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立志
“5月份都淡的不成樣子了。”近日,福田輕卡的一位經銷商向記者抱怨。
隨后,記者在輕卡市場走訪時發現,“汽車下鄉”政策在帶動不少微客企業銷量“翻番”的同時,并沒有刺激輕卡市場的神經,甚至有媒體爆出其對輕卡市場的貢獻度為“零”。
在一片“呼吁”聲中,國家出臺了主要針對商用車的“以舊換新”政策,但具體細則仍未公布,其對市場的拉動作用也未顯現。眼看著轎車、微客銷量的不斷走高,不少輕卡企業終于按捺不住,開始主動出擊。

呼吁打破“換購”瓶頸
“5月份我才賣了不到10輛車,可憐啊。4月份的時候,沒到半個月我就賣了15輛呢。”上述福田的經銷商向記者抱怨到,“近來我們的銷售一直不是很好。”
據了解,今年1-4月我國輕卡銷量為48.56萬輛,同比僅增長3%,而微客銷量則同比增長40%以上。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汽車下鄉”中輕卡換購所受諸多限制仍沒有解除,財政補貼款也未到位,因此政策并未對輕卡市場產生實質性刺激作用。
5月15日,多家企業在簽訂“汽車下鄉”《銷售服務承諾書》時,呼吁能夠將“換購”這一“汽車下鄉”的限制性條件取消,同時希望能夠將補貼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以便更直接地刺激市場消費。
記者了解到,在農村市場中約70%的貨運車輛掛的是“農機牌”,沒有報廢換購的資格,而另有20%的輕卡屬于“無照經營”,只有剩下的10%有資格享受到“換購”的待遇。但在這10%里面有多少人愿意換購還是未知數。
沈陽金杯總經理助理郭乃龍甚至表示,“政策對于我們銷量的貢獻度是零。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換購出去一輛車。”
企業開展“自救”行動
“沒辦法,只好我們自己主動走出去,搞搞促銷了。”福田經銷商向記者表示,“我們這次參展也是尋找一些潛在的客戶。”
他說的“參展”是福田專門組織的一些經銷商主動走到農村,去挖掘一些潛在的客戶,“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在北京的沙河,收獲還可以。”
除了“汽車下鄉”,北京的黃標車置換也被他認為是不錯的商機。“從4月1日起,黃標車禁止進入四環,10月1日禁止進入五環。據說有幾十萬的淘汰量,相當期待呀。”然而,諾大的商機不只福田看到了,江淮同樣給予了厚望,而且積極展開了行動。

5月13日,為了更多地了解客戶需求,擴大在北京黃標車置換中的影響力,江淮汽車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用戶體驗活動。幾十位來自北京的江淮國Ⅲ輕卡用戶、黃標車置換企業的代表來到合肥,實地參觀江淮國Ⅲ輕卡的生產過程。
與此同時,江淮還在全國啟動了“品質行天下,致富肩并肩”的市場共贏計劃,以此來進一步彌補“汽車下鄉”對輕卡拉動不足的現狀。南京依維柯也開展了“致富躍進村”活動。
在“汽車下鄉”冷落輕卡的同時,企業開始主動走出去,積極開展“自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