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
[摘要]印刷型期刊與電子型期刊要共生共存,除了做好各自內容外,還要加強對印刷型期刊的開發利用,并且使兩者在相對對立中存在的同時,通過吸取對方的合理因素來促進自身的發展。
[關鍵詞]印刷型期刊 電子期刊 優勢互補 共生共存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10185-01
科技的進步使圖書館的文獻結構發生了迅速的變化。網絡環境下應該如何加強印刷型期刊的開發利用,使兩者能優勢互補、共生共存是圖書館期刊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準確把握印刷型期刊和電子期刊的特點
(一)印刷型期刊的特點
1.優點:權威性大,可信度高。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印刷型期刊的編輯、出版、發行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范程序,版面清晰,內容完整可靠,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連續性好,可查性強。每一種印刷型期刊都是由某一特定的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沒有特殊情況每個圖書館都是連年訂閱并存檔的,讀者查閱方便;閱讀方便,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印刷型期刊攜帶方便,任何時間地點都可隨時閱讀。
2.缺點:出版周期長,加工管理環節復雜,存儲空間大,檢索借閱比較麻煩,信息查找不易等。
(二)電子期刊的特點
1.優點:傳播迅速、檢索方便。電子期刊是將信息以數字形式存儲在光、磁等存儲介質上,并通過計算機使用的一種出版物。對于讀者來說,足不出戶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快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獻信息;可實現資源共享。節省開支,便于不同地區、不同國際的人進行交流;電子期刊加工環節少,節省了人力、物力和儲藏空間;信息存儲容量大,傳播速度快且范圍廣。
2.缺點:信息可信度較低。由于缺乏統一管理機制,它不像紙質文獻那樣經過嚴格的編審制度,文獻質量得不到保障,因而在學術評價中還不能與紙質文獻相提并論。在科研考核、職稱評定中也得不到認可,使其可信度大打折扣;使用條件要求較高。電子期刊存儲信息的形式是數字代碼,所以必須配備與其要求相匹配的電腦,使用者還須懂得有關計算機硬、軟件方面的知識和具有相關軟件的應用技能;閱讀電子期刊易使人產生疲勞,對身體健康有害,不便于長時間閱讀。因而大多數讀者只在計算機上進行專題檢索和簡單瀏覽,而不是仔細品讀。據有關資料表明,即使在美國、英國等圖書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多數讀者依然習慣于閱讀印刷型期刊。因此,在短時間內讀者還很難完全適應和接受電子期刊。
二、正確處理好印刷型期刊和電子期刊的關系
在目前的條件下,印刷型期刊與電子期刊以其各自的特點和功用并存于圖書館領域。電子期刊在信息傳播、處理及利用方面的高效、快捷,以及各種媒體集成性帶來的直觀、全面等特點,都是印刷型期刊無法比擬的。所以,從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考慮,大力發展電子期刊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想電子期刊全部代替印刷型期刊是完全不可能的。印刷型期刊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有電子期刊無法比擬的優點,它仍然是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舊為廣大讀者所喜愛。它的權威性、方便性還會繼續給讀者帶來更多的依賴,所以兩者可能會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永遠并存。
當然兩者共存過程中,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應在相互學習、互相借鑒中互為條件、互補長短,共生共存。在這些相互影響和作用中,它們各自經歷著重新調整定位的過程。我們可以形成這樣的共識: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型載體的文獻資料必然會出現,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種趨勢在其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電子期刊還沒有完全克服自身缺陷,印刷型期刊在還受讀者喜歡時,兩者就必須共生共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協調好電子期刊與印刷型期刊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深入研究和探討并存時管理的新策略、新方法,這是時代賦予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歷史職責。
三、創新讓印刷型期刊與電子期刊優勢互補
印刷型期刊要想在網絡環境下守住自己的陣地,并且有所發展、有所建樹,無視網絡的巨大影響是不現實的。兩者在相對對立中存在的同時,又必須通過吸取對方的合理因素來促進自身的發展。一個媒介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另一個媒介的消亡。這些傳統媒介可以通過自身的變化獲得全新的發展機遇,顯示出頑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
筆者認為,無論印刷型期刊還是傳統期刊要想長遠的立足于社會,為人們所喜愛和接受,首先應在內容上下功夫。孫子曰:“先求不敗而后求勝。”因此無論是印刷型期刊還是電子期刊,都要先保障好自己的質量,然后借鑒對方的優勢來更好地發展自己。
當前電子期刊的內容生產環節相對薄弱,但其技術手段豐富,而印刷型期刊擁有強大的采編隊伍,在內容方面自然處于主導地位,但平面展開形式單一,而采用新技術要比創意內容相對容易很多。因此印刷型期刊當務之急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在內容制作上從平面文字圖片向音頻、視頻以及Flash等多媒體的立體融合轉變。在傳播內容時,可打破目前發行渠道中存在的束縛,實現更加精準有效和經濟實惠的傳播發行,尋求一條與電子期刊共生共榮之路。這樣兩者在發展過程中才會相互攜手,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也只有這樣才能推進整個期刊順應歷史潮流,才能共同獲得更大的發展。
現在讀者來圖書館查閱印刷型期刊的人數大幅度降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如果能迅速、方便地得到想要的信息,他們還是希望讀印刷型期刊的。這就需要我們從期刊的采購做起,盡量在印刷型期刊的種類上與電子期刊互補,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印刷型期刊與電子型期刊的的比例,這樣既保證了文獻資料的全面性,又不至于花費過高,而且還方便讀者。
在做好印刷型期刊服務工作的同時,必須把期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期刊文獻信息資源的深加工及開發利用上。在有序地組織開發整理豐富館藏期刊信息資源的同時,結合電子期刊、網絡期刊的開發利用,使期刊服務向信息多元化、社會化發展。在期刊服務方式上,要充分發揮館藏期刊的使用效率,不斷對電子期刊的使用方法進行讀者培訓,讓他們更有效地使用電子期刊;在期刊的宣傳上,可利用校園網、廣播、簡報、座談會等方式向讀者提示兩種期刊的種類和其所包含的主要內容。
總之,印刷型期刊與電子型期刊要共生共存,除了做好各自固有的陣地外,還要相互借勢探求新的發展之路,在固守中挺進,在挺進中謀求大的發展空間,電子期刊借助傳統印刷型期刊的內容、品牌優勢,印刷型期刊借助電子期刊的技術、平臺優勢,在相互影響中優勢互補、共生共存。
參考文獻:
[1]圖書館檔案管理的發展趨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4):102-103.
[2]淺談電子期刊與傳統期刊如何借勢雙贏對如流[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5):76-78.
作者簡介:
張雪,女,山東省萊陽市高級職業學校,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