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洋
摘要:黑龍江省與俄羅斯一江之隔,有共同邊界3800公里,邊境線上有25個國家一級口岸,已經建成的貿易區有3處,開展對俄貿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邊境貿易活躍,初步形成了以省中心城市、邊境口岸連結俄遠東、西伯利亞和俄羅斯腹地的市場網絡。俄羅斯是黑龍江省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在經貿條件、伙伴關系、投資環境等方面都將發生明顯變化,這些對俄羅斯與黑龍江省的經貿合作將產生重大影響。
關鍵詞:俄羅斯;黑龍江;貿易現狀;對策
1俄羅斯與黑龍江省貿易現狀
1.1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貿易方式
黑龍江省對俄貿易方式趨于多樣化,已經發展為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加工貿易、互市貿易、技術貿易等多種形式。尤其是開發區建設取得新進展,近5年來,全省開發區累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25.2億元,實現稅收總額239.4億元,實現進出口80.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8億美元,帶動就業38萬人。綏芬河互市貿易區啟動運營,初步具備開展跨境貿易、投資、旅游等綜合功能。在中俄雙邊貿易中,黑龍江省自俄羅斯的進口則以能源和原材料性商品為主,主要品種有飛機、鋼坯、肥料、原木、凍魚、成品油、鋼材、船舶、紙漿、塑料等,其中鋼材、原油、原木和成品油占了將近一半,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所占比重不大。
1.2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貿易結構
俄羅斯重工業畸形發展,重工業部門、軍事工業、采掘工業比重大,有向黑龍江省提供機械設備、軍事裝備、礦產品和原材料的能力;俄羅斯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科技潛力巨大,居民文化素質較高,工農業產量居于世界前列,工農業產值,占原蘇聯生產總值的70%。黑龍江省農業、輕工業發達,可向俄羅斯出口大量的農產品和輕工產品。從外貿出口產品構成看,俄羅斯呈現出原材料化和初級產品化的趨勢,能源與原材料占其出口總額的75%以上,而進口商品中食品、食品原料、輕紡產品、日用消費品則占其進口總額的50%以上。黑龍江省對俄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俄對黑龍江省出口以原材料為主,機電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各自與對方的進出口貿易構成中所占比重居次要地位。
1.3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貿易量和貿易額
2004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累計實現進出口總值38.2億美元,其中,出口占全國對俄出口的23.7%;進口占全國對俄進口的13.8%。
2005年,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完成56.8億美元,同比增長48.5%,占全省外貿進出口額的59.3%,完成全年對俄進出口計劃的118%。其中,出口占全國對俄出口總額29%,占全省出口額的63.2%;進口占全國對俄進口額的11%,占全省進口額的52.6%。
2006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總值達到6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高于全國對俄增幅3.1個百分點,占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2%。其中,出口占全國對俄出口的28.7%;進口占全國對俄進口的12.2%。
2006年,黑龍江省對俄進口保持較快發展水平,對俄出口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從黑龍江省對俄進口情況看,12月創全省對俄單月進口最高值,達到2.9億美元,1月進口值最低,為1.3億美元,8月增幅最高,為77.8%;從黑龍江省對俄出口情況看,9月創全省對俄單月出口最高值,達到5.9億美元,2月出口值最低,為1.9億美元,但創全年最高增幅,達到57.9%。
機電產品和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長,資源性和戰略性產品進口增長顯著,機電產品出口6.8億美元,增長1.1倍,在對俄出口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6%,上升到15%。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長,服裝及衣著附件、鞋類、蔬菜、水果及堅果、谷物及谷物粉出口額分別增長13.2%、11.5%、15.7%、25.6%、33%。原油、肥料、原木進口額分別增長68.9%、22.1%、17.6%。對俄初級產品進出口總值16.7億美元,增長15%,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5.5%下降到25%。其中出口2.3億美元,下降5.8%,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4%下降到5.1%;進口14.4億美元,增長19.3%,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5.4%,上升到66.9%。對俄工業制成品進出口總值50.2億美元,增長18.7%,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4.4%上升到75%。其中出口43.1億美元,增長20%,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3.6%上升到94.9%;進口7.1億美元,增長11.7%,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4.6%下降到33.1%。
