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偉
近幾年來的中考題,鮮明地體現了政治學科的特點和本質,它既要求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又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初中政治課教學要適應中考的要求,必須堅持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素質一起抓的觀點,才能實現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掌握基礎知識,注重全面、準確、熟練的訓練
基礎知識是綜合能力的載體。政治學科能力的培養,必須以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為前提。據統計:九五年中考試題有39分是考查識記能力的,44分是考查理解能力,考查內容均為中學教學內容中最基本的知識點以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此,中學教學中必須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必須進行“全面、準確、熟練”的訓練。
1. “全面”訓練
所謂全面訓練,從知識內容上來講,就是要求學生系統復習教材及考綱規定的所有知識點。對每個知識點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掌握。從知識的前后關聯看,學生必須把握各知識點前、后、左、右的內在和外在聯系。從知識量上來說,學生必須做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真正達到廣度不留死角,深度不留疑問的目的。
2. “準確”訓練
所謂準確訓練,就是要求學生對所需識記的知識,必須準確無誤,分毫不差,做到把握“兩綱”不超綱,落實教材不漏題,而要建立的準確記憶的方法。(1)掌握規律。引導學生學會眼、耳、手、腦分工合作,多者并用,準確識記,掌握知識;(2)標志重點。對重點識記內容,用特殊的符號作出標志,在標志中記憶理解;(3)加工整理。要求學生按專題、分專項整理識記內容。要求體系完整,結構清析,要點明確,識記內容全面。在此基礎上定期復習,防止遺忘,加深識記的程度和時限。這樣既可以達到準確記憶的目的,又可以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把握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增強能力奠定“物質”基礎。
3. “熟練”訓練
所謂熟練訓練,就是講學生在復習中要取得最佳效應,要達到對已掌握的知識,時刻記憶清楚,處處運用得心應手。這樣才能在錯綜復雜的中考題中穩操勝券。因此,在全程復習訓練中,必須把訓練學生的熟練技巧放在教學過程中的首位。具體訓練方法:(1)化整為零。按章分節逐題地去識記、分析、揣摩、理解;(2)反復實踐。政治學科知識點多而零散,抽象性強,系統性差,學生在復習中要隨時隨地地將已記憶的基礎知識放到具體的問題中去分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熟練識記的目的;(3)經常反思。要制定計劃,經常回顧,使識記的知識通過反思的過程在自己頭腦中生根、開花、結果;(4)強化訓練。為培養興趣,調動積極性,克服枯燥乏味的現象,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檢查識記的方法。比如:默寫、提問、練習、競賽、考試等等,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二、培養基本能力,注重閱讀、遷移、程序訓練
政治中考強調考查學科能力,特別是辯證思維能力。九六中考命題,著重考查了理解、比較、分析、判斷等中等層次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政治課教學的基本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實施三個“注重”。
1. 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各種能力的基礎。提高閱讀能力,一要注意課文的歷史背景和現實背景;二要讀出課本中觀點與材料的關系;三要理清課本中知識點的前后聯系,搞清知識結構和框架。
2. 注重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
首先,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這是遷移知識的重要前提;其次,在全程訓練中要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例舉相同的事例證明不同觀點,或列舉不同的事例歸納共同的觀點,或綜合舉例證明觀點。這是培養知識遷移的重要方法;再次解剖標準答案,引導學生深思標準答案解題的角度、理論依據以及聯結基礎與能力的紐帶,進而找出答案;然后在找同類型試題。按照標準答案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實踐訓練,使學生掌握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基本途徑。
3. 注重培養解題的程序意識
正確的程序意識有利于防止學生在紛繁多變的中考題中,心慌意亂、束手無措;有利于學生在紛亂的題目中按部就班的理清頭緒,條理篩選,迅速掌握主動權。根據多年來的研究表明,政治學科的客觀性試題的解答一般要遵循這樣的解題程序。(1)找出核心觀點;(2)選定回答問題的理論根據(即原因);(3)圍繞題目要求回答的問題,扣題分析、歸納要點,分出層次,逐一解答;(4)針對核心觀點,做出總結。
三、訓練基本素質,注重培養政治意識
政治學科針對性、現實性強,中考突出強調整理論聯系實際,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農業問題、中央與地方關系問題、香港問題等,特別是在最后一題中,讓學生談建議,這更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因此,政治課教學在內容上必須改變過去那種脫離現實,照本宣科的弊端,在形式上必須改變過去那種“我講你聽”、“我灌你輸”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防止把生動活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變成枯燥乏味的教條。
所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教學:
1. 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有聲有色的思想教育
在講授基本知識時,要注重啟發、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判斷是非,辨別正誤。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從社會生活中選出實例充分論理,不僅要曉之以理,而且還要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激發學生從現實中提出問題,在現實中找答案的學習興趣。要克服空洞說教的做法,多運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生動形象地開展教育,這樣就可以將抽象的理論和具體的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增強教育力度,提高教學的效果。
2. 運用多種形式,進行生動活潑的思想教育
要組織各種形式的報告、講演會、座談會、評講會等,使學生認清道理,提高認識水平,誘發政治覺悟,用正確的理論觀點分析社會現實中的消極現象,達到提高學生識別是非的能力,抵御丑惡的素質。
3. 結合時事教育,進行有的放矢的政治教育
要充分利用每周一節的時事課,幫助學生了解當代國際國內重大時事,引導學生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大事。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國內外大事和政治氣候,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又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加深對課本基本理論的理解和運用。
政治學科是一門理論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把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兼顧起來,才能有效地達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培養跨世紀的合格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