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代表團訪華引西方猜測
專家:中朝關系不像部分外媒說的那樣脆弱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趙海濱 本報記者 王躍西 ●王盼盼
1日,朝鮮派出一個由外務省副相金永日率領的外交代表團訪問中國。中國政府稱這次訪問是中朝建交6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日韓及西方媒體則普遍將其與朝鮮最近的一系列“示好”舉動聯系起來,并對訪問目的進行猜測。
朝鮮中央通訊社當天報道了外務省代表團訪華的消息,但未透露其他信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隨后在記者會上表示,朝鮮外務省副相金永日的訪問是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的一部分,中國外交部有關負責人將同金永日見面,雙方將就雙邊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韓聯社評論說,在重啟朝核問題談判尚籠罩在各種冷暖氣流復雜交匯之中時,外交界的視線再次集中到中國一邊。由于金永日主要負責亞洲問題,且曾擔任六方會談朝鮮代表團團長,所以他在訪華期間除重點商討中朝兩國問題,還可能討論朝核六方會談以及中國向朝派遣特使等問題。如果中國決定向朝鮮派遣特使,也就等于有在中國調解下實現美朝事實上“間接對話”的意義。因此,金永日在同中方協商時,將會透露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在六方會談問題上的態度或者朝鮮內部的相關動向。
日本《讀賣新聞》稱,中朝將借此討論六方會談問題,中國可能勸說朝鮮重返六方會談。但共同社則認為,金永日訪華解決此問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兩國不會將主要議題放在六方會談問題上。
路透社的猜測更為“豐富”,報道稱,朝鮮最近頻頻做出示好舉動,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朝鮮試圖重新融入國際社會。聯合國最新制裁重點針對的是朝鮮軍火貿易。外交人士上周表示,一批從朝鮮運出的武器在前往伊朗途中被查獲。至少已有3艘疑似運載武器的朝鮮貨船已在外國海域被監控。還有人猜測,朝鮮今年的糧食收成欠佳,種種問題加大了朝鮮領導人肩上的壓力。
法新社報道說,今年4月5日進行遠程火箭試驗后,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進行譴責,隨后朝鮮退出六方會談,并再次進行核試驗,招來國際社會的憤怒和更嚴厲制裁。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對峙后,朝鮮最近向美國和韓國做出一系列“和平姿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上月也對朝鮮進行了為期5天的訪問。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朝鮮是希望借此打破國際社會的制裁。英國廣播公司則表示,近期朝鮮做出一系列改善與美國、韓國等外部世界關系的舉動,但和其傳統盟友中國的關系卻相對冷落。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趙國軍博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朝兩國互派代表團訪問是正常舉動,可能沒有西方媒體想象的那么復雜,朝鮮派代表團來訪的主要目的還是強化中朝兩國友好關系。盡管此前曾有西方媒體炒作中國支持制裁引起朝鮮對華不滿,朝鮮也做出一系列獨立外交姿態協調與韓美的關系,但無論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朝鮮都離不開中國,中朝關系更不像有的西方媒體說的那樣脆弱,半島核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離開中國。
另據報道,在朝鮮接連釋放善意之后,朝韓關系正在慢慢恢復。隨著朝鮮宣布解除去年12月1日采取的限制朝韓陸路通行等措施,朝韓京義線陸路通行從1日起正式恢復,通往朝鮮開城工業區的交通隨之恢復。▲
環球時報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