進出口商品價格攀升,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鋼材、原油、紙漿進口商品價格出現較大上漲。原油、紙漿進口平均價格分別較同期上升16.3%、15.2%,鋼材進口平均價格漲幅高達111.9%。出口商品中鮮凍豬肉、稻谷大米出口平均價格分別上升6%、2.9%,電子計算器出口均價上漲幅度顯著,漲幅為52.2%。
2 發展雙邊貿易的對策
2.1 黑龍江企業界應該制定長遠而有效的發展戰略
黑龍江省企業界應提高經貿水平,加大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高精尖、高附加值產品貿易的比重,加強在投資、教育、科技、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全面合作。目前,雙方在外貿信貸、保險、結算、仲裁和信息領域的合作水平不高,使雙方經貿合作難以取得突破性發展。必須加快服務貿易領域合作,推動中俄經貿發展。因為這些領域的合作,既可增加貿易額,又是所有合作領域發展的基礎。
2.2 組建黑龍江對俄投資企業集團
黑龍江省對俄投資雖然進行了很多年,但投資規模小、小項目多。主要原因是缺乏統一的科學管理與協調。各家公司只顧各自的項目與利益,投資分散,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規模化經營是黑龍江省在俄企業擺脫經營虧損,提高經濟效益,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黑龍江省應制定有效措施,鼓勵、扶植有實力的企業集團或者組建對俄投資集團對俄進行投資,吸收大公司、大企業及金融等部門參加,積極引進省內大公司、大企業、大集團與俄羅斯大型企業對接,發揮黑龍江省石油、煤炭、機械、林產品生產、加工和農業開發優勢,選擇高科技、高附加值、市場占有率高的大項目,參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資源開發。
2.3黑龍江民貿區向出口加工區或自由貿易區方向發展
關貿總協定第24條第3款規定,關貿總協定的各項規定不得阻止任何成員為便利貿易給予毗鄰國家某種好處或減讓等利益。此外,1993年12月5日貿易談判委員會通過的部長決議與宣言《關少有利于最不發達國家措施的決定》和1994年4月15日《馬拉喀什宣言》提出的對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優惠待遇,均適用于邊境貿易。這些規定的主要內容是:(1)"本協定的規定不得解釋為阻止任何締約方為便利邊境貿易而給予毗連國家的優惠"。(2)"此類協定的目的應為了便利成員領土之間的貿易,而非提高其他成員與此類領土之間的貿易壁壘;在此類協定形成或擴大時,參加方應最大限度地避免對其他成員的貿易造成的不利影響"。因此,邊境貿易除了享受入世的基本權利外,還享有與毗鄰國家通過雙邊協定給予邊境貿易的優惠待遇,以及國家給予邊境貿易的優惠政策。所有這些都有利于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邊境貿易區的發展。
目前,黑龍江省北部沿邊口岸城市綏芬河、黑河、滿洲里、琿春均設有對俄邊民互市貿易區。鑒于俄羅斯正在治理"灰色進口",打擊"包機包稅"等不規范貿易方式,限制俄自然人免稅攜帶貨物入境的金額和數量,中方應適當控制境外民貿市場的建設規模,同時對邊境地區的邊民互市貿易區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重點扶持,促其提檔升級。長遠目標是把黑龍江省單方銷售輕紡日用品的互市貿易區發展為中俄聯辦的國際自由貿易區。由此,黑龍江省應多設立一些邊貿口岸,并適當辟建若干出口加工區,使這些出口加工區利用東北老工業基地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實力,借助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這些出口加工區辦成本地區的對俄出口加工貿易中心、高科技產品研發制造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
3結語
黑龍江省與羅斯經貿合作所面臨的大環境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好局面,雙方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機遇,從共同利益出發,堅持互利互惠原則,以東北亞乃至亞太市場為導向,依托資源開發和技術開發,實現生產要素的跨國優化組合,使區域內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得以迅速形成和發展,通過投資、技術、勞務和貿易的多邊、多層次合作,提高產業素質,改善居民生活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振興經濟,從而促進黑龍江經濟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