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曄
摘要:目前,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綜合性學習方式中,教學理念尚未得到實質性的轉變,對過程和主體的整體性關注不夠,存在大量制約綜合性學習的因素,存在“唯語文”的錯誤傾向。因此,我們教師應轉變觀念,優化教學結構,防止錯誤傾向,從而能夠多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構建指導學生綜合性學習的綠色通道。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活動 素質教育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它正受到廣大教師們的關注,更受到學生們的歡迎。作為語文教師,應重視發揮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為學生構建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綠色通道,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真正實現“以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這個根本性的要求。那么,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地構建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綠色通道呢?
一、教師轉變觀念,有利構建綠色通道
開展綜合性學習,我認為教師應轉變觀念,在師生關系上要變“師道尊嚴”為“平等、和諧、民主、互動”,在學習方式上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樣教師就會變傳統的“聚焦式”教學轉變為“立體型輻射式”教學,變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為以“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從而構建學生學習綠色通道,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二、教師優化教學結構,真正構建綠色通道
綜合性學習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操作起來難度大。所以,我們語文教師要優化教學結構,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真正構建綠色通道,切實保障素質教育的實施。
(一)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在教學中抓住一個“趣”字來激發學生思維:老師要采用“聽音樂、猜謎語、讀畫片、講故事、背古詩、說成語、引名言警句”等多種形式創設學習情境,在進行《黃河,母親河》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播放黃河大合唱的部分歌曲,在進行《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播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在進行《蓮文化的魅力》專題學習時用猜謎語的形式來導入。
2. 在活動中抓住一個“情”字來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在《漫游語文世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行準備小品《錯別字的煩惱》,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可以便學生樹立語言規范意識。
3. 在課堂上抓住一個“疑”字來突破難點:可采用“每人提三個問題”的形式突破難點,在《成長的煩惱》的活動中,讓學生自己設疑,“為什么爸媽非要管束我?我應有怎樣的心態和爸媽相處?怎樣做到理解爸媽的做法?”
4. 在自讀品味中抓住一個“悟”字來引導學生表達感受:在《走過四季》的活動中,要求學生查找有關四季的成語、俗語、古詩等,并為課文做畫,課外查找有關四季的美文,用“我喜歡……因為……”的句式說出一段話。
(二)教師給學生創設課堂外的探究空間
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安排充裕的、自由的、開放的學習時間,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到課外去查找資料獲取信息,然后再整合知識,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的教育體系,還要引導學生辦文學社、演課本劇、整理民間傳說等,打破教室這一固定的空間,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中去學習語文,體現了綜合性學習的開放性和實踐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師生互動,開展綜合性學習
教師應力求把活動課做精、做全、做好,抓住“活動”兩字做文章。在《走過四季》的活動課中,我的操作過程是:
學生準備:為第三單元課文畫插圖;查找有關描寫四季景象的精彩文段;查找描寫四季景象的古詩名句;為喜歡的季節寫一句贊語。
教師準備:制課件。
教學過程:
1. 觀畫背文,感悟四季。教師用課件一一展示學生為課文所畫的插圖,學生用搶答的形式背誦課文,為同學們所畫的插圖配上課文中的語句。
2. 讀文品意,鑒別四季。學生讀出搜集的文段,學生判定文段季節,加上適當的標題,如“春到人間”、“夏日海濱”、“秋日情懷”、“冬之神韻”等。
3. 背誦名句,描繪四季。教師要求學生分組背誦描繪四季的名句、古詩,并組織比賽。
4. 快速造句,贊美四季。用 “我喜歡……因為……”的句式說一句話,如:我喜歡秋天,因為秋風吹熟了稻谷,吹紅了果實,給大地披上了新裝。
開展綜合性學習,教師要放開手腳讓學生去表現,讓學生既是綜合性學習的決策者,又是綜合性學習的實施者,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自身素質。
(四)練習鞏固多樣化,綜合評價學生
練習鞏固的多樣化,使綜合性學習事半功倍。如在《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活動中,我設計了多個競賽題:古今戰爭知多少、戰爭故事、戰爭成語、描寫戰爭的詩詞、戰爭的影響、有關戰爭的文學作品、古今戰爭的名言、戰爭的紀念地、你如何看待戰爭、要消滅戰爭應如何去努力、將來還會有戰爭嗎等。這些問題的設計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
(五)教師指導時傾聽
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學習的過程。學生群體的智慧和創造力大于單個的教師。教師走下講臺和學生交流,坐下來傾聽學生說話,讓學生閃現創新思維的火花。
總之,開展綜合性學習,教師進行活動的策劃是前提,師生共同準備是基礎,課堂上活動的實施、交流、分享、總結、評價是關鍵,每一個程序的設置都應當嚴密、合理,這才能構建綜合性學習的綠色通道,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三、防止錯誤傾向,確保構建綠色通道
教師在指導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為了語文而語文的“唯語文”傾向,有的只收集資料;有的把它當作課來上;有的缺乏整合特色;有的教師搞起了“放羊式”……諸如此類,所以教師要防止這些錯誤傾向,就應認識語文教學這是一種實踐活動,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來確保構建綠色通道。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多方面組織好綜合性學習,努力構建學生學習的綠色通道,真正為了學生素質和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廣闊的社會空間里得到多途徑訓練,從而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劉墨,《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溫州大學學報》,2006年8月
[2] 張鵬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中國教育報》,2008年2月22日
[3] 何金強,《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培訓的困惑和反思》,《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4月
[4] 袁振國,《反思科學教育、理解文科教育、解讀中國教育》,《北京社會科學》,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