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喜
一、 潮州箏樂的起源與發展
箏是古代多元文化的合力作用下發展起來的,最初常作為戲曲音樂伴奏樂器的一種,箏樂也依附于當地的戲曲劇種,后來才出現獨立的箏樂,成為具有器樂性質的獨奏表演藝術。傳統箏樂是以鮮明的地域特征來劃分風格流派的。各流派因地域的不同而風格各異:如河南箏樂流派、浙江箏樂流派、潮州箏樂流派等。本文所談到的潮州箏樂亦然,是潮州的民間音樂孕育了它,可以說它與潮州弦詩一脈相承,其音樂蘊涵著潮州民間音樂的語言特征和風格特點。
說到潮州箏派的風格特色,我們首先應談到——潮州箏早期是潮州弦詩樂合奏中的一件樂器。合奏時,所有演奏者都遵循同一份“原始譜”,各自按照樂器的性能、特點,根據個人的技巧水平、技法習慣來進行即興的加花演奏。由于每個人加花、變奏的手法各異,演奏技法各有特色,當地稱之為“造句”。因此,當地的彈箏人演奏相同的一首樂曲,除了骨干音和板數一致外,音樂旋法則大相徑庭,因此同一首樂曲常常會有不同調、不同箏家的演奏版本,潮州箏派的獨奏曲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音樂柔美委婉,表現手法細膩。較其它各流派而言,曲調風格鮮明、獨特。其最獨特之處在于其游移多變、細膩微妙的音韻變化。
二、 潮州箏樂的風格特征
潮州箏樂的風格特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單個樂音的特殊潤飾,另一方面就是滑音技法的運用。潮州箏派的作韻講究“音韻器樂化”,也就是如何使唱詩時心中對韻得到的獨特感受,通過作韻技法的演奏控制表現出來。它講究曲先入,由心到手,最終方能得心應手,達到弦、指、音、意的和諧統一。潮州箏曲中滑音的作韻演奏,首先要注意其鮮明、地道的風格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韻的音高變化要符合曲調的地方風格特點。
三、 潮州箏樂的演奏技巧
潮州箏最重要的技法是滑音?;羰枪殴~通過左手抑按琴弦來控制余音的變化過程,不同的運動方式對音樂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艏挤捌湟繇嵦卣鞴殴~的滑音就是左手在琴碼左側按抑琴弦或使其還原,通過對琴弦張力的變化控制,使樂音的余音在升高或降低過程中滑動變化。滑音主要包括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和點音,它們都是在按音技法的基礎上,由左手著弦的快慢先后而派生出的不同形態變化——由左手按弦動作的先后不同,派生出“上滑音”和“下滑音”,把上滑音和下滑音的動作連貫起來,使音的音高變化過程形成一個圓的曲線,又派生出“回滑音”,把回滑音的動作時值變短、速度加快,就派生出“點音”。此外所有滑音同時還兼有音高漸變過程中輕、重、緩、急的不同變化。
(1)音高在音樂中音高成分的變化是滑音作韻的前提條件,是音韻區別于余音的特征,因此音高是在演奏時可利用的最直接、最關鍵的音樂要素。
(2)時值滑音作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針對于單個樂音的潤飾變化,另一種是樂音與樂音之間的潤飾變化。
(3)音色具有不同的形態、性質和品質。韻是樂音發聲后的余音變化,韻在音樂中與聲相對應時,能夠體現其音色的獨特性。
(4 )力度通常情況下,我們所指的力度變化是指樂音音量大小的變化,韻是聲的余音,顯然其音量是不受控制的。但是在韻的音高轉折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一種力感。
演奏潮州箏曲要講究氣息下沉,心琴合一,以靜致動,右手多用大臂的力量,手腕略微抬高,讓手型自然下垂,在完全放松的狀態下進行演奏,特別是彈低音區時,要使樂句聯起來,讓音色濃厚而賦有穿透力。古箏講究右聲左韻,左手的基本功特別重要,左手的吟、按 顫及回滑音的彈奏,吟:左手揉弦時吟動的幅度小,輕靈圓滑。揉:以食指、中指上下揉出的均勻音波,根據音樂情緒要求可長可短。顫:左手在弦上按動出細密的音波,稱小顫,按動粗疏的音波稱大顫。“回滑音:一般有上、下滑動火下、上滑動,但不宜太膩,不能拖泥帶水。右手注意大指彈奏分法:即大指離弦觸弦要干凈利落,離弦的位置不能太遠,力從整個胳膊向下傳,注意點音要用指尖的力量,音色要求亮而柔和,不能堅硬,要求以聲載韻,在刮奏中,大指呈斜方45度刮奏,距離岳山一兩寸的地方音色最美。
總之,潮州古箏以韻補聲為核心,其藝術特色從本質上說,就是可塑性樂音在具體樂器上、具體音樂中的表現方式。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