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革
摘 要:外墻滲水現象是建筑工程質量的通病,作者在施工中結合實際,反復探討,從原材料使用及施工操作中初步找出滲漏現象的原因,通過學習和借鑒有關技術資料,根據多年的施工經驗,對其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一些相應的防治措施,私以為,只要滿足必要的施工條件,在施工中嚴格按照要求去做,是可以有效防止外墻滲漏現象的。文章分析了框架結構外墻滲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外墻滲漏;框架結構;工程質量
外墻滲漏嚴重將會降低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因為砼中存在空隙裂縫,砌體的塊材和砂漿中也存在空隙和裂縫,外墻滲漏后,水進入其中,如遇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則水結成冰,其體積膨脹約90%,將直接擠壓材料,致使材料表層剝蝕;同時內部剩余水被擠壓,使材料內部也產生壓應力,從而引發裂縫,或致使裂縫進一步擴展,這種現象稱之為凍蝕。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裂縫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濕度越低,則凍蝕越嚴重。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凍蝕也越來越嚴重。凍蝕的結果導致材料的截面不斷減小及裂縫不斷增多增寬增長,材料的承載能力也不斷下降。由于經濟水平的提高及抗震設防需要,絕大部分多層建筑都采用了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政府為保護耕地、節約能源及環境保護的需要已禁止使用粘土磚,目前在城區已基本采用水泥空心磚及灰砂磚、輕質磚等,這些新型材料具有重量輕,隔熱效果好的特點,但由于在一些地區剛開始使用,管理人員及操作工人在施工中缺乏經驗,因各種原因常出現外墻滲漏現象,
砼保護層被破壞,還會導致鋼筋銹蝕,則鋼筋的截面會不斷減小;另外鋼筋銹蝕其體積膨脹約1-4倍,則會擠壓砼,從而引發裂縫或裂縫進一步擴展,甚至崩脫砼保護層。所有這些都將會導致結構耐久性和安全性降低
1 外墻裂縫 滲水的主要部位
主要在框架梁、柱與空心磚砌體結合部容易產生裂縫,特別是框架梁下皮與砌體結合部極易產生橫向裂縫,雨天產生滲水,且水滲入墻中從上至下由空心磚內不知滲到內墻那個部位。再有,窗臺處處理不當,也是裂縫、滲水的主要部位。
2 外墻滲漏的原因分析
2.1 設計原因
設計單位均按規范的統一模式進行常規設計,不考慮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同時在細部處理上更是一帶而過,明知有通病,但只要結構不出現問題,便與自己無關。施工中的問題由施工單位處理。而改進工藝、作法,必然導至施工成本的增加。大多業主又不認可增加費用,結果只有按設計施工,稍有不慎,造成隱患。
2.2 材料因素導致滲漏
塊材質量差、翹曲、變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質量不合格,飾面材料缺角破損,鋁合金門窗材質不合格、加工制作質量差等,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預防措施
施工前,施工及監理人員應對外墻需用材料及構配件進行嚴格檢查,對關鍵主材如鋁合金材、粘結密封材料,檢查產品質量保證措施、材質檢驗合格證明等,抽取樣品進行產品質量的檢查,以杜絕規格、質量不合格材料進場,明確對不合格材料有清場制度,從材料上杜絕外墻滲漏的起因。
2.3 施工因素導致滲漏
外墻施工質量,特別易滲漏部位施工質量差,是造成外墻滲漏從而引起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
框架結構外墻柱與砌體連接處不埋拉結筋或拉結設置不牢固,拉結筋間距數量、長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濕度膨脹系數差異較大,導致連接處開裂是漏水的多發處。
砌體找平層、抹灰層砂漿未按設計配制,引起砂漿強度差,干縮開裂。
外墻面磚與打底砂漿粘結力不足形成空鼓,飾面磚構縫不嚴密,出現砂眼及裂縫。
細部構造,如窗臺坡度、鷹嘴、滴水槽等未處理好造成雨水滲透,門窗安裝未進行細致的防水處理。
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孔密封處理不良。
3 框架結構外墻滲漏的治理方法
施工前,施工及監理人員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方案,制定詳細的“墻面防水施工技術交底書”,同時制定施工工藝流程詳圖。施工中要加強過程控制,嚴格監督外墻砌筑按設計要求、施工規范及當地規定進行施工,并對外墻易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重點預防。
對基面進行清理,鑿除表面污物并清掃干凈,必要處可用聚合物水泥凈漿抹刷2-3遍,以增強砂漿與基面的粘結能力。
嚴格控制砂漿的標號和質量,打底找平層建議用微纖維加減水劑的水泥砂漿,即可做找平層也可作防水層;外墻找平抹灰層遇不同材料交接處宜加掛金屬網,高層建筑超過24米高的部分外墻,找平抹灰層應全部加掛金屬網。
找平抹灰施工前,對外墻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墻的頂部、空心磚外墻的豎縫,首先進行堵洞和勾縫,并作為一道工序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抹灰。找平抹灰施工時應分層抹灰,兩層找平操作間隔宜控制在24小時以內。
飾面工程施工前,要求墻體基面和面磚均先潤濕且陰干,在防水層上貼飾面磚時,要掃一遍聚合物水泥素漿。如打底層平整,可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料的乳液加水泥直接粘貼面層,把粘結層和防水層合二為一。外墻面磚勾縫時,要先清理勾縫內疙瘩并用水潤濕,勾縫砂漿宜稠一些,建議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抗彎強度、韌性、粘結力大,不易開裂),保證縫隙內料漿密實飽滿,縫面平整光滑、無砂眼及裂紋。勾縫后要及時淋水養護。
加強細部構造處理的質量控制,內窗臺要高于外窗臺2厘米左右;外窗臺向外坡度應≥20%;窗檐、鷹嘴坡度≥20%;滴水槽寬、深應≥1厘米;層面天溝與女兒墻陰角處應做R=100毫米圓弧角;層面女兒墻要做泛水處理
外墻使用的砌體磚建議使用三排多孔磚或其它輕質實體砌塊,當使用空心磚砌筑外墻時必須選用完整的無破損的磚,砌筑時不得打磚不足模數部分必須用實心磚或素混凝進行補充調整,相應的拉接鋼筋必須按規范的要求設置。同時對于諸如腳手架眼、纜繩孔洞等造成的墻體缺陷要認真修補,不留隱患。
對于復雜的外立面造型,在窗口附近和外維護墻砌筑,拉結鋼筋一定按要求留置。
外墻的保溫系統盡量采用聚苯顆粒砂漿保溫體系,此體系杜絕了點粘外保溫體系的空心夾層,極大地減少了滲漏點(苯板或擠縮板之間有縫隙),并且能夠做出一些局部的造型線條。
陽光房和虎頭窗等根部一定要做好防水附加層并且防水卷材全包,保證施工質量。
屋面突出的構筑物等如煙囪、排氣管道和天窗等根部一定按要求做好防水處理。造成框架填充墻結構外墻滲漏的原因較多,上述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產生滲漏,滲漏是質量通病,但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們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切實按規范的要求精心施工,認真對待每個環節,并且積極采取先進的和科學的施工工藝及新型材料,滲漏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外墻滲水現象的防治應從材料,施工及構造等環節上的選擇、處理上來消除滲漏現象的隱患,根據實際條件,制定出相應的施工措施,強化質量監督檢查,認真執行相關規范和操作規程,就能有效防止滲漏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工程質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