等,誰會有強大的動力將自己多年的積蓄投資在這樣一個環境下?
以往農村新建住宅一般會在舊址上推倒重建,或是依附于舊有的村落,這就使新住宅繼承了舊村的臟亂差。新農村住宅建設一定不能延續舊有的住宅格局,新農村住宅建設也應該有"市政設施",能不能把開發區為招商引資實施的"七通一平"政策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也做為啟動農村住房建設的政策?我們經常講城鄉統籌,如果農村建設總是落后于社會發展很多,這樣怎么能統籌到一塊?新農村住宅規劃不是把農民重新固定在土地上也不是讓他們繼續重復以前的生活,而是改善農村生活質量,擴大城市通勤距離,延長農民出行半徑,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景觀的延伸。
啟動農村住房建設還要有好的規劃設計。好的規劃設計首先要貼近生活,符合農民的生活習慣。例如,我們這一帶農村非常喜歡大炕,炕間既是臥室又是會客廳還是餐廳。如果炕間能設計好,不僅順應了農民生活習慣還能大大節約了住宅建設用地。
再次,好的規劃設計應該承接政策面向未來。現在國家在大力推廣太陽能、生物能(沼氣、秸稈氣)等新能源的利用,還有汽車、家電下鄉等政策,農村住宅規劃設計應該對這些政策有一個好的承接。城東秦家莊蓋了一片二層小樓,和十幾年前的設計幾乎沒什么兩樣。一套住房設計使用七十年,現在看起來就是落后的,怎么能符合將來幾十年生活的要求呢?
最后,最好的規劃方案應有地方特色,工業社會對住宅建設的建材、設備、施工要求大致相同,以便實現工業標準化生產。都說我們規劃局大樓好,很少說檢察院、法院的大樓好,我們好就好在有特色上了。政策規劃與設計規劃應試相輔相成的,都是農村住房規劃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二者缺一既不可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