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偉鳳
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由于專業教學的性質要求,學生的實習場地基本設在星級賓館及高檔寫字樓等高消費場所。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與社會的接觸面較廣,接觸的人又是形形色色,形態不一。如果不能及時引導和疏導,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對遠離家人、初入社會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問題與不適應缺乏心理準備,以至于在實習工作中偶有小挫折、稍遇不適應就灰心喪氣、停滯不前,甚至影響正常的實習工作。
筆者總結歷屆旅游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諸多情況,認為就業指導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旅游服務行業是第三產業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社會較熱門的職業之一。很多學生在具體選擇實習崗位時,往往把報酬的多少作為考慮的首要因素之一。所以,首先要教育學生應該具有高尚的社會主義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高尚的職業道德觀、理智的情感和正確的審美觀。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職校生,他們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遠大的理想和歷史責任感。只有將自己的理想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將自己的前途、事業與社會需要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才能產生正確、高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尤其是處于星級飯店這樣豪華的實習場地,在各種誘惑蜂擁而至的情況下,只有在學習期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堅定立場不為之動搖,圓滿完成實習任務。
二、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
在職業中學,學生職業思想是否端正和鞏固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及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考察一個學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標志。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旅游業是朝陽產業,是新世紀最有前途、最具魅力的行業之一,要從內心培養起對旅游服務業的興趣和愛好。在高檔星級飯店,學生上崗實習后,身份即由學生轉為酒店員工,必須嚴格遵守酒店的規章制度,擔負起員工的責任和義務。角色的迅速轉變會使大部分學生覺得很不適應,精神壓力很大。于是有的學生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情緒,甚至自暴自棄,流浪社會,誤入歧途;有的同學則頻頻回學校找老師,要求更換實習場地。
所以,必須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引導學生作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培養他們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勇敢地面對現實,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面臨困難問題時,不能總依賴別人的幫助,努力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吃苦耐勞精神,敬業精神,克服獨生子女身上的弱點。要在學生中展開三大教育:第一,從理想教育入手,引導學生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為將來服務經濟建設、推動社會發展學好本領;第二,進行理論教育,增強學生理性的控制能力;第三,理智教育,重視相關知識的傳授,同時以偉人、名人為典范激發學生為報效祖國而學習的熱情。
三、對學生提出行為規范要求
星級飯店對員工的日常行為作了嚴格的界定與規范,從儀容儀表的大方得體到舉手投足的雍容典雅,都有著明文規定。因此,學生在學校進行理論課學習時,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規范日常行為的教育。
很多學生認為踏入實習崗位,無非是實習階段,與正式畢業參加工作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實習期間出現了一些違規行為,如不按酒店要求統一著裝,不服從上級管理,與客人關系密切,有的同學奇裝異服、佩帶首飾等等。甚至一些學生在實習期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的行為失去約束,隨便接受客人的禮物、客人的吃請,以至于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拉攏腐蝕,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作為指導教師,要教育學生家有家規,行有行規,要遵守旅游行業工作的崗位規范,做到發型簡潔整齊、女生化淡妝、穿工作服、按時上下班。
四、要重視實習學生的思想動態
筆者每次到實習崗位走訪學生,都會發現學生不管平時在學校表現如何,在實習單位見到老師都會非常激動。旅游專業的學生剛一踏上實習崗位,在“別人指揮我聽著,別人坐著我站著,別人吃著我看著,別人歇著我干著”的環境中,心里有很大的不平衡和失落感。因此,老師要經常到實習場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發現學生的不良情緒要及時開導,以防不良事件的發生。
總之,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的實習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點,班主任對此應有全面的認識,采取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的教育方針,采用行之有效、對癥下藥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商貿高級技校)