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醫院模式下,醫院手術室中心及ICU等候空間成為手術中心及ICU重要的組成空間。通過醫療背景、行為分析、實例接受三個方面分析現代醫院等候空間的設計內容和要點。為以后相關方面的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醫院 等候空間 行為分析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10092-01
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和醫療技術的發展,醫院的專業分科越來越細,科室內各個功能空間的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組成內容也更加豐富。醫院手術中心及ICU等候空間的設計應滿足與功能空間、交通空間聯系緊密,良好的室內、外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要求,以便適應醫學模式和醫院規模的變化。
一、設計要點
(一)醫療背景。手術室中心及ICU是醫院對病人進行手術診斷、治療和急危病人搶救的重要場所,在醫院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是展現一個醫院實力重要因素。一臺手術的時間,短則一兩個小時,長則十多小時;而ICU病人的護理時間更是由幾天到幾十天。在這段時間里,對病人的治療進程和護理狀況隨時都會出現變化,而一系列的變化都需要醫療人員給家屬通知和商議。家屬為了隨時掌握病人的治療進程和護理狀況,也會在醫院長時間的等候,期待及時得到消息、并作出決定。
(二)行為特點。等候空間,承載著家屬對病人情況的關心,也承載著醫護人員與病人家屬的溝通。醫護人員在手術室中心及ICU等候空間里主要是向病人家屬提供病人治療的信息,包括同家屬談話、提供相關協議、對家屬進行相關醫學知識的輔導等利于病患溝通的行為。患者與家屬在手術室中心及ICU是相互隔離的,他們之間的聯系需要醫護人員作為中間媒介。家屬在手術室中心及ICU等候空間里的行為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醫患配合行為,包括同醫護人員交流病人的治療情況、簽署相關協議、學習相關醫療知識等家屬在配合治療中與醫護人員直接接觸的行為;生活行為,包括就餐、飲水、睡覺、上廁所等家屬在等待是必須滿足的正常生活行為;等候休閑行為,包括休息、看雜志、看電視、閑談、抽煙等家屬在等候過程中打發時間的行為。以上的行為構成了手術室中心及ICU等候空間內最基本的行為方式,為手術室中心及ICU等候空間設計提供了相應的功能界定的依據。
(三)空間設計要素?;谝陨闲袨榉治?可以將手術室中心及ICU
等候空間內的空間功能界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醫患溝通空間,滿足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溝通的需要,為了保證病人的隱私應設計為單間;面積可以適當安排,只要能滿足雙方一對一的交流即可;中間布置一張桌子,兩次擺放供談話使用的椅子即可;可以不考慮采光要求,私密性要求是空間設計的要點。
生活空間,滿足病患家屬在手術室中心及ICU等候空間內必要的生活行為需要;設置廁所,24小時餐廳,供家屬睡覺休息單間休息室;規模不宜太大,只要滿足家屬該等候空間內能方便使用;廁所和餐廳可以考慮和相近的附屬設施聯合設置,單間休息室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考慮適當設計。
等候休閑空間,滿足病患家屬在等候時日常休息使用;設置等候室、電視機、報刊欄、飲水機等設施,由于該空間的公共性比較突出,同時也是家屬逗留時間最長的空間,可以將醫療知識宣傳欄也布置在期間;面積一般考慮在40-80平方米內,太小會方案空間本身的使用,太大會對醫院建設資源過于浪費;在適當的地方還可以設置吸煙室。
二、典型實例分析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建成于2003年9月,建筑面積7.6萬平米,設病床500張,建有現代化手術室16間、介入治療室5間。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手術室和ICU設置在二層,并設有病理室、檢驗室、中心實驗室、麻醉室、家屬等候區及24小時餐廳等配套設施。家屬等候區及24小時餐廳設置在二層的一側,面積約有500平方米,包括等待休息區和24小時餐廳兩個部分。其同醫院核心交通空間和手術部、ICU形成“品”字狀空間格局,保證了三者之間緊密的聯系。
醫患溝通空間,談話室布置在二層中部,與位于手術室和ICU的入口處,與家屬等候區以一條走廊相同,面積大約為40平方米。不足之處就是家屬等候區同談話間的舉例過遠,不利于醫患交流。
生活空間,24小時餐廳布置在二層一個角落,同等候室相緊密相連,面積約為250平方米,配有簡單加工食品的食堂。就餐區一面外墻設計為通面玻璃,加大了室內自然采光的面積。室內采用比較怡人的裝飾風格,盡量消減在醫院的不良感覺。桌子的擺設也比較生活化。等候室內另外布置有單獨的,專供家屬休息區家屬使用的廁所。
等候休閑空間,等候室面積約為100平方米,一面為外墻,保證了設計窗戶的位置,為自然采光和室內外空間的相互聯系創造條件。室內用藍色磨砂小屏風和沙發隔斷為一個大等候空間和幾個小等候空間。大等候空間布置有兩個條形沙發和電視機,每個小空間擺設有圓桌和休息椅子;條形沙發可以供家屬臨時睡覺是使用,而。大小等候空間之間又相互聯系,互相滲透,空間限定感較小,既滿足了部分家屬的私密性,又保證了公共空間的連續性。等待休息區色彩處理恰當,各類裝飾現代、簡練,有家庭客廳的溫馨感覺。室內盆栽植物有主有次,調節了室內的環境氣氛。另外還布置有垃圾桶、公共電話、飲水機等日常生活用設備。
三、結語
(一)與功能空間、交通空間聯系密切。等候空間作為醫院交通空間和醫療功能空間的之間的過渡空間,其包含兩方面的空間功能關系:一是交通空間人流分散的場所?,F代綜合醫院日門診量大都在幾千人次。做好等候空間和交通空間的連接,讓病患及家屬能夠清晰、快捷、方便的到達各個科室等候空間進行候診,吸收交通空間的壓力,從而使得醫院能夠正常的運轉。二是醫療功能空間的客廳。作為客廳,其承載著病患、家屬和醫護人員之間聯系的功能,同時也是家屬等待病人,了解病人治療進程的重要空間。所以,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其與醫療功能空間、醫院交通空間的空間組織關系。
(二)良好的室內、外環境。在整個就診過程中,患者及家屬等待的時間大約為整個就診過程的一半;在手術室家屬等候區里,家屬的等候時間同一個病人一臺手術的時間相當;在ICU的家屬等候區,家屬則要在等候區內度過更長的時間。營造一個舒適的等候空間室內、外環境,將有助于家屬生理、心理上的調節。
(三)完善的功能設施。現代醫院的規模都比較龐大,各項公共功能設施也比較分散。作為醫院最后一個層面的公共,等候空間應該滿足一寫基本的功能設施,如就近布置洗手間,設置休息區、吸煙處、公共電話、飲水機、電視機、報刊欄、24小時廚房等。同時也應有相應的設備滿足醫患之間的交流需要,如布置醫療知識宣傳欄、治療進程公布欄等。完善的功能設施,不僅能讓病人及家屬又一個舒適的等候環境,也能促進醫患間的溝通,保持良好的醫患關系。
作者簡介:
黃有曦,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