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不滿日付千萬油費
當局強調臺美互信增強
美軍救災,臺褒貶不一
協助臺灣救災的美軍直升機及人員完成階段性任務,22日飛離臺灣。這次行動在島內褒貶不一,有人稱贊它“為臺美關系寫下新頁”,有人認為美軍來臺后的表現不如預期,并舉例稱每小時高達46萬元(新臺幣,下同)的油耗全部由臺灣埋單。
據臺灣今日新聞21日披露,“外交部”拒絕外援的公文曝光后,島內一片嘩然,民眾批評聲如排山倒海,接著馬英九否認拒絕外援,相關單位也向美方提出需要重型直升機支持。從8月16日到22日,美方除派遣運輸機載運物資外,還派遣了“丹佛號”兩棲船塢運輸艦,搭載MH—53E及MH—60S直升機各兩架,赴臺協助運送物資及機具到災區。在7天的救災任務中,共計出動75架次。不過,MH—53E雖然來得轟轟烈烈,但在美軍要求“安全第一”的情況下,吊掛的機具由先前期待的12噸“怪手”,縮水成數噸的“小怪手”和“小山貓”,“相形之下,臺灣機齡超過30年的CH47運輸機,就像出租車一樣,不但要運重機具,還要救援受困民眾”。另外,由于美軍不愿被炒作成登陸來臺,MH—53E加入臺灣救災行列后,“按照規定,只要進入我方領空就不能熄火,而油料費1小時就要46萬元,完全由我方來埋單,1天24小時下來,費用高達1104萬元,真的是所費不菲”。今日新聞還援引臺灣軍方人士的話說,美方對臺灣南部災情非常清楚,早就通過衛星畫面了解了災區受損情形,包括哪里有嚴重泥石流,何處道路、橋梁被沖毀,甚至哪里有生還者等待救援等,“美方取得的信息,比臺灣官方還要清楚,但國軍透過管道向美方取得災區衛星畫面時,美方卻以有軍事、外交考慮為由,拒絕我方要求”。有輿論懷疑,當初“外交部”通令駐外機構婉拒外援,正是考慮到了上述因素,“現在反向思考,倒是頗耐人尋味”。
島內媒體還把大陸與美國救災進行了對比。今日新聞說,大陸方面曾多次表示已替臺灣借好米格26直升機,強調這是民用航空公司所有,完全沒軍方背景,但因為涉及兩岸特殊政治及“國安”考慮,馬當局戒慎恐懼,再加上接受大陸捐贈的組合屋后,又有所謂的“陰謀論”傳出,馬當局更是小心翼翼,擔心如果再接受大陸直升機,恐怕被說成是大陸中央施舍地方,“因此,馬政府只好在龐大的救災與災后重建工作下,再當冤大頭”。文章認為,臺灣接受美國的直升機救援,婉拒大陸的直升機,“也體現了臺灣在國防上靠美國,經濟上靠大陸的現狀”。
消息披露后,島內反響強烈。一位名為“平凡的人”的網友說,美軍“工作撿簡單安全的做,然后還要我們付油錢,一天1000多萬,拿給災民用不是更好嗎?給美國人干嗎?還是這些人都是大美國崇拜主義者,不把錢拿給美國人花會很難過呢?……美援,真的想得太美了!”網友Y09認為,美軍直升機可以吊十幾噸的重物,但到了現場只愿吊幾噸,是做秀兼賺錢;有人直言美軍偽善,假借援助真演習,向臺灣要油錢。也有不少民眾認為,美軍在出任務前高喊“臺灣加油”,令人感動。
“國防部”不愿證實這些傳聞是否屬實。據《聯合報》23日報道,“外交部”22日晚發布了新聞稿,稱美方未來將視需要協商如何進一步合作救災及重建,臺灣也將仔細評估各災區需求,與美方保持密切聯系。“國防部”代表臺當局正式向美方表示由衷感謝。馬英九本人也向到訪的美國眾議員表達了謝意。他說,美軍在人道考慮下,首次動用直升機協助臺灣救災與復原的行動,是“臺美雙方恢復互信很重要的信號與象征”。馬英九感謝美國政府,采用了“創新的做法”向臺灣提供援助。美軍指揮官則稱,臺灣曾在美國發生卡特里娜風災時,提供許多物資援助,“美軍官兵們對于能夠參與這次任務,協助災民脫困,感到相當榮耀”。▲(傅 琳)
環球時報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