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東
摘要:近年來,巢湖市公路局不斷加強文明創建力度,注重了干部職工隊伍建設,隊伍素質有了顯著提高。隨著公路“標準化、規范化、集約化、人本化”四化管理的實施,人本化作為其中的一項,對公路職工的管理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本文論述了推進公路職工人本化管理應注重幾個方面。
關鍵詞:以人為本;管理
一要注重“以人為本”理念。人事,人事,做的是關于“人”的事情。俗話說,人的事情最難辦。尤其是機關,人事管理的對象是高素質的干部職工隊伍,他們是局機關發展的核心資源,做好局機關干部職工隊伍的工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為本”也是十七大以來,黨和國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要求。局機關人事管理部門和人事管理干部應該把握干部職工的動機、需要,不僅提供多樣的人事服務,還要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寬裕、自由的空間,邀請職工參與人事決策等重大活動。
在局機關的人事管理干部中,“以人為本”本質上是個服務意識的問題。但是,當前機關人事管理干部中仍有部分人員沒有樹立服務意識,沒有認識到人事部門的權力就是服務,就是責任。有的人事干部在為職工服務過程中時常流露出不滿情緒,“官”氣十足,態度生硬。使職工感到臉難看,服務意識淡薄。但是,人事服務是機關人事管理部門和管理干部的工作職責和要求,是人事管理職業化的要求,機關人事管理干部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強化人事服務的意識,為公路系統的建設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二是注重崗位人員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強化管理需要大家來共同推動,在推動強化管理的進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強化管理也需要從初階段到高階段不斷推進,以實現推動公路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一個人僅靠在學校里獲得的理論知識和畢業后在工作實踐中學得的工作經驗和管理方法是遠遠不夠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作為一個單位必須將培訓工作看作一項關系單位命運的戰略性任務來對待。要建立各種行之有效的培訓機制、制度和方法,并當作一項長期任務來抓。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要使崗位人員通曉和熟悉專業知識和業務活動,并達到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系統地分析問題、認識問題、隨機制宜地解決問題。培訓方式要多種多樣,可以分類結合各種具體形式,主要有:理論培訓、崗位練兵、技能比武、崗位輪換、參觀考察、集體研討、幫助輔導、專家輔導、視聽教育、函授教育等等。近幾年來,全市公路系統大力加強了職工培訓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充分證明了培訓工作的重要性。今后,應繼續大力開展培訓工作,并根據實際需要加大廣度和深度,且力求形式多樣化。
三是注重崗位人員敬業精神的培養。通過實施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在標準、規章制度、作業流程等方面將形成一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但是崗位人員敬業精神的培養是不容忽視的,四化管理是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重點工作就需要素質過硬的人員來干。素質過硬人員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忠誠和有責任心,要有敬業精神。然而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是在單位里出賣勞動力,他們蔑視敬業精神,表面勤勉,背后懶惰,對能偷懶沾沾自喜,遇到任務推諉塞責、應付了事,工作拖拖拉拉、漫不經心已成常態。有這樣的職工對單位來說簡直是一種災難。雖然說通過加強管理、嚴格考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約束這部分人的行為,但還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其缺乏敬業精神的狀況。缺乏敬業精神,其工作水準就達不到最佳狀態,就不能激發出主動性,創造性和全身心的工作熱情。缺乏敬業精神,從根源上來說,就是沒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對待工作不能從全局的利益出發,沒有擺正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關系。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便是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要讓職工充分了解自身現狀和單位現狀。要充分認識到,一個人有投入才有回報,若是不求進取、固步自封,則對單位是一種損害,而對自己也是空耗了年華。如果每個職工都能夠以絕對的忠誠、強烈的責任心和積極的主動性來投入到單位的工作和事業中來,相信這個單位會不斷發展興旺的。
四是注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勵的目的,是滿足職工的需求,激起職工的工作動機,以期實現目標。首先是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良好的規章制度本身就是對職工的一種激勵,通過實施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我們將建立一個科學、嚴謹、詳盡的制度體系,必將對職工起到一個良好的激勵作用。其次是要強化獎勵手段。可以將總目標分為幾個階段目標,每完成一個階段目標予以獎勵,以不斷增強職工信心。可以將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將定期獎勵和不定期獎勵相結合,以增強激勵的效果。對職工的獎勵可根據實際情況延伸到其家屬,讓其家屬分享榮譽,以便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職工辛勤工作,樂于奉獻。第三是獎懲結合。在獎的同時輔以懲罰手段,以教育完不成工作目標的職工。在采用懲罰前,要做詳細的調查,查明懲罰的原因,并依據相關規章制度實施,以使受懲者心服口服,消除消極因素,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
推進公路職工人本化管理,在注重以上幾方面內容的同時,還需注重完善職工利益保障機制,以提高公路職工對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和成就感,促進廣大公路職工更好地投身于公路事業,不斷為公路事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