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辰
摘要:銀行業是高風險的行業,金融風險廣泛存在于每個業務領域和各種工作崗位。風險有大小但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要實現銀行的穩健經營與興旺發達,根本的一條就是必須牢記內控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內控制度,不折不扣的執行內控制度,構筑起銀行內部防盜,外部防搶、防詐的安全屏障,把內部控制與案件防范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關鍵詞:銀行業;金融風險
什么是內部控制制度,如何改進內控制度以更好的防范銀行的金融風險呢?所謂內部控制制度,就是銀行各級管理部門在本單位、本部門內部因分工的不同、業務的發展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關聯的基礎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嚴密的控制機制。業務發展與內部控制,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二個方面”,二者休戚相關,缺一不可。風險防范、內部管理是業務發展的前提與基礎,業務發展是風險防范、內部管理的根本目的。我們講內控、抓管理不是削弱業務發展,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業務的快速、持續也健康發展。同時,內控制度的建設要為實現銀行的改革發展目標保駕護航,為實現銀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礎。
1 加強制度管理。在制度管理中,要正確處理好兩種關系:一是處理好嚴格執行制度與不斷完善制度的關系?;?/p>
層屢查屢犯現象是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這其中除了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外,員工有章不循、敷衍了事也是一大原因。要加強對廣大員工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新業務的學習,加強思想教育,這是從源頭上杜絕違規違章行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銀行要以人為本,建立一個綜合的教育網絡,并保證教育的連續性、系統性和針對性。使全體員工熟悉自身崗位工作職責要求,理解和掌握業務的整體流程和關鍵風險點,同時加強員工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和法紀觀念等在內的綜合性教育,培養員工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做到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做損害國家和銀行利益的事。銀行要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要根據每位員工的品德和業務能力,結合不同年齡、學歷和工作經驗,分配適合的崗位;同時把好“進門關”,對重要部門、要害崗位的員工,要進行嚴格挑選,并適時進行崗位輪換,防范操作上的風險。同時,我們要根據業務品種的創新和業務發展的變化,對現在的各類規章制度進行梳理、修訂與整合,保證制度的明確性、有效性與實用性。二是處理好嚴格執行制度與制度創新之間的關系。對那些不執行就會給銀行帶來不利因素的基本規章制度,必須認真執行;對那些過時了的或與市場開拓相沖突、成為發展阻礙的制度,必須加強研究,在把握風險的前提下進行制度創新。
2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內部審計監督
各級各專業的監督檢查部門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對分管范圍內的規章制度落實情況負責,要經常開展大規模的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大檢查,通過檢查,找出內部管理與案件防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隱患,并進行全面整改。同時,通過整改,要逐步建立起絕對垂直和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體制,同時一并健全和完善審計規范制度,使審計工作的重心向全面風險管理與綜合經營管理轉移,要進一步倡導并實施風險導向審計,要由過去對會計資料的詳細檢查轉變為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審計方法。同時要不斷提高內部人員素質,以適應工作發展的需要,強化內部審計培訓,組織內部交流與外部交流,引入國外先進的審計理念和審計技術,普及審計創新意識,提高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適應性。
3 建立科學合理的獎罰機制。處罰是內控機制有效運行的保障。既要糾正處罰不嚴、量罰過輕的軟心腸,又要避免以罰代管、一罰了事的簡單做法。要真正建立起嚴厲、公正、公平的處罰機制,違規必究,處罰必嚴;要建立責任倒查制度,對嚴重違規的,除了要嚴肅處罰直接責任人外,還要向上追究所在網點、專業管理部門負責人甚至是領導的管理責任。要注意處罰方法,抓典型問題,并要從重處罰,形成足夠的威懾力,有效提高廣大員工遵章守紀、依法合規經營的自覺性,保證規章制度真正得到落實。要建立內控獎勵機制,改變目前罰多獎少的現狀,對那些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在行為動態管理和防案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員工,進行表彰獎勵,達到以點帶面,教育一片的目的。
4 建立有效的銀行管理信息系統和業務信息系統。建立和完善銀行管理信息系統和業務信息系統,不僅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而且通過數據庫、模型庫、方法庫去實現快速、準確、合理的預測與分析,給予內部控制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最終的決策支持。同時使管理層通過信息傳導機制及時發現橫向各部門,縱向各單位內部控制過程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為此,一是要強化會計核算的內部控制,使其準確及時地反映銀行的經營活動,遵循審慎的會計原則,確保賬表的真實性、完整性。二是財務會計部門應該利用信息頻密的有利條件,通過信息的鑒別、傳遞與處理,發揮銀行內部第一控制的作用。除通過完整的財務體系發現問題,監督控制各項業務操作外,還要重視事前的財務分析和預測,把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三是努力做到財務信息公開、透明。特別是已上市和即將上市的商業銀行一定要建立定期信息披露制度,披露內容包括財務狀況、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項等重大信息;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披露的信息在內容、方式、程序等方面都要逐步規范,必須經獲得從事金融相關審計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通過信息披露,使銀行的經營活動和風險控制處于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
5 營造以“誠信審慎”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文化
風險控制文化是指全體員工在從事業務活動是遵守統一的行為規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風險的單位員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對風險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夠的理解和掌握。
一是銀行要倡導和強化全員風險意識,引導全行員工樹立對風險管理的認同感,真正意識到風險管理絕不僅僅是風險部門和風險管理人員的事情,風險管理人人有責,使風險意識突破傳統的部門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個部門、每位員工的行為規范和工作習慣之中,讓每一位員工認識到自身崗位上存在的風險點,形成防范風險的第一道屏障。
二是銀行要確立鼓勵主動發現和報告風險的基調,通過機制完善,建立各風險管理職能部門間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機制,以及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縮短操作風險的匯報路徑,以便銀行高層能及時獲取風險信息,采取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機制建設,規避風險或者使案件的發生概率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是銀行要提高內控文化的科技含量。各銀行在基層一線普遍推行的單人臨柜、綜合柜員制,都需要電子化科學技術來加強操作風險的控制。通過計算機程序編制、設定權限指令,控制超越授權的違規操作,避免因為個人的疏忽而導致的業務失誤,有效防范風險;通過計算機系統強化對業務操作運行的實時監控管理,構建全面覆蓋內控關鍵環節的風險預警和監控系統;借助計算機系統收集、加工、反饋風險信息數據,為決策提供充分信息支持;同時,加強信息技術運用自身風險防范管理。
參考文獻
[1]候念東.對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再思考,中國城市金融,2004-3期.
[2]楊德義.加強內部控制建設,防范經營風險,中國城市金融,2004-9期.
[3]周勤業.內部控制和制度基礎審計,上海三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