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學
摘要:培養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關鍵詞:創新意識 探究式教學
一、培養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敢于打破常規,破除陳舊觀念,提出新觀點、新見解的精神狀態,是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充滿精神活力的良好品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尊重他們獨立的人格,為他們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給學生應有的權利,讓其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教師只充當配角,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創新意識。
(一)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在物理教學中,興趣能促進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它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催化劑,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的內在動力。教師應竭盡全力,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介紹物理知識在科技、工農業生產及生活中的應用,誘導學習物理的傾向,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創設演示實驗情景,引起興趣。通過設計巧妙、現象新奇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好奇及疑惑不解,從而急于弄明白“這是為什么”。如在講“熱傳遞”的知識時,僅用語言描述就平淡無味,引發不了興趣,若能演示好“紙鍋燒開水”、“煮小魚”實驗,實驗的新奇性就會強烈地吸引學生,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原因在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中紙是一點就著的,小魚會煮死的,而實驗結果與經驗相矛盾。在此基礎上,教師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去思考,發現其中奧秘,對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大有幫助。
(三)利用電教設備,引發興趣。如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教師若利用投影儀表演一個“小兔”、“小狗”的活動手影,學生會感到很有趣,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也使光的直線傳播內容水到渠成。
(四)導入語的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中導入新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若在此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新課時一開始就產生熱烈的情緒,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那么整節課就有一個可喜的開端。物理教學導法很多,如:趣味游戲導入法、物理故事導入法、設置懸念法、提出問題猜想法等。
(五)建立課外物理興趣小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自制儀器,做小實驗,搞小創造,寫小論文,舉辦專題晚會,進行科普知識競賽,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在這些令人愉快的活動中,學生學得活潑,個性特長的發展也有了機會,激發了求知欲望。尤其是平時物理成績一般的同學,參賽作品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夸獎后會獲得成功后的喜悅,因此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成績大增。這些活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創新熱情,同時也對培養學生學物理、愛物理的品質十分有利。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一)探究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對照學習目標結合新課內容,仔細梳理知識,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鼓勵學生盡量獨立探究所發現的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可與周圍同學討論研究,仍解決不了的,可向老師反映與老師討論共同解決。這樣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其他各種能力,又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才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絕對不能訓斥學生,而應該充分肯定他們的獨立見解,并加以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澄清模糊錯誤的認識,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善于提問,大膽猜測,捕捉靈感。
(二)改革實驗教學,突出主體地位。傳統的實驗教學,大多采用教師先講原理、步驟、數據處理,然后學生按教師所述的進行實驗操作,完成實驗報告。這種方法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和實踐,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我的做法是把實驗的權力全部交給學生,先找實驗原理、器材、再定操作步驟,這些全都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在一旁點撥指導,這樣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激發了思維,又培養了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