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菡
黨建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黨內歷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繼續,能否堅定信心、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能否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發展機遇,在逆境中發現和利用有利因素,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大考驗,是對各級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的重大考驗,也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筆者認為,只有準確把握時代的脈博和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黨建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才能更好地抓住“牛鼻子”、體現自身價值,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實現科學的功能定位,是做好新時期新階段黨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下面,本文就新時期黨建工作定位做一探討。
1、黨建工作要更加有效地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條件下,實踐科學發展觀是我們解決發展中困難和矛盾的最管用、最有力的武器。為此,我們要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工作的根本導向,努力找準工作切入點,正確處理好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以及其他工作的關系,切實把黨建的各種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重點,緊密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更加突出實踐特色,更加貫徹群眾路線,把“保增長促發展、保民生促和諧、保建設促提升”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最大的實踐、最需要取得的實效,確保實現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從而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更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2、黨建工作要更加全面地體現改革創新精神。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改革創新的事業,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近年來,我們在黨建工作領域改革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取得的成效也很明顯。但要清醒地看到,新形勢下黨建工作面臨著不少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一是在社會日益開放和經濟社會日趨多樣化的格局中,社會轉型和社會思想變化加快;二是人民群眾的政治訴求日益增多,要求黨建工作增加公開性、提高透明度;三是黨員權利意識日益增強,要求更多參與黨內事務,落實民主權利;四是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對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同時某些領域制度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客觀上有著滋生腐敗的空間和漏洞。面對十七大的新要求、發展階段的新變化、人民群眾的新期盼,黨建各項工作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黨建是“建人”用人管人的工作,務必要防止思想停滯、觀念僵化和工作停頓,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積極研究當前黨建工作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的臺階,不斷形成黨建工作的新特色、新亮點。
3、黨建工作要更加務實地讓人民群眾滿意。黨建工作必須始終圍繞黨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利益開展工作,進一步健全黨員干部聯系和服務群眾的網絡,疏通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渠道,創新聯系和服務群眾的載體,使黨建各項工作的開展過程,真正成為體現群眾意愿、實現群眾利益的過程。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到底要達到一個什么目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加以探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老百姓滿意”。要以“選好一個干部、帶動一方發展,配好一個班子、造福一方百姓”為目標,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切實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和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民主法制建設,與完善城鄉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同步推進,切實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創造力,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完善城鄉服務體系中,要把黨建工作融合進去,資源共享,同步推進。要始終把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解決個別部門失職瀆職和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凝聚黨心民心。
(作者單位:昆山市文廣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