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世界經濟貿易競爭日趨激烈,我國許多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為了自我生存和發展,都紛紛采用和貫徹ISO9000族標準和通過國家“完善計量體系檢測體系”確認。計量是技術、質量和經濟工作的基礎,計量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中對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能源,降低消耗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量的管理工作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關鍵詞:計量管理;檢定;質量體系
1前言:計量管理就是有效、合理地協調和組織實施國家計量法令、方針、政策和社會進步賦予計量學、計量法制、計量組織、計量經濟方面的職責所從事的各項工作。
計量是技術與管理的結合體,它具有兩重性。它依靠計量技術作物質基礎,實現單位量值的統一;同時又依靠計量管理的監督職能,保證國家計量制度的統一和全國量值的準確可靠。提高計量管理質量是保證量值傳遞準確可靠的前提,要保證計量管理質量首先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計量機構整體技術素質,這是衡量計量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是保證計量數據準確可靠的基礎。因此,質量管理是一切計量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2計量工作的特點
由于計量工作的性質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兩重性,表現為科學技術和管理的統一。為了保證量值的統一,必須建立計量基準、標準,研究量值傳遞技術和測量裝置,制定技術規范,研究測量器具的計量特性等等。由于上述計量工作具有統一性、準確性、社會性和法制性四個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對計量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動態測量、自動測量和如何保證量值統一以及計量數據的監督 管理等,則是計量工作面臨的更艱巨的任務。
3建立科學、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3.1制定系統、完善的《質量管理手冊》。質量體系是實施質量管理
需要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各項計量標準嚴格依法建標,取得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證書后,方可開展該項計量檢測工作。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依據檢定規程、規范和標準,選用先進的檢測設備,確保檢測方法的科學性。計量檢定機構獨立開展檢測業務,不受任何行政、財務的干預,確保檢測行為的公正性。證書報告應準確無誤,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制定系統、完善的《質量管理手冊》是保證計量機構質量體系有效實施的手段和措施。
《質量管理手冊》是全面管理計量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并指導該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綱領性文件,確保計量檢定、校準、檢測工作的質量,為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法律依據;是統一協調和控制質量管理全過程,規范計量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的服務行為。其作用在于傳達機構的質量方針、程序和要求;提供質量控制方法,促進質量保證活動;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連續性;保證所有測量值的準確可靠。按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及其實施方法展示其質量管理體系及質量保證能力。計量機構應積極貫徹執行國家計量工作的方針、政策,全面落實質量體系,根據《質量管理手冊》的要求制定明確的符合計量實際情況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方針是計量機構正式頒布的、與質量有關的、機構總的意圖和方向。它與計量機構的未來發展相一致,并使計量機構的所有成員都能理解,確保質量的承諾,以及為實現其承諾提供足夠的資源,促進計量機構各層對遵守法律、確保質量的承諾;質量目標是與質量有關的,所追求的或作為目的的事物。它應建立在質量方針的基礎上,在質量方針給定的框架內展開。在一定時間內期望達到的質量水平和預期效果。質量目標是定量的,可測度的。
3.2從技術層面上保證質量體系的實施。
3.2.1保證量值傳遞的準確、可靠保證量值傳遞的準確可靠是計量。
的中心環節。要實現這一目標,除了計量單位制必須統一外,還要科學地確定量值傳遞體制。國家計量基準器具的量值,需要依靠計量技術機構和建立的計量標準器具,按照規定的檢定系統和規程傳遞下去,才能使各行各業的計量器具的量值達到準確一致,這樣就要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量值傳遞體系。作為國家二級標準的計量標準,是為計量檢定工作提供技術保證,因此,標準裝置始終在《質量管理于冊》所要求的控制范圍之內,以確保標準裝置的功能及檢定或校準狀態。為檢定、校準和檢測實施過程,提供所要求的檢定、校準和檢測服務。應確定、計劃并控制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以保證其有效運行;對檢定、校準和檢測的實現過程,規定有關過程運行和監督的職責,使這些過程的運行受控,并確保檢定、校準和檢測的結果符合計量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與機構的質量方針和目標相一致。
3.2.2環境與設施
用于檢定、校準和檢測的設施,包括能源、照明和環境條件,是保證計量質量體系的重要環節,它應符合所開展項目的技術規范要求,并有利用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的正確運行。
對在固定的實驗室及在實驗室之外的場所進行的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應建立相關工作程序以便對人員、設備環境條件、檢測數據等加以有效的控制。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對環境條件進行監測、控制和記錄。當環境條件危及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時應停止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應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對互不相容的活動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對進入和使用影響檢定、校準和檢測工作質量的區域應加以控制。制定實驗室管理程序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良好的實驗室工作秩序。
3.3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計量人員素質
質量體系的實施與先進的計量技術的應用,離不開高素質計量人員的努力。提高計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業務能力,對推進計量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有著積極的作用。計量檢定工作是一項科學性、法制性、政策性都十分強的工作,要求所有從事該項工作的同志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技術素質、業務素質,還必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素質和政治素質,計量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計量機構的信譽和服務水平,因此,要加強計量檢定人員業務培訓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注重培訓和吸收一專多能的技術人才。堅持對檢測人員進行質量和技術培訓及教育,使檢測人員牢固樹立“質量第一”觀念。尤其要對全體檢測人員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培訓,通過培訓,加深全體人員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了解自己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責任,確保計量檢測的質量♀發動全體檢測人員積極參與質量管理,通過質量監督,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等措施,不斷改進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以預防為主,盡量避免不合格現象發生。
4結語
計量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過程,影響因素多,涉及面廣,要保證其工作質量,只有做好上述幾方面的工作,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才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更好的為國民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