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志
摘要: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正是身體發育的時期,學習壓力使很多學生不愿出去進行體育鍛煉,作為體育老師就應當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體育鍛煉不僅強健學生體魄,而且還會放松學生緊張的心情。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練習 指導 交流 評價 積極性
學校體育怎樣啟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我的做法是:
一、加強課堂練習
每堂練習課都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教師的教學思路就清晰,練習的針對性才能增強,練習題的設計才會有的放矢。體育練習容易產生厭倦,學生會把它當作一種負擔,不能發自內心的鍛煉,如果教者在練習項目的設計上獨具匠心,體育課就會上得有新意,使學生對每節課都有一種新鮮感。一方面,要有口頭指導;另一方面,還要有學生的實踐操作練習;再有就是自我練習。形式多樣的練習,既能減輕學生的厭倦疲勞感,又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設計的練習項目要有坡度,合理安排練習的層次,以求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二、加強學法指導
現代教學論以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會學生如何學。一個人只要掌握了學習方法,形成了學習能力,才能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學法是學生學習的保證。我在上體育課時,注重教會學生看懂課本中的圖示和圖解,由學生被動聽講變為主動觀察、思考和分析,使學生由機械模仿轉變為主動地嘗試體驗,從而掌握動作要領。如在彎道跑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教師:在彎道跑時,如果仍按直道跑的技術要領進行練習,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
學生:如果仍按直道跑的技術進行練習,只能作直線運動,跑彎道跑時必須克服直線運動的慣性,要改變運動方式,改變人的身體姿勢,才能沿著彎道跑。
教師:那么彎道跑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方式呢?與直道跑的身體恣勢,腳落地,擺臂動作有什么區別?
學生實踐:把學生分成6組,(1)(2)組進行圈上跑,(3)(4)組進行直線跑,(5)(6)組進行彎道跑又進行直道跑。
教師:通過實踐你們發現什么?學生通過實踐、觀察、比較與分析,再經過討論,真正弄清楚了彎道跑與直道跑的區別,并較快地掌握了彎道跑的技術。
上述過程中包括假設——類比——驗證——歸納,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狀態。教師僅起點撥作用,比教師單純講解示范,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三、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
在體育課中開展討論交流,可以創造多向交往的機會,便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啟迪、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我們在班級中建立多個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合作小組,使不同體能,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可以互補。教師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探索性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通過集體智慧探討教師提出的問題,解決練習中碰到的難題。同時,教師對小組討論的情況應及時給予評價,多用欣賞和贊美的語言,給學生自信心,并且把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記入學期表現的分數中,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如在跳繩教學中,我們讓學生設計跳繩種類,每個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獻計獻策、積極創設,創編了單人、雙人、多人的花樣跳繩方法,并讓每組的“作品”進行交流展示,每個學生都分享到成功的快樂。同時,教師又提出如何提高跳繩速度的問題,學生又沉浸在討論與探討之中。小組成員針對雙飛跳、雙腳跳和兩腳交換跳中如何提高搖繩的速度,手腳如何配合,身體
保持怎樣的姿勢更省力等,提出了建議和看法,在小組的交流、討論、比賽中共同提高跳繩速度。
四、改革評價的方法
體育課中用一種尺度衡量不同體質,不同起點,不同程度的學生,顯然是不公平的,這種評價造成學生只求合格,60分成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更使一些困難學生因“紅燈高照”喪失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在教學評價中要淡化選拔意識,強化激勵功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恰當評價與激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行為,強化主動學習意識。如對完成練習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的評價,要以表揚鼓勵為主??隙ㄋ麄凕c滴進步,發現他們學、練中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成績中等的學生的評價,既要找出不足,又要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落后;對成績好的學生則采用競爭評價方法,促使他們更加努力。激勵評價,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行為。同時,我們應尊重學生的互評與自評,使學生在互評和自評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使學生真正地了解自我,駕馭自我,才能提高自我。在成績評定時要注意學生自身發展和進步幅度。要根據學生的情意表現和自我健身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使學生都有前進的信心,從而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體育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健身,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悟”出更多,“創”出更多,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為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觀打好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