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甲卿
摘 要:武漢市以其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向來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就其經濟總量來看,2008年,武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960億元,同比增長15.1%。文章對武漢市的總體經濟狀況以及在我國的功能與定位展開研究。
關鍵詞:武漢市 城市定位 城市功能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7-268-02
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新的發展期,同全國一樣,武漢的經濟也獲得了新的發展活力。但是,在整個80年代,由于國家的經濟政策與投資重點逐步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到90年代初,國家基建投資的50.1%放在東部,而中部地區只占26.6%,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經濟中心的武漢,因為缺少國家投資的拉動,而陷于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少有的困難和不景氣時期,經濟增長處于相對低谷的狀態,武漢在中國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也明顯減弱。
進入90年代以后,由于國家在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上進行了調整,即在繼續開放開發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的同時,進一步開放開發中西部地區,國家投資重點向中西部轉移。以上海浦東地區開發、三峽工程建設為契機的長江流域經濟帶的開發,使得處于長江中游地帶的武漢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又重新凸現出來,武漢作為中國重要工業基地和中心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一些新的主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開始在武漢形成,而且,由于國家批準武漢為對外貿易口岸,武漢作為中國內陸地區貿易中心和轉口碼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增強。
一、武漢經濟地理概況
武漢位于中國現代經濟版圖的幾何中心,距離北京、上海、廣州三大經濟中心各1000公里。國家最近提出了武漢8+1城市圈實驗區規劃,說明武漢在政府心目中還是具備相當重要的地位。武漢應明確定位為華中地區的科教文化中心、物流商貿中心及現代制造業中心,經濟地位在國內處北京、上海、廣州之后,與天津相當。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圍繞不同的方向側重發展,10年內武漢可建設成常住人口1500萬、GDP1萬億的中部大都市。以下將對武漢市所處的經濟地理環境以及戰略規劃做一下概述。
武昌:武漢現有20多所大學,大部分校區都位于武昌,漢口、漢陽也有幾家。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等綜合性大學要保持和進入全國一流行列,武漢化工學院、中南民族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美術學院等院校的目標是成為本專業國內一流,海、陸、空部隊院校、湖北商學院、工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學院(還有些漏的)等院校要找準定位,不求大,但求專。大學并非一定求“大”,軟實力和吸引力才是關鍵。武昌區要統一規劃大學用地,建設成為中國自然環境最優美、學術氛圍最具吸引力的開放式大學城,吸引本省和陜、豫、川、皖、贛、渝、湘、貴,乃至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才俊到武昌就讀。武昌可容納學生、教職工以及相關服務行業人員150萬人以上,直接拉動消費GDP可達千億,承擔為華中乃至全國培養和輸送高等人才的職責。
武漢交通方便,全國各地到武漢都比較方便,高速列車網完善以后武漢作為全國高鐵樞紐更加方便;而且生活成本低,一個學生在武漢一個月500元可以過的很好,不會對家庭帶來較重的負擔;并且高校氛圍濃重,大學個個歷史悠久、占山為王,武大珞珈山,華科喻家山、華師桂子山、武工元寶山等,還有東湖、南湖,環境優美那是沒得說。
漢口可以定位華中經濟中心,主要指物流和金融。漢口繼承百年傳統,強化華中商品批發第一重鎮地位。武漢交通方便,九省通衢,天下貨云集漢口,再向周邊省分散。漢口應重點建成華中規模最大的商品批發城,尤其要重塑誠信品牌,萬不可走漢正街假冒偽劣的衰敗舊路。漢口沿江一帶在武漢的地位類似廣州珠江新城-員村地段,應重點發展中央商務區和會展區及衍生的一系列產業,吸引大型物流企業華中地區總部甚至中國區總部落戶本地。天河機場—漢口火車站附近有大批空地可開發空港鐵路物流園區,建立大型倉儲倉庫作為貨物集散地園區。簡單地說,漢口著重發展貿易,天南海北的人齊聚漢口,全國的貨在武漢都能買到,這里面商機無限。
漢陽作為老工業基地,應定位發展現代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以汽車制造為支柱,依托東風集團,建設摩托車、微型、家轎、SUV、輕卡、重卡一系列汽車組裝廠。此外大力發展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灶具等白色家電制造,引入廣東格力、美的、格蘭仕等名牌在漢陽設廠。圍繞汽車、家電總裝廠,扶持和發展數千家中小型汽車、家電工業相關的模具、電子、機械加工等配套生產廠。
全球經濟危機給廣東、上海等外向型經濟發達地區帶來了巨大影響,對武漢乃至中部不發達地區應該是帶來了希望,國家已意識到中部振興、擴大內需的重要性。
二、建設武漢市的重大戰略規劃
在進入世紀之交的2000年,國家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戰略決策——西部大開發??梢哉J為,西部大開發將是整個21世紀中國現代化建設歷程中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事件,它不僅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也將對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武漢來說,西部大開發當然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它給武漢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一,進行大規模的現代交通運輸及電訊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改善西部地區落后的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必將采取的前期基礎性步驟;同時,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亟待開發。武漢以其強大的工業物質技術基礎和雄厚的科學技術力量,積極參與西部地區交通運輸及電訊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資源的開發,將極大的推動武漢經濟的發展,拓展武漢經濟發展的空間,增強武漢經濟的實力。
第二,西部大開發無論是進行大規?;A設施建設,還是進行資源的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渠道是資本市場,因而,大量的資金需求必將為作為內陸地區重要金融中心--武漢的金融資本市場的發育和拓展提供機會,也為國有資產的并購重組注入推動力。
第三,西部地區長期以來由于經濟發展不足也使市場發展不充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區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拓展空間。對于現時深受市場需求不足困擾的武漢經濟來說,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拓展空間的市場,是至關重要的。在歷史上,武漢同西部地區既存在著廣泛的商貿聯系,在西部地區還有著廣闊市場和一定競爭力。積極進占西部大市場,盡可能擴大市場占有量,將有助于武漢及其周邊經濟腹地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將使武漢作為內陸地區轉口碼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
因此,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所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武漢的經濟發展必將跨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武漢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將更加凸現,其作為中國內陸地區(包括中部和西部)最大經濟中心的地位將進一步確立,而且,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作為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國光谷)的建立和發展,必將大大提高武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不僅在國內而且也在國際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世人只要提到中國光谷,就會想到武漢,或者一提到武漢,就會想到中國光谷,從而使武漢真正成為一座國際性城市。從功能上看,武漢作為內陸地區重要的商貿金融中心、現代工業基地、現代教育及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現代交通與信息中心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增強,而且是湖北及其周邊地區參與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前沿陣地。
參考文獻:
1.2004年湖北武漢交通業郵電業實現全面協調發展.http://finance.memail.net,2005.2.22
2.倪鵬飛.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讓中國城市共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3.程啟智,向宏橋,賀仁輝.武漢市中小企業集群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7(1)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 天津 300000)(